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96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墨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
,特别涉及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打印机
(
复印机

一体机
)
设备中,针对不同的印刷产品需求,选配不同型式的油墨循环系统,才能够兼顾成本

效率与质量,从而提升竞争力

在印刷过程中,对油墨的控制是获得高质量印刷品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打印机上料组件,通常需要人工辅助上料,操作不方便,不能够实现自动上墨,且不能够提醒油墨不够等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自动上料组件,虽然能够自动上料,但料箱内部油墨容易结团,导致上墨仍不是很方便,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的方案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墨盒

气动伸缩杆

圆盘换气组件

搅拌组件

以及油墨输送组件,所述储墨盒设置有安装腔

储墨腔和抽取腔,所述储墨盒设置有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控制部以及所述圆盘换气组件

所述搅拌组件的驱动部,所述储墨腔用于储存油墨,所述圆盘换气组件
>、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储墨腔内,用于对所述储墨盒内进行持续搅拌,所述油墨输送组件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抽取腔内,用于将所述储墨腔内的油墨输送至打印机墨盒

[000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控制器,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双轴电机以及弹性气囊,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端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弹性气囊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凸轮旋转过程中间歇性地将所述弹性气囊挤压,所述弹性气囊能够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第二端贯穿至所述储墨腔的内部,且与所述圆盘换气组件连接,所述圆盘换气组件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所述圆盘换气组件通过所述气动伸缩杆与所述弹性气囊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气动伸缩杆包括气动管,所述气动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气动塞,所述气动塞的第一侧设置有气动柱,所述气动塞与所述气动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气动塞的第二侧,所述气动管内位于所述气动塞的第二侧与所述弹性气囊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圆盘换气组件包括中空圆盘,所述中空圆盘的与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圆盘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楔形气压管,所述楔形气压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端部具有塞头,所述塞头将所述楔形气压管内部分隔,且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塞头的外侧连通,所述中空圆盘
设置有通气连接头,所述通气连接头与所述通气管连通且固定连接,所述楔形气压管的外端具有楔形面,与所述气动柱相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中空搅拌轴,所述中空搅拌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通气连接头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中空搅拌轴开设有贯穿式的活动竖槽,所述中空搅拌轴的侧面设置有侧挡条,所述侧挡条的外侧壁设置有搅拌杆,所述侧挡条之间通过活动连接条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条穿设于所述活动竖槽中,能够沿所述活动竖槽移动,所述活动连接条固定连接有竖条,所述竖条与活动挤压塞连接,所述活动挤压塞活动设置在所述中空搅拌轴的内部

且使所述通气连接头与外部密封,所述活动连接条与所述活动挤压塞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墨盒

控液密封组件以及油墨输送组件,所述储墨盒设置有安装腔

储墨腔和抽取腔,所述储墨盒设置有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控制部,所述储墨腔用于储存油墨,所述油墨输送组件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抽取腔内,用于将所述储墨腔内的油墨输送至打印机墨盒,所述控液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储墨盒与所述油墨输送组件之间,用于切换连通与密封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墨腔控液密封组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输出口与所述油墨输送组件连通,所述盒体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盒体之间设置第三弹簧,所述盒体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孔,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第二密封板之间铰接设置有联动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输送组件包括抽取泵,所述抽取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口连通,所述抽取泵的输出端与输出横管连通,所述输出横管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储墨盒的外部,且与输出竖管连通,所述输出竖管插设于打印机墨盒内,所述输出竖管

所述储墨腔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打印机墨盒内的油墨液位,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储墨腔内的油墨液位

[0012]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输送组件还包括固定板和遮挡圆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储墨盒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圆块套设于所述输出竖管上且与所述输出竖管活动连接,所述遮挡圆块用于遮挡打印机墨盒的接口,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遮挡圆块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储墨盒开设有限位口,所述遮挡圆块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末端插设于所述限位口内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0014]将储墨盒安装在打印机的相应位置,将输出竖管插接至打印机墨盒内部,利用遮挡圆块遮挡在打印机墨盒的接口,将储墨盒内部通过添加口注满油墨;
[0015]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启动,驱动搅拌组件进行旋转搅拌以及升降,防止储墨腔内部油墨结团;
[0016]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打印机墨盒内部的油墨不足时,发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抽取泵启动,抽取油墨至打印机墨盒内部,自动完成油墨补充;当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储墨腔内部油墨不足时,会发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警报灯发出警报,
提醒补充油墨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通过储墨盒

气动伸缩杆

圆盘换气组件

搅拌组件

控液密封组件

以及油墨输送组件等的设置,能够自动完成打印机墨盒的上料,以及自身油墨不足时的提醒,且能够保证油墨输送的有序性

密封性,通过搅拌来避免油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墨盒

气动伸缩杆

圆盘换气组件

搅拌组件

以及油墨输送组件,所述储墨盒设置有安装腔

储墨腔和抽取腔,所述储墨盒设置有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控制部以及所述圆盘换气组件

所述搅拌组件的驱动部,所述储墨腔用于储存油墨,所述圆盘换气组件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储墨腔内,用于对所述储墨盒内进行持续搅拌,所述油墨输送组件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抽取腔内,用于将所述储墨腔内的油墨输送至打印机墨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控制器,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双轴电机以及弹性气囊,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端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弹性气囊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凸轮旋转过程中间歇性地将所述弹性气囊挤压,所述弹性气囊能够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第二端贯穿至所述储墨腔的内部,且与所述圆盘换气组件连接,所述圆盘换气组件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所述圆盘换气组件通过所述气动伸缩杆与所述弹性气囊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伸缩杆包括气动管,所述气动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气动塞,所述气动塞的第一侧设置有气动柱,所述气动塞与所述气动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气动塞的第二侧,所述气动管内位于所述气动塞的第二侧与所述弹性气囊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换气组件包括中空圆盘,所述中空圆盘的与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圆盘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楔形气压管,所述楔形气压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端部具有塞头,所述塞头将所述楔形气压管内部分隔,且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塞头的外侧连通,所述中空圆盘设置有通气连接头,所述通气连接头与所述通气管连通且固定连接,所述楔形气压管的外端具有楔形面,与所述气动柱相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中空搅拌轴,所述中空搅拌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通气连接头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中空搅拌轴开设有贯穿式的活动竖槽,所述中空搅拌轴的侧面设置有侧挡条,所述侧挡条的外侧壁设置有搅拌杆,所述侧挡条之间通过活动连接条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条穿设于所述活动竖槽中,能够沿所述活动竖槽移动,所述活动连接条固定连接有竖条,所述竖条与活动挤压塞连接,所述活动挤压塞活动设置在所述中空搅拌轴的内部

且使所述通气连接头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志超崔冬旭王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