一种比较器电路及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09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3
本公开涉及一种比较器电路及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三阶放大电路,其中,一阶放大电路通过两侧的二阶放大电路与三阶放大电路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比较器电路及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设计
,更为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一种比较器电路及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比较器是
SAR ADC
的主要耗能部件之一,功耗与噪声之间存在严重的制约关系

[0003]对于一个理想的比较器,是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理想的比较器是一个阶跃响应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无法构建一个理想的比较器,本质上是一个放大器,放大倍数非常大导致迅速饱和,因此用户只能通过增加放大倍数让比较器接近理想

理想比较器和转移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0004]现有技术中的最快增益的手段是建立正反馈

因此
Latch
结构是用户通常使用的设计结构

如图2所示

[0005]正反馈电路的增益随时间呈现指数上升的趋势,因此显然适用于用户需求的应用场景

但是采用正反馈电路进行比较器设计同样存在多种问题,如
Offset
漂移

工作状态对共模敏感
、Kickback
大信号反踢对前级产生影响

以及进入亚稳态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比较器设计过程中,往往在前级增加放大器进行隔离

如图3所示

[0006]因此,如何能设计一种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比较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比较器设计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比较器电路,包括:三阶放大电路,其中,一阶放大电路通过两侧的二阶放大电路与三阶放大电路相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一阶放大电路具体包括:
[0010]第一
NMOS


第二
NMOS


第三
NMOS
管和第四
NMOS
管以及第一
PMOS
管和第二
PMOS
管;
[0011]所述第一
NMOS
管和所述第二
NMOS
管的栅极分别接输入电压
V
in
+

V
in


[0012]所述第一
NMOS
管和所述第二
NMOS
管的源极分别接地;
[0013]所述第一
N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源极相连接;
[0014]所述第二
N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源极相连接;
[0015]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并接入时钟信号
CLK

[0016]所述第一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0017]所述第一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且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0018]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0019]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且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0020]所述第一
PMOS
管和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源极分别接电源电压
Vdd

[0021]所述第一
PMOS
管和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接入时钟信号
CLK。。
[0022]进一步,所述二阶放大电路具体包括:
[0023]第三
PMOS
管和第四
PMOS
管;第五
NMOS
管和第六
NMOS
管;
[0024]所述第三
PMOS
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并接入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0025]所述第四
PMOS
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六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并接入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0026]所述第三
PMOS
管和所述第四
PMOS
管的漏极分别接入电源电压
Vdd

[0027]所述第三
P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二阶放大电路的输出
V2+

[0028]所述第四
P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二阶放大电路的输出
V2‑

[0029]所述第五
NMOS
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
NMOS
管的源极分别接地

[0030]进一步,所述三阶放大电路具体包括:
[0031]第五
PMOS


第六
PMOS


第七
PMOS


第八
PMOS


第九
PMOS
管以及第十
PMOS
管;
[0032]第七
NMOS


第八
NMOS


第九
NMOS
管和第十
NMOS
管;
[0033]所述第七
PMOS
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九
PMOS
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七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且接入所述二阶放大电路的输出
V2+

[0034]所述第八
PMOS
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十
PMOS
管的栅极分别与第八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且接入所述二阶放大电路的输出
V2‑

[0035]所述第七
NMOS
管和所述第八
NMOS
管的源极分别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比较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阶放大电路,其中,一阶放大电路通过两侧的二阶放大电路与三阶放大电路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放大电路具体包括:第一
NMOS


第二
NMOS


第三
NMOS
管和第四
NMOS
管以及第一
PMOS
管和第二
PMOS
管;所述第一
NMOS
管和所述第二
NMOS
管的栅极分别接输入电压
V
in
+

V
in

;所述第一
NMOS
管和所述第二
NMOS
管的源极分别接地;所述第一
N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二
N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并接入时钟信号
CLK
;所述第一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所述第一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三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且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且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
PMOS
管和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源极分别接电源电压
Vdd
;所述第一
PMOS
管和所述第二
P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接入时钟信号
CLK。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比较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放大电路具体包括:第三
PMOS
管和第四
PMOS
管;第五
NMOS
管和第六
NMOS
管;所述第三
PMOS
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并接入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所述第四
PMOS
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六
NMOS
管的栅极相连接并接入所述一阶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V1+
;所述第三
PMOS
管和所述第四
PMOS
管的漏极分别接入电源电压
Vdd
;所述第三
P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二阶放大电路的输出
V2+
;所述第四
P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
N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作为所述二阶放大电路的输出
V2‑
;所述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沕琳马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宁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