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759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包括若干收尘斗、负压收尘管路、处理仓以及负压风机,收尘斗内侧设有集尘器,集尘器内侧形成封闭的集尘腔且其外壁与收尘斗内侧壁之间形成集尘间隙,集尘腔上端连通负压收尘管路且其侧壁设有若干连通集尘间隙的集尘孔,集尘器底部设有若干进气方向朝向集尘腔内部的单向集尘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集尘过程中的粉尘被收集至集尘腔内再排入负压收尘管路内,残留的粉尘也会被截留至集尘腔内部,避免收尘斗停止负压收尘工作时,残留的粉尘沿收尘斗内底部重新下落至车间内,从而进一步提升收尘斗的收尘效果以及充分降低车间的粉尘含量。收尘效果以及充分降低车间的粉尘含量。收尘效果以及充分降低车间的粉尘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改质剂生产的
,特别是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改质剂,例如碳酸钙改质剂,在生产过程中,先将物料放入高速混合机混合后,需要利用冷混机进行冷却搅拌使得物料得以冷却,冷却后利用振动筛选出需要改质剂并通过打包设备打包。
[0003]在上述改质剂的生产过程中,振动筛振动、打包设备打包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工人长期在有粉尘的环境下工作,会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公告号为CN218741095U公开的一种改质剂生产车间的除尘结构,其包括用于对待收尘设备收尘的收尘斗、用于处理粉尘的处理仓、与处理仓连接的排气管;所述处理仓内部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干燥层,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一过滤网上方,所述干燥层设置于第二过滤网上,所述第一过滤网至少设置一层,所述处理仓底部设置排尘口;还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处理仓内部的喷头,若干所述喷头位于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通过收尘斗将设备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至处理仓内,利用第一过滤网过滤空气内的粉尘,同时喷淋组件产生的水气包裹粉尘,增加粉尘重量,以便从排尘口一并排出收集,大大降低了车间内的粉尘,避免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产生较大危害。
[0005]然而,如上述除尘结构中用于收集粉尘的收尘斗,其在放置于生产车间内进行粉尘收集的过程中,部分粉尘会粘附于收尘斗的内侧壁上,待收尘斗停止收集后,该部分粘附的粉尘会重新下落至车间环境内,造成车间粉尘含量上升,不利于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包括若干用于对待收尘设备收尘的收尘斗、依次连接收尘斗的负压收尘管路、连接负压收尘管路的处理仓以及连接于处理仓出口端且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风机,所述收尘斗内侧设有集尘器,所述集尘器内侧形成封闭的集尘腔且其外壁与收尘斗内侧壁之间形成集尘间隙,所述集尘腔上端连通负压收尘管路且其侧壁设有若干连通集尘间隙的集尘孔,所述集尘器底部设有若干进气方向朝向集尘腔内部的单向集尘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收尘斗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竖直段及开口逐渐增大的渐扩段,所述集尘器底部延伸至与渐扩段底部保持平齐的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集尘器包括主体以及可拆卸固定于主体底部的底板,若干所述单向集尘装置设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与主体之间围合形成所述集尘腔。
[0011]优选的,所述主体底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两侧水平向内延伸形成连接板,所述底
板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于连接板上。
[0012]优选的,所述单向集尘装置包括沿集尘器底部朝向集尘腔延伸的单向通道、用于封闭单向通道的单向板以及设于集尘器内底部且用于限制单向板沿进气方向远离单向通道距离的限位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环绕单向通道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限位套以及设于单向板底部且与限位套滑移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套内侧开设有供限位杆滑移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接近集尘腔底部的位置设有限位环槽,所述限位杆底部向外凸设有与限位环槽形成竖向距离限位的环形限位部。
