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冲压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50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冲压片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压片机构,压片机构由中模、主压力机构、送料机构和顶片机构组成;主压力机构由上冲和上冲传动机构组成;送料机构由料盒和料盒传动机构组成;顶片机构由下冲和下冲传动机构组成;中模上设有垂直向的冲压通孔,冲压通孔的孔截面与上冲或下冲的冲压面相同;上冲设置于正对中压通孔的上端,下冲同轴伸入中压通孔内;料盒设置在中模的一侧,且料盒的下端面与中模的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料盒为上下通畅的筒状结构,料盒的上方设有加料斗。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传动系统简洁,振动和噪声较小,而且压片机可控性与柔性较强,并且节能、环保、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机械设备
,涉及一种将粉粒状原料压制成片剂的压片 机,尤其是一种采用伺服直驱技术进行片剂生产的单冲压片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单冲压片机都是使用一个三相异步电机作为动力源,使用齿轮传动机构和 凸轮传动机构进行动力的传递。其具体是在一根主轴上安装有一个偏心轮与两个凸轮,偏 心轮通过偏心套和连杆与上冲相连,形成了曲柄滑块机构,控制上冲的上下行,压制时产生 主压力;两个凸轮通过连杆分别与加料器和下冲相连,控制加料器与下冲完成加料与出片。 压制过程的最大压力、出片高度与充填量等参数,需要手动调节压片机上的压力调节器、出 片高度调节器与充填量调节器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片剂的压制需要。电机动力经过皮 带轮与齿轮传递到主轴上,带动主轴上的偏心轮与凸轮同步旋转,在每个旋转周期内完成 充填、压制与出片的生产过程。在多年的使用中,单冲压片机暴露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压制时间短,无保压时间。现有单冲压片机的主压力是由偏心轮、偏心套与连杆 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产生的,实际压制过程是发生在曲柄滑块运行到下止点前的一小段距 离,其余时间都是空程运行。这导致了实际压制时间较短,并且在下止点时也无短时间的停 留保压,药粉颗粒内的空气不容易排出,这就导致片剂压不实,硬度达不到要求,容易破碎。2、传动系统复杂,噪声和振动较大。现有单冲压片机使用齿轮、凸轮等传统的传动 机构,实际生产中将有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无用功中,传动效率较低。同时在压片机高速运行 时,齿轮、凸轮等机构会发生冲击,产生较大的振动与噪声。3、系统可控性与柔性较差。现有单冲压片机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与凸轮机构控制上 冲、加料器与下冲的运动,三个执行机构的运动轨迹及压制规律已经确定,无法改变。这就 导致了单冲压片机的可控性与柔性较差,无法实现多种压制曲线,无法满足不同片剂压制 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单冲压片机,该种压片机 整机采用伺服直驱技术,传动系统简洁,效率高,振动和噪声小,可控性与柔性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这种单冲压片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压片机构,所述压片机构由中模、 主压力机构、送料机构和顶片机构组成;所述主压力机构由上冲和上冲传动机构组成;所 述送料机构由料盒和料盒传动机构组成;所述顶片机构由下冲和下冲传动机构组成;所述 中模上设有垂直向的冲压通孔,所述冲压通孔的孔截面与上冲或下冲的冲压面相同;所述 上冲设置于正对中压通孔的上端,所述下冲同轴伸入中压通孔内;所述料盒设置在所述中 模的一侧,且料盒的下端面与中模的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料盒为上下通畅的筒状结构,料盒的上方设有加料斗;所述上冲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上冲垂直上行或下行,以拔出或压入中模,所述下冲 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下冲在中模的中压通孔内上行或下行;所述料盒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料盒 水平滑向中模的中压通孔上方或缩回。上述中模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中部水平台上,所述中模在与所述料盒相对的一侧设 置有出片槽。上述上冲传动机构、下冲传动机构和料盒传动机构各自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为动力 源,滚珠丝杠为执行机构,将伺服电机的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本专利技术的上冲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机、同步带、小带轮、大带轮、 螺母套及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第一丝杠的轴端连接上冲,所述大带轮通过 螺母套与第一滚珠丝杠的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小带轮、 同步带和大带轮的传动,驱动第一丝杠的第一丝杠带着上冲上行或下行。