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路减压阀,包括阀体、调节底座和阀帽、以及感应调节装置,所述感应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调节底座及所述阀体之间的隔膜片、跟随所述隔膜片做直线运动的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隔膜片上方并驱动所述隔膜片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感应调节装置与所述调节底座及所述阀帽之间形成水流通道,通过所述隔膜片感应水压的高或低、同时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所述调节机构上或下的移动来调整所述支路减压阀的开度大小和启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需要自动降低管路的工作压力,有效保证支路终端装置的安全运行。同时,当进水口压力大于所述支路减压阀设定的压力值时,所述支路减压阀关闭,直至支路减压阀出水口有水流出时,所述支路减压阀开启,进入新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膜式减压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系统支路的支路减压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系统中,主回路为了保证最不利环路达到设计流量,一般会采用较高的 压力供水,这样才能保证在系统末端的用户可以正常供水。但是,这样会造成靠近水源的环 路的供水压力超过设定值,从而给用户带来危害,轻则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重则使设备 损坏,从而导致安全事故。为了能使供水压力分配更加均衡,避免部分供水点超压,优化高 层建筑给水分区,需要研发出支路减压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支路减压阀,用于 水系统支路的减压,能够根据需要自动降低管路工作压力,可将支路减压阀前管路中较高 的水压减少至支路减压阀后管路所需的水平,有效保证支路终端装置的安全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路减压阀,包括阀体、 与阀体分体连接的调节底座和阀帽、以及设置在调节底座和阀帽之间并穿过阀体的感应调 节装置,所述感应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调节底座及所述阀体之间的隔膜片、跟随所述隔 膜片做直线运动的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隔膜片上方并驱动所述隔膜片升降的驱动机 构,所述感应调节装置与所述调节底座及所述阀帽之间形成水流通道,通过所述隔膜片感 应水压的高或低、同时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所述调节机构上或下的移动来调整所述支路 减压阀的开度大小和启闭。具体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穿过所述隔膜片的锁母、与锁母螺纹连接的阀杆、套接 在阀杆上的小弹簧、以及与阀杆末端螺纹连接的密封底座,其中,所述阀杆穿入所述阀座, 所述小弹簧两端分别抵在所述阀杆与所述阀座上。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调节底座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及设置在调节螺 母与所述锁母之间的大弹簧。为了更好的释放所述隔膜片上的反作用力,所述隔膜片与所述锁母之间设有上压 片,所述隔膜片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下压片。为了增加所述支路减压阀的密封性,所述下压片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0形圈,所 述阀帽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垫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中缺乏支路减压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 支路减压阀采用了主要包括阀体、与阀体分体连接的调节底座和阀帽、以及设置在调节底 座和阀帽之间并穿过阀体的感应调节装置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自动降低管路的工作压 力,可将支路减压阀前管路中较高的水压减少至支路减压阀后管路所需的水平,有效保证 支路终端装置的安全运行;同时,当进水口压力大于所述支路减压阀设定的压力值时,所述 支路减压阀关闭,直至支路减压阀出水口有水流出时所述支路减压阀开启,进入新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支路减压阀的主剖视图;图2是图1未剖开时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所述的感应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1阀帽,2垫片,3密封底座,4阀体,5阀杆,6小弹簧,70形圈,8下压片,9隔 膜片,10上压片,11锁母,12调节底座,13大弹簧,14调节螺母,15垫片,16螺栓,17螺母, 18装饰盖,19水流通道。