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901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仪表缺数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每一个仪表终端建立一个队列,并获取各个仪表终端每个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定期上传的数据;将每次上传的数据按顺序写入到对应仪表终端的队列中,若队列数据已满,则将最先写入队列的数据删除;每隔一段时间扫描队列数据,并判断队列数据是否已满,若是,则进行缺数诊断;若否,则不进行缺数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仪表缺数诊断
,具体是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为首先获取各个仪表终端定期上传数据(如1分钟上传1次);接着将最新上传的数据覆盖原数据进行存储,最新上传的数据标记有上传时间;最后扫描所有仪表终端的最新数据,判断最新数据的上传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偏差是否超过离线时长,如果超过,则判定该仪表终端已离线

这样的诊断方法虽能诊断出哪个仪表终端离线了,但由于各个仪表终端的离线时长不一样的,因此需要高频次(如1分钟1次或5分钟1次)地诊断仪表是否缺数,导致缺数诊断的计算量大,不便于对批量的仪表进行缺数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及系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诊断方法虽能诊断出哪个仪表终端离线了,但由于各个仪表终端的离线时长不一样的,因此需要高频次地诊断仪表是否缺数,导致缺数诊断的计算量大,不便于对批量的仪表进行缺数诊断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1
:为每一个仪表终端建立一个队列,并获取各个仪表终端每个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定期上传的数据;其中,队列的队列长度根据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和时间周期进行设定,时间周期为
60
进制的形式;步骤
S2
:将每次上传的数据按顺序写入到对应仪表终端的队列中,若队列数据已满,则将最先写入队列的数据删除;其中,写入队列的数据标记有时间序号;步骤
S3
:每隔一段时间扫描队列数据,并判断队列数据是否已满,若是,则进行缺数诊断;若否,则不进行缺数诊断;其中,扫描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且小于时间周期;其中,缺数诊断包括:计算队列尾缺失数;队列尾缺失数为((时间周期
+
(当前时间的刻度值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的结果向下取整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
/
时间周期的余数)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计算队列中间缺失数;(队列长度
+
(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

队列数据最早的时间序号)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1

/
队列长度的余数;将队列尾缺失数和队列中间缺失数进行求和运算,得到队列的缺失总数;判断队列的缺失总数是否为零,若是,则仪表终端没有缺失数据;若否,则仪表终端有缺失数据

[0005]优选地,若队列尾缺失数等于队列长度
‑1,则将该队列对应的仪表终端记录在长
期缺失名单中,并记录该仪表终端最后一次上传数据的时间,当记录长期缺失名单时,清空队列数据

[0006]优选地,判断长期缺失名单中的仪表终端是否连续上传个数等于队列长度的数据,若是,则从长期缺失名单中剔除该仪表终端

[0007]优选地,当队列的中间缺失数不为零时,则从队列尾部的数据开始循环队列的数据,通过公式(前一个数据的时间序号

后一个数据的时间序号)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1,计算队列中前后两个数据之间的缺数值,当缺数值大于零时,则将缺数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当缺数值小于零时,队列中前后两个数据之间的缺数数量
=
缺数值
+
队列长度,将所述缺数数量对应的缺数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当记录的缺数时间的个数等于队列中间缺失数时,则停止循环队列数据,同时当队列尾缺失数不为零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间的刻度值

时间间隔和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将队列尾缺失数对应的缺失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建立模块,用于为每一个仪表终端建立一个队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仪表终端每个时间周期定期上传的数据;其中,队列的队列长度根据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和时间周期进行设定,时间周期为
60
进制的形式;写入模块,用于将每次上传的数据按顺序写入到对应仪表终端的队列中,若队列数据已满,则将最先写入队列的数据删除;其中,写入队列的数据标记有时间序号;扫描模块,用于每隔一段时间扫描队列数据;其中,扫描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且小于时间间隔;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队列数据是否已满,若是,则进行缺数诊断;若否,则不进行缺数诊断;其中,缺数诊断包括:计算队列尾缺失数;队列尾缺失数为((时间周期
+
(当前时间的刻度值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的结果向下取整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
/
时间周期的余数)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计算队列中间缺失数;(队列长度
+
(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