本专利技术的下冲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减速机、第二滚珠丝杠、连接套及 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第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 第二丝杠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上端连接压力传感 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下冲相连;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第二滚珠丝杠和连接套驱动下 冲上行或下行,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料盒传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滚珠丝杠;所述第三滚珠丝杠的 第三丝杠两端由轴承固定,第三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伺服电机,所述第三滚珠丝杠 的第三螺母连接所述料盒;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杠驱动料盒左右运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传动系统简洁,振动和噪声较小。新型单冲压片机采用了伺服直驱技术,省去了 原有单冲压片机中的齿轮、凸轮等复杂的传动机构,同时也是振动源和噪声源,并且使用了 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等精密度较高的零部件,使得新型的传动系统简单直接,传动效率高, 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中的振动与噪声。2)压片机可控性与柔性较强。每个传动系统都采用可以任意调节的伺服电机作为 动力源,因此压片机的可控性与柔性较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制需要采用相应的优化曲线, 扩大了设备的工艺适应性,提高了工作性能;在上冲运行到最大压力点时,可以实现短时保 压,以便将药片压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右视图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主压力机构丝杠安装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顶片机构丝杠安装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送料机构丝杠安装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过程图;图8为一种上冲压制曲线。其中1为机架;2为工作窗;3为第一伺服电机;4为第一减速机;5为安装板;6为 同步带;7为小带轮;8为大带轮;9为丝杠帽;10为第一丝杠;11为第一螺母;12为螺母套; 13为推力球轴承;14为深沟球轴承;15为套筒;16为上冲;17为中模;18为下冲;19为第 二减速机;20为第二伺服电机;21为压力传感器;22为第二丝杠;23为第二螺母;24为连 接套;25为推力球轴承;26为端盖;27为挡圈;28为第三丝杠;29为第三螺母;30为轴承; 31为联轴器;32为第三伺服电机;33为安装座;34为密封板;35为料盒;36为模座;37为 支撑架;38为斜支撑架;39为加料斗;40为机身后盖;41为有机玻璃门;42为铰接合叶;43 为保护垫片;44为防护垫片;45为出片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或图3,本专利技术的单冲压片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压 片机构,另外还包括一些用于封闭整机的覆盖件以及工作窗2、支撑架37、斜支撑架38、铰 接合叶42。其中压片机构由中模17、主压力机构、送料机构和顶片机构组成。主压力机构 由上冲16和上冲传动机构组成;送料机构由料盒35和料盒传动机构组成。顶片机构由下 冲18和下冲传动机构组成。中模17上设有垂直向的冲压通孔,冲压通孔的孔截面与上冲 16或下冲18的冲压面相同;上冲16设置于正对中压通孔的上端,下冲18同轴伸入中压通 孔内;料盒35设置在中模17的一侧,且料盒35的下端面与中模17的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 面上,料盒35为上下通畅的筒状结构,料盒35的上方设有加料斗39。中模17在与所述料 盒3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片槽45。上冲传动机构驱动上冲16垂直上行或下行,以拔出或压入中模17,下冲传动机构 驱动所述下冲18在中模17的中压通孔内上行或下行;料盒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料盒35水平 滑向中模17的中压通孔上方或缩回;上冲传动机构、下冲传动机构和料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冲压片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压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机构由中模(17)、主压力机构、送料机构和顶片机构组成;所述主压力机构由上冲(16)和上冲传动机构组成;所述送料机构由料盒(35)和料盒传动机构组成;所述顶片机构由下冲(18)和下冲传动机构组成;所述中模(17)上设有垂直向的冲压通孔,所述冲压通孔的孔截面与上冲(16)或下冲(18)的冲压面相同;所述上冲(16)设置于正对中压通孔的上端,所述下冲(18)同轴伸入中压通孔内;所述料盒(35)设置在所述中模(17)的一侧,且料盒(35)的下端面与中模(17)的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料盒(35)为上下通畅的筒状结构,料盒(35)的上方设有加料斗(39);所述上冲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上冲(16)垂直上行或下行,以拔出或压入中模(17),所述下冲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下冲(18)在中模(17)的中压通孔内上行或下行;所述料盒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料盒(35)水平滑向中模(17)的中压通孔上方或缩回;所述上冲传动机构、下冲传动机构和料盒传动机构各自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为动力源,滚珠丝杠为执行机构,将伺服电机的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升吨杨大安王月虎许冠军胡阳虎赵建旺吴丙进邓军赵承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