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垫块、烹饪器具包装结构以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54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手垫块、烹饪器具包装结构以及烹饪器具,把手垫块具有卡接部,把手垫块通过卡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内锅把手处,把手垫块的邵氏硬度在35度至75度之间。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作用下,把手与上盖之间存在冲击,使得烹饪器具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损伤风险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损伤风险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损伤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把手垫块、烹饪器具包装结构以及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把手垫块、烹饪器具包装结构以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具有压力烹饪的功能,能够利用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压力烹饪。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上盖,上盖可开合地盖设在锅体上。
[0003]在相关技术中,锅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在上盖盖合于锅体时,上盖能够与内锅相扣合,内锅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把手,在烹饪结束后,通过对把手进行操作能够方便用户对内锅进行拿取,避免造成用户拿取时的烫伤问题。
[0004]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在上盖与内锅相扣合的情况下,把手的上表面和上盖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作用下,把手与上盖之间存在冲击,使得上盖、壳体以及内锅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损伤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把手垫块、烹饪器具包装结构以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作用下,把手与上盖之间存在冲击,使得烹饪器具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损伤风险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把手垫块,把手垫块具有卡接部,把手垫块通过卡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内锅把手处,把手垫块的邵氏硬度在35度至75度之间。
[0007]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把手垫块设置在烹饪器具的内锅把手处,在将烹饪器具的上盖盖合于烹饪器具的锅体时,使得把手垫块夹设在内锅把手和上盖之间,并且由于把手垫块的邵氏硬度在35度至75度之间,使得把手垫块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抵抗运输过程中内锅相对于上盖的晃动造成的把手垫块受到的冲击,从而在面对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时,能够利用夹设在内锅把手和上盖之间的把手垫块,避免内锅把手和上盖之间产生冲击,避免造成上盖、壳体以及内锅的损伤,并且,由于把手垫块通过卡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内锅把手处,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把手垫块从内锅把手处掉落,并且在用户将烹饪器具拿到手时,用户能够将把手垫块取出,避免影响烹饪器具的正常使用。
[0008]进一步地,卡接部为卡接槽,卡接槽设置在把手垫块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把手垫块能够通过卡接槽与烹饪器具连接。在面对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时,由于通过卡接槽将把手垫块与烹饪器具的壳体的上端卡接连接,能够避免把手垫块相对于壳体晃动,避免把手垫块从壳体上掉落,能够提高把手垫块和壳体的连接可靠性,提高把手垫块对上盖和内锅把手的抗冲击的保护效果。
[0009]进一步地,把手垫块的下表面设置有避让槽,把手垫块能够通过避让槽避让烹饪器具的凸筋,避让槽与卡接槽相连通。通过在把手垫块的下表面设置避让凸筋的避让槽,使
得把手垫块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壳体上,在面对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把手垫块和壳体的连接可靠性,提高把手垫块对上盖和内锅把手的抗冲击的保护效果。
[0010]进一步地,把手垫块的内边沿具有与烹饪器具的扣合盖的外侧壁相适配的弧形面。扣合盖可转动地设置在盖体上,通过转动扣合盖,能够实现扣合盖和内锅的扣合和分离,通过在把手垫块的内边沿设置与扣合盖的外侧壁相适配的弧形面,能够利用弧形面避让扣合盖,避免对扣合盖的转动造成干涉,使得扣合盖能够正常转动,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外壳和扣合盖之间的空间,增大把手垫块对内锅把手的防护面积;和/或,把手垫块为长条形结构,把手垫块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向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均设置有卡接部。由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均设置有卡接部,使得把手垫块在其两端均受到固定效果,在面对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把手垫块和壳体的连接可靠性,提高把手垫块对上盖和内锅把手的抗冲击的保护效果。