队列数据最早的时间序号)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1

/
队列长度的余数;将队列尾缺失数和队列中间缺失数进行求和运算,得到队列的缺失总数;判断队列的缺失总数是否为零,若是,则仪表终端没有缺失数据;若否,则仪表终端有缺失数据

[0009]优选地,还包括长期缺失记录模块,所述长期缺失记录模块用于若队列尾缺失数等于队列长度
‑1,则将该队列对应的仪表终端记录在长期缺失名单中,并记录该仪表终端最后一次上传数据的时间,当记录长期缺失名单时,清空队列数据

[0010]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长期缺失名单中的仪表终端是否连续上传个数等于队列长度的数据,若是,则从长期缺失名单中剔除该仪表终端

[0011]优选地,还包括队列循环模块,所述队列循环模块用于当队列的中间缺失数不为零时,则从队列尾部的数据开始循环队列的数据,通过公式(前一个数据的时间序号

后一个数据的时间序号)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1,计算队列中前后两个数据之间的缺数值,当缺数值大于零时,则将缺数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当缺数值小于零时,队列中前后
两个数据之间的缺数数量
=
缺数值
+
队列长度,将所述缺数数量对应的缺数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当记录的缺数时间的个数等于队列中间缺失数时,则停止循环队列数据,同时当队列尾缺失数不为零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间的刻度值

时间间隔和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将队列尾缺失数对应的缺失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

[00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1
:为每一个仪表终端建立一个队列,并获取各个仪表终端每个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定期上传的数据;其中,队列的队列长度根据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和时间周期进行设定,时间周期为
60
进制的形式;步骤
S2
:将每次上传的数据按顺序写入到对应仪表终端的队列中,若队列数据已满,则将最先写入队列的数据删除;其中,写入队列的数据标记有时间序号;步骤
S3
:每隔一段时间扫描队列数据,并判断队列数据是否已满,若是,则进行缺数诊断;若否,则不进行缺数诊断;其中,扫描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大于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且小于时间周期;其中,缺数诊断包括:计算队列尾缺失数;队列尾缺失数为((时间周期
+
(当前时间的刻度值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的结果向下取整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
/
时间周期的余数)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计算队列中间缺失数;队列中间缺失数为(队列长度
+
(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

队列数据最早的时间序号)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1

/
队列长度的余数;将队列尾缺失数和队列中间缺失数进行求和运算,得到队列的缺失总数;判断队列的缺失总数是否为零,若是,则仪表终端没有缺失数据;若否,则仪表终端有缺失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队列尾缺失数等于队列长度
‑1,则将该队列对应的仪表终端记录在长期缺失名单中,并记录该仪表终端最后一次上传数据的时间,当记录长期缺失名单时,清空队列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长期缺失名单中的仪表终端是否连续上传个数等于队列长度的数据,若是,则从长期缺失名单中剔除该仪表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队列的中间缺失数不为零时,则从队列尾部的数据开始循环队列的数据,通过公式(前一个数据的时间序号

后一个数据的时间序号)
/
上传队列数据的时间间隔
‑1,计算队列中前后两个数据之间的缺数值,当缺数值大于零时,则将缺数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当缺数值小于零时,队列中前后两个数据之间的缺数数量
=
缺数值
+
队列长度,将所述缺数数量对应的缺数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当记录的缺数时间的个数等于队列中间缺失数时,则停止循环队列数据,同时当队列尾缺失数不为零时,根据所述当前时间的刻度值

时间间隔和队列数据最新的时间序号将队列尾缺失数对应的缺失时间记录在缺数清单中
。5.
一种批量仪表缺数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宁云永成周添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鹰视能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