[0014]优选的,所述负压收尘管路于每一收尘斗位置均设有手持收尘枪,所述手持收尘枪通过可延伸的软管连通负压收尘管路,且所述收尘斗外壁的下侧设有用于固定手持收尘枪的卡扣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处理仓包括仓体以及由上往下依次设于仓体内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仓体底部及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负压收尘管路,所述排气口连接负压风机。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无纺布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为聚酯纤维层。
[0017]优选的,所述仓体侧壁底部设有检修清理口,所述检修清理口覆设有透明的检修观察窗,所述仓体内底部设有粘尘部,所述粘尘部为聚丙烯或聚乙烯纤维刷毛构成的层状结构。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术通过在收尘斗内侧设置集尘器,收尘斗连接负压收尘管路产生负压后车间内待收尘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沿收尘斗下端开口进入集尘器与收尘斗内侧壁之间的集尘间隙内,沿集尘孔进入集尘器内部,再沿集尘器内的集尘腔排入负压收尘管路,最终进入处理仓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此外,收尘斗底面的粉尘也可沿单向集尘装置直接进入集尘腔内,从而,通过集尘器使得集尘过程中的粉尘被收集至集尘腔内再排入负压收尘管路内,残留的粉尘也会被截留至集尘腔内部,避免收尘斗停止负压收尘工作时,残留的粉尘沿收尘斗内底部重新下落至车间内,从而进一步提升收尘斗的收尘效果以及充分降低车间的粉尘含量。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凸显收尘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凸显处理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
[0027]10、收尘斗;11、竖直段;12、渐扩段;20、负压收尘管路;30、处理仓;31、仓体;32、第
一过滤层;33、第二过滤层;34、进气口;35、排气口;36、检修清理口;37、检修观察窗;38、粘尘部;40、负压风机;50、集尘器;51、集尘腔;52、集尘间隙;53、集尘孔;54、主体;541、连接板;55、底板;56、锁紧螺栓;60、单向集尘装置;61、单向通道;62、单向板;63、限位结构;631、限位套;632、限位杆;633、滑动槽;634、限位环槽;635、环形限位部;70、手持收尘枪;71、软管;72、卡扣结构;80、待收尘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至4,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包括若干用于对待收尘设备80收尘的收尘斗10、依次连接收尘斗10的负压收尘管路20、连接负压收尘管路20的处理仓30以及连接于处理仓30出口端且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风机40,收尘斗10内侧设有集尘器50,集尘器50内侧形成封闭的集尘腔51且其外壁与收尘斗10内侧壁之间形成集尘间隙52,集尘腔51上端连通负压收尘管路20且其侧壁设有若干连通集尘间隙52的集尘孔53,集尘器50底部设有若干进气方向朝向集尘腔51内部的单向集尘装置6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包括若干用于对待收尘设备(80)收尘的收尘斗(10)、依次连接收尘斗(10)的负压收尘管路(20)、连接负压收尘管路(20)的处理仓(30)以及连接于处理仓(30)出口端且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风机(4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斗(10)内侧设有集尘器(50),所述集尘器(50)内侧形成封闭的集尘腔(51)且其外壁与收尘斗(10)内侧壁之间形成集尘间隙(52),所述集尘腔(51)上端连通负压收尘管路(20)且其侧壁设有若干连通集尘间隙(52)的集尘孔(53),所述集尘器(50)底部设有若干进气方向朝向集尘腔(51)内部的单向集尘装置(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斗(10)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竖直段(11)及开口逐渐增大的渐扩段(12),所述集尘器(50)底部延伸至与渐扩段(12)底部保持平齐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50)包括主体(54)以及可拆卸固定于主体(54)底部的底板(55),若干所述单向集尘装置(60)设于底板(55)上,所述底板(55)与主体(54)之间围合形成所述集尘腔(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4)底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两侧水平向内延伸形成连接板(541),所述底板(55)通过锁紧螺栓(56)锁紧固定于连接板(54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质剂产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集尘装置(60)包括沿集尘器(50)底部朝向集尘腔(51)延伸的单向通道(61)、用于封闭单向通道(61)的单向板(62)以及设于集尘器(50)内底部且用于限制单向板(62)沿进气方向远离单向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海苏子镔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黑之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