[0011]进一步地,把手垫块的上表面具有避让烹饪器具的上盖加强筋的弧形槽。通过设置上盖加强筋,能够增加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在把手垫块上设置避让加强筋的弧形槽,能够充分利用盖体的下表面和内锅把手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增大把手垫块的厚度和把手垫块的结构强度。
[0012]进一步地,弧形槽在烹饪器具的径向上的尺寸在0.3mm至0.8mm之间,采用上述尺寸范围的弧形槽,能够充分利用上盖加强筋和扣合盖之间的空间,增大把手垫块对内锅把手的防护面积;和/或,把手垫块的位于弧形槽下方的部分的厚度在0.3mm至0.8mm之间。采用上述尺寸范围的弧形槽,上盖加强筋的下表面和内锅把手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增大把手垫块的厚度和把手垫块的结构强度。
[0013]进一步地,把手垫块采用橡胶、纸质或者木材制成,采用上述的材质制成的把手垫块具有易加工、成本低以及强度可靠的优点;和/或,把手垫块的正面设置有文字标识,内锅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便于车间员工将把手垫块放置在对应的把手上,使得把手垫块的正面朝上,在用户收到烹饪器具时,文字标识能够提示用户在使用前取下把手垫块;和/或,把手垫块的上表面是平面、波浪面或者具有多个凸起的表面,采用上述的把手垫块的上表面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生产需求灵活选取把手垫块的上表面的形状。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装结构,烹饪器具包装结构包括上述提供的把手垫块。因此采用上述的烹饪器具包装结构,同样能够在面对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时,能够利用夹设在内锅把手和上盖之间的把手垫块,避免内锅把手和上盖之间产生冲击,避免造成上盖、壳体以及内锅的损伤,并且,在用户将烹饪器具拿到手时,用户能够将把手垫块取出,避免影响烹饪器具的正常使用。
[0015]进一步地,把手垫块位于烹饪器具的壳体的上端的把手缺口内,把手垫块的上表面不高于壳体的上端面,由于壳体的上端具有避让内锅把手的把手缺口,内锅把手伸入把手缺口中,把手垫块位于把手缺口内,在上盖盖合于锅体时,由于把手垫块的上表面不高于壳体的上端面,使得把手垫块的设置并不影响上盖和锅体之间的盖合效果;把手垫块的外边沿向外凸出于烹饪器具的内锅把手的外边沿,能够利用把手垫块的位于内锅把手的外侧的部分,方便用户对把手垫块进行拿取;把手垫块的上表面和烹饪器具的上盖的下表面相贴合,把手垫块的下表面和内锅把手的上表面相贴合,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充分利用上盖的下表面和内锅把手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增大把手垫块的厚度和把手垫块的结构强度。
[0016]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能够安装到上述提供的烹饪器具包装结构内,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内锅设置有内锅把手;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上,当上盖盖合于锅体时,内锅把手的上表面和上盖的下表面之间安装有上述提供的把手垫块。因此采用上述的烹饪器具,同样能够在面对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时,能够利用夹设在内锅把手和上盖之间的把手垫块,避免内锅把手和上盖之间产生冲击,避免造成上盖、壳体以及内锅的损伤,并且,在用户将烹饪器具拿到手时,用户能够将把手垫块取出,避免影响烹饪器具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垫块具有卡接部(31),所述把手垫块通过所述卡接部(31)可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器具的内锅把手(121)处,所述把手垫块的邵氏硬度在35度至75度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1)为卡接槽(311),所述卡接槽(311)设置在所述把手垫块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把手垫块能够通过所述卡接槽(311)与所述烹饪器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垫块的下表面设置有避让槽(32),所述把手垫块能够通过所述避让槽(32)避让所述烹饪器具的凸筋,所述避让槽(32)与所述卡接槽(31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垫块的内边沿具有与所述烹饪器具的扣合盖(22)的外侧壁相适配的弧形面(33);和/或,所述把手垫块为长条形结构,所述把手垫块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向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上均设置有所述卡接部(3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垫块的上表面具有避让所述烹饪器具的上盖加强筋的弧形槽(3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34)在所述烹饪器具的径向上的尺寸在0.3mm至0.8mm之间;和/或,所述把手垫块的位于所述弧形槽(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红王本新瞿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