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783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电致变色器件靠近母线的边缘区域提前失效的技术问题。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堆叠层、汇流条和两个导电层;在电致变色堆叠层的厚度方向上,两个导电层分别设置在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两侧;汇流条设置在导电层和所电致变色堆叠层之间;至少一个导电层与汇流条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凹陷部和/或凸出部,其中,凹陷部沿导电层的厚度方向至少部分贯穿导电层;凸出部设置于导电层和汇流条之间,被配置为阻隔导电层与汇流条的接触。本申请能够提升电致变色器件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致变色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器件通常是将母线设置在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区域,通过母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为电致变色器件供电。但是目前电致变色器件在充放电过程,靠近母线的导电层的提前老化,导致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区域无法达到预设的透过率而提前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器件靠近母线的区域提前失效的技术问题,具有提升电致变色器件使用寿命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堆叠层、汇流条和两个导电层;在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厚度方向上,两个所述导电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两侧;所述汇流条至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之间;
[0007]至少一个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汇流条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凹陷部和/或凸出部,其中,所述凹陷部沿所述导电层的厚度方向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导电层;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汇流条之间,被配置为阻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汇流条接触。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陷部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汇流条的贴设方向间隔设置。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刻蚀槽,所述第一刻蚀槽沿所述导电层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电层。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刻蚀槽包括第一子刻蚀槽和第二子刻蚀槽,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延伸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另一端间隔设置。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刻蚀槽还包括第三子刻蚀槽和第四子刻蚀槽,所述第三子刻蚀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刻蚀槽与所述第二子刻蚀槽之间,第三子刻蚀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一端;所述第四子刻蚀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刻蚀槽与所述第二子刻蚀槽之间,第四子刻蚀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另一端。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凹陷部之间,且所述导线向导电层的中心区域延伸。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出部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汇流条之间。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出部还包括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与所述绝缘层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汇流条之间;或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0015]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变色装置,包括基材层以及与所述基材层层叠设置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0016]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产品,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或者,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变色装置,其中,所述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中,通过在导电层与汇流条对应的区域上设置凹陷部和/或凸出部。其中,凹陷部沿导电层的厚度方向至少贯穿部分导电层,当凹陷部贯穿部分导电层,也就是通过减小导电层的厚度,增大导电层局部的电阻,或者当凹陷部贯穿全部导电层,也就是减小汇流条与导电层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汇流条向导电层传导电流的区域,使电致变色器件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靠近汇流条的区域不会过充和过放,从而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导电层靠近汇流条的区域提前老化失效风险。
[0018]此外,本申请中的凸出部设置在导电层和汇流条之间,被配置为阻隔导电层与汇流条的接触,如此设置,可以降低汇流条与导电层的接触面积,相当于减小了汇流条与导电层的导通面积,减小汇流条向导电层传导电流的区域,使电致变色器件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靠近汇流条的区域不会过充和过放,从而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导电层与汇流条所对应区域的提前老化失效风险。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俯视图;
[0022]图2为沿图1中M

M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视图一;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蚀槽在导电层上的分布图;
[0025]图5为图4中N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蚀槽在导电层上的局部分布图一;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底层和导电层的部分剖视图一;
[002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底层和导电层的部分剖视图二;
[002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蚀槽在导电层上的局部分布图二;
[003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部分剖视图;
[0031]图11至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俯视图;
[0032]图14至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蚀槽在导电层上的分布图;
[0033]图21至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蚀槽和第二刻蚀槽在导电层上的分布图;
[0034]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蚀槽和导线在导电层上的分布图;
[0035]图26为图25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6]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刻蚀槽、第三刻蚀槽以及导线在导电层上的分布图;
[0037]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视图二;
[0038]图29至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层在导电层上的分布图;
[0039]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部分剖视图四;
[0040]图3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层和加强层在导电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堆叠层、汇流条和两个导电层;在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厚度方向上,两个所述导电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两侧;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之间;至少一个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汇流条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凹陷部和/或凸出部,其中,所述凹陷部沿所述导电层的厚度方向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导电层;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导电层和所述汇流条之间,被配置为阻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汇流条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汇流条的贴设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刻蚀槽,所述第一刻蚀槽沿所述导电层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电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蚀槽包括第一子刻蚀槽和第二子刻蚀槽,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延伸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刻蚀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刻蚀槽的另一端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蚀槽还包括第三子刻蚀槽和第四子刻蚀槽,所述第三子刻蚀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