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属于罗茨泵技术领域。该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外侧套设有外壳,且所述泵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泵体包括泵气腔,所述泵气腔一端设有第一冷却液腔,且所述泵气腔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却液腔,所述转子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外侧均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泵气腔内部,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通孔,且所述冷却液流通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内部,所述叶轮内部开设有冷却腔,且所述冷却腔与冷却液流通孔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对转子进行降温,避免转子在工作的过程升温膨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罗茨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罗茨泵又叫罗茨真空泵,是指泵内装有两个相反方向同步旋转的叶形转子,转子间、转子与泵壳内壁间有细小间隙而互不接触的一种变容真空泵,罗茨真空泵在石油、化工、塑料、农药、汽轮机转子动平衡、航空航天空间模拟等装置上得到了长期运行的考验,所以应该在国内大力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纺织等工业。真空泵配件作为真空泵消音器,用于真空泵的噪声治理。
[0003]罗茨真空泵由于输送和压缩气体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必须从转子传至壳体而散发。但在低压下,气体对热的传导和对流性能极差,致使转子吸收的热量不易散出,造成转子温度永远高于壳体的温度。由于转子的热膨胀,使转子与转子间、转子与泵壳间的间隙减少,特别在压差也高的情况下,尤为严重,甚至造成转子卡死,使泵损坏。
[0004]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罗茨泵主要通过冷却盘之类冷却机构在泵体的外侧进行降温,但是这种降温方式不能直接对转子进行降温,转子仍然有升温膨胀而导致卡死的情况出现。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外侧套设有外壳,且所述泵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泵体包括泵气腔,所述泵气腔一端设有第一冷却液腔,且所述泵气腔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却液腔,所述转子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外侧均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泵气腔内部,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通孔,且所述冷却液流通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内部,所述叶轮内部开设有冷却腔,且所述冷却腔与冷却液流通孔连通。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的设置,便于储存和流通冷却液,从而对转子进行冷却降温,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外侧均设有叶轮,便于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转动带动叶轮转动,从而泵送空气并增压,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通孔,且冷却液流通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内部,便于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内部的冷却液进入叶轮内部的冷却腔中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叶轮内部开设有冷却腔,且冷却腔与冷却液流通孔连通,便于冷却液经过冷却腔从叶轮内部流动,从而对叶轮进行冷却降温。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液腔顶部开设有进液口。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冷却液腔顶部开设有进液口,便于连通外部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输出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液腔顶部开设有出液口。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冷却液腔顶部开设有出液口,便于连通外部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输入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与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转动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与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转动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便于防止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内部的冷却液泄漏。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液腔一侧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主动轴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便于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轴转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朝向齿轮腔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在齿轮腔内部。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便于主动轴的转动使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从动轴与主动轴同步转动,使两个叶轮同步转动,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在齿轮腔内部,便于齿轮腔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保护。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散热壳,所述散热壳套设在泵气腔外侧,所述散热壳外侧设有若干散热鳍片,且所述散热鳍片呈等距排列。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壳包括散热壳,散热壳套设在泵气腔外侧,便于散热壳对泵气腔外侧进行散热降温,通过散热壳外侧设有若干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呈等距排列,便于提高散热壳的散热效果。
[0021]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壳顶部两端固定安装有吊装环。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壳顶部两端固定安装有吊装环,便于挂设绳索对装置进行吊装。
[002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壳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脚。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壳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脚,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安装。
[0025]进一步的,所述泵气腔顶部开设有进气口,且所述泵气腔底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一端均设有法兰盘。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一端均设有法兰盘,便于固定连接输气管道,方便泵体泵送空气。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该种罗茨泵冷却结构,通过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的设置,便于储存和流通冷却液,从而对转子进行冷却降温,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外侧均设有叶轮,便于主动轴和从动轴
的转动带动叶轮转动,从而泵送空气并增压,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通孔,且冷却液流通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内部,便于第一冷却液腔和第二冷却液腔内部的冷却液进入叶轮内部的冷却腔中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叶轮内部开设有冷却腔,且冷却腔与冷却液流通孔连通,便于冷却液经过冷却腔从叶轮内部流动,从而对叶轮进行冷却降温,该技术,能有效对转子进行降温,避免转子在工作的过程升温膨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的剖面图;
[003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叶轮的剖面图。
[0034]图中:101、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01),所述泵体(101)外侧套设有外壳(102),且所述泵体(10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子(103),所述泵体(101)包括泵气腔(10101),所述泵气腔(10101)一端设有第一冷却液腔(10102),且所述泵气腔(10101)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却液腔(10103),所述转子(103)包括主动轴(10301)和从动轴(10302),所述主动轴(10301)和从动轴(10302)外侧均设有叶轮(10303),所述叶轮(10303)设置在泵气腔(10101)内部,所述主动轴(10301)和从动轴(10302)两端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通孔(10306),且所述冷却液流通孔(10306)分别开设在第一冷却液腔(10102)和第二冷却液腔(10103)内部,所述叶轮(10303)内部开设有冷却腔(10307),且所述冷却腔(10307)与冷却液流通孔(1030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腔(10102)顶部开设有进液口(10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液腔(10103)顶部开设有出液口(101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0301)和从动轴(10302)与第一冷却液腔(10102)和第二冷却液腔(10103)转动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罗茨泵冷却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进,王赛锋,周美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辰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