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距位置度量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03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距位置度量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距位置度量规、检具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量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距位置度量规

检具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量规底座1采用
45
钢,调质
(28

32)HRC
,定位轴
2、
测量轴3均采用
10
号钢

渗碳深度1~
1.2mm、
淬火
(58

65)HRC
,定位导管4采用
T10A
钢,淬火
(58

65)HRC
,对于底座1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下料

铣六方和
α
角度面

镗穿丝孔
φ
2mm(
注:作为成品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孔
(
φ1‑
0.5)H8、(
φ3‑
0.5)H8

(
φ
4+3)H8)

半成品检验

钳形,倒毛去刺

热处理调质
(28

32)HRC

平磨六方和
α
角度面,平行度
0.01mm
,基准面
B、C
垂直度
±2′
,光洁度
Ra0.4um

慢走丝线切割孔
>(
φ1‑
0.5)H8、(
φ3‑
0.5)H8

(
φ
4+3)H8)
,保证中心距
L1
±
0.01
和凌空点尺寸
L 2
±
0.01、L 3
±
0.01、L 4
±
0.01

钳工研压基准面,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用正弦规检测角度
α
,保证
α


钳工装配

刻字

成品检验,对于定位轴2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下料

元车,
φ
10

0.005

(
φ1‑
0.5)H8
外圆各加大
0.5mm
留磨削余量

铣形,铣
φ1棱形合格

钳形,倒毛去刺,
(
φ1‑
0.5)H8
钻定位孔与定位销5位置一致

热处理渗碳深度1~
1.2mm、
淬火
(58

65)HRC

外圆磨,磨
φ
10

0.005

(
φ1‑
0.5)H8
,光洁度
Ra0.2um
,对于测量轴3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下料

元车,
φ
20

0.005

(
φ3‑
0.5)H8
外圆各加大
0.5mm
留磨削余量

钳形,倒毛去刺,
(
φ3‑
0.5)H8
钻定位孔与定位销6位置一致

热处理渗碳深度1~
1.2mm、
淬火
(58

65)HRC

外圆磨,磨
φ
20

0.005

(
φ3‑
0.5)H8
,光洁度
Ra0.2um

工具磨,靠磨定位面
A
,光洁度
Ra0.4um
,对于定位导管4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下料

元车,
φ
4+0.005 0
孔减小
0.5mm
留研压余量,外圆
(
φ
4+3)H8
加大
0.5mm
留磨削余量

钳形,倒毛去刺

热处理淬火
(58

65)HRC

研压孔
φ
4+0.005 0
,光洁度
Ra0.2um

外圆磨,磨
(
φ
4+3)H8
,光洁度
Ra0.2um

平磨,磨测量面
B
,光洁度
Ra0.2um
,底座
1、
定位轴
2、
测量轴
3、
定位导管4单独加工合格后,先装配定位轴2和测量轴3,保证孔距
L1
±
0.01、
与底座1基准面
A
之间的垂直度及与基准面
B
之间距离的一致性,同时保证定位轴2外圆母线沿水平方向,然后由钳工拼块规测出底座1下端面到测量轴3轴心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L A
,底座1基准面
A
到测量轴定位面
A
之间的实际距离
L B
,用量棒
φ
5.00
测出实际距离
L C
,接着技术人员根据钳工提供的实际距离值
L A、L B

L C
,结合工件图1中技术要求,计算出底座1角度面
C
到定位导管4测量面
B
之间的理论距离
L D
,紧接着,钳工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理论值
L D
,测量工件实际值
L D

,若
L D

〉L D
,则磨削定位导管4测量面
B
,若
L D

〈L D
,则在底座角度面
C
处垫厚度为
(L D

L D

)
的薄片,间接保证与交点
a
对应的距离尺寸
L 2
±
0.01、L3
±
0.01、L 4
±
0.01
,同时保证定位导管4中心线与定位轴
2、
测量轴3到底座1基准面
B
距离的一致性,最后装配定位销5和定位销6,防止定位轴2沿中心线转动和测量轴3沿中心线窜动,受基准面转换累积误差

实际值测量误差

装夹误差

定位轴2方向性要求等因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孔距位置度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量规底座
(1)、
定位轴
(2)、
测量轴
(3)、
定位导管
(4)
,定位导管
(4)、
定位轴
(2)、
测量轴
(3)
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底座
(1)
上,定位轴
(2)、
测量轴
(3)、
定位导管
(4)
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立面上,定位轴
(2)
与测量轴
(3)
平行,底座
(1)
的前端面为基准面
A
,定位轴
(2)
和测量轴
(3)
垂直于底座
(1)
基准面
A
,定位导管
(4)
与测量轴
(3)
形成角度
α
,角度
α
为锐角,定位导管
(4)
的后端面为测量面
B
,测量面
B
垂直于定位导管
(4)
的轴线,量规底座
(1)
的后上端设有角度面
C
,角度面
C
平行于测量面
B
,测量面
B
突出角度面
C
;测量轴
(3)
为台阶轴,测量轴
(3)
的台阶面为定位面
A
,定位轴
(2)、
测量轴
(3)
中心距离为
L1
,定位轴
(2)
为棱形轴,棱形长对角线沿水平方向设置,定位导管
(4)
的轴心线延长线在测量轴
(3)
的上方生成悬空点
a
,悬空点
a
距离定位面
A
的距离为
L2
,悬空点
a
距离测量轴
(3)
轴心线的距离为
L3
,悬空点
a
距离定位导管
(4)
后端面的距离为
L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距位置度量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销
(5)、
第二定位销
(6)
,定位轴
(2)
通过第一定位销
(5)
定位,测量轴
(3)
通过第二定位销
(6)
定位,防止定位轴
(2)、
测量轴
(3)
转动以及沿自身轴心线方向窜动
。3.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距位置度量规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底座
(21)、
第一导筒
(22)、
第二导筒
(23)、
第三导筒
(24)
,所述检具底座
(21)
呈倒
L
形,检具底座
(1)
的立壁后端为台阶面,第一导筒
(22)
设置在检具底座
(21)
的立壁薄层上,第二导筒
(23)
对应测量轴
(3)
,立壁薄层表面为检具定位面
A
,用于与测量轴
(3)
的定位面
A
贴合,第一导筒
(22)
用于与测量轴
(3)
的小端套接并间隙配合,第一导筒
(22)
设置在检具底座
(21)
的立壁厚层上,第一导筒
(22)
对应定位轴
(2)
,第一导筒
(22)
用于与定位轴
(2)
套接并间隙配合,第三导筒
(24)
设置在检具底座
(1)
的顶壁后端,第三导筒
(24)
对应定位导管
(4)
,第三导筒
(24)
的轴心线延长线在第二导筒
(23)
的轴心线上方生成悬空点
a
,第一导筒
(22)、
第二导筒
(23)、
第三导筒
(24)
的尺寸精度

位置精度高于测量轴
(3)、
定位轴
(2)、
定位导管
(4)
的尺寸精度

位置精度;检具底座
(1)
的顶壁后端设有朝向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云谭俊成胡华唐建群张伟姚见春李思权胡玉岗李涛李琪林唐兢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