A密封面,Pl阀体进水口的压力,P2阀体出水口的水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的一种支路减压阀,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阀体4,与阀体4通过螺栓16 螺母17连接的调节底座12 (参见图2),与阀体4通过螺纹连接的阀帽1,以及设置在调节 底座12和阀帽1之间并穿过阀体4的感应调节装置。感应调节装置与调节底座12及所述 阀帽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19。如图1所示,感应调节装置包括设于调节底座12及阀体4之 间的隔膜片9,跟随隔膜片9做直线运动的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隔膜片9上方的并起驱动 隔膜片9升降作用的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初始状态通过调节机构设定所述支路减压阀的工作压力,由驱动机构和 调节机构相互作用获得平衡。当有水流通过本专利技术时会有水流波动即俗称的压差(实际水 流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差值),通过隔膜片9感应压差的高或低,隔膜片9同时随水压的高或 低做相应的上升或下降运动,从而带动调节机构做上或下的移动,进而调整水流通道19的 截面积的小或大,实现自动降低或升高管路工作压力的功能,能够将本专利技术进水口管路较 高的水压减少至出水口管路所需压力水平。同时,当进水口压力大于所述支路减压阀设定 的压力值时,所述支路减压阀关闭,直至支路减压阀出水口有水流出时所述支路减压阀开 启,进入新的工作状态。如图1及图3所示,本例中,调节机构包括穿过隔膜片9的锁母11、与锁母11螺纹 连接的阀杆5、套接在阀杆5上的小弹簧6、以及与阀杆5末端螺纹连接的密封底座3。其 中,阀杆5穿入阀座的导向孔。小弹簧6两端分别抵在阀杆5与阀座上。驱动机构包括与 调节底座12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14及设置在调节螺母14与锁母11之间的大弹簧13。为 了更好的释放所述隔膜片9上的反作用力,隔膜片9与锁母11之间设有上压片10,隔膜片 9与阀杆5之间设有下压片8。为了增加所述支路减压阀的密封性,下压片8与阀杆5之间 设有0形圈7,阀帽1与阀体4之间设有垫片2,密封底上设有垫片15。为了美观,调节底座 12的顶部设有装饰盖18。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路减压阀的初始状态,是通过调节螺母14控 制大弹簧13的弹力,设定本专利技术所述减压阀的工作压力,并进一步通过大弹簧13和小弹簧 6相互作用获得平衡,即调整密封面A的开度范围,通过本专利技术隔膜片9的自动调节保证支路水压的微调。当水压过大时,阀体4右侧腔体即感应腔水压也增大,同时打破平衡,隔膜 片9带动阀杆5和末端的密封装置,减小其与阀帽1之间的距离,即减小密封面A的开口, 达到减压作用,水压恢复后在大小弹簧6的作用下复原至原来位置。同时,当进水口压力大 于所述支路减压阀设定的压力值时,所述支路减压阀关闭,直至支路减压阀出水口有水流 出时所述支路减压阀开启,进入新的工作状态。因此,有两种途径能够改变本专利技术的平衡,第一,在感应腔水压发生变化时,通过 隔膜片9感应后自动调节获得新的平衡;第二,通过手动调整调节螺母14获得新的平衡。 而平衡时,弹簧13的压力+调节装置自重=弹簧6的压力+介质作用于隔膜片9的的作用 力。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阀体进水口的压力P1,阀体出水口的水压P2。水流由阀体4左端的 进水口经水流通道19节流后,压力降为P2输出。P2的大小可由调压弹簧13进行调节。顺 时针旋转调节螺母14,压缩弹簧13及隔膜片9使阀杆5下移,增大密封面A的开度使P2增 大。若反时针旋转调节螺母14,密封面A的开度减小,P2随之减小。若Pl瞬时升高,P2将 随之升高,使感应腔压力升高,在隔膜片9上产生的推力相应增大,此推力破坏了原来力的 平衡,使隔膜片9向上移动。在隔膜片9上移的同时,阀杆5也向上移动,关小密封面A,节 流作用加大,使阀体出水口的水压P2下降,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阀体出水口的水压P2 基本又回到原来值。若阀体进水口的压力Pl瞬时下降,阀体出水口的水压P2也下降、隔膜 片9下移,阀杆5随之下移,密封面A开大,节流作用减小,使阀体出水口的水压P2也基本 回到原来值。总之,本专利技术是靠进口的节流作用减压,靠膜片上力的平衡作用稳压;调节弹 簧即可使阀体出水口的水压P2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路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与阀体分体连接的调节底座和阀帽、以及设置在调节底座和阀帽之间并穿过阀体的感应调节装置,所述感应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调节底座及所述阀体之间的隔膜片、跟随所述隔膜片做直线运动的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隔膜片上方并驱动所述隔膜片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感应调节装置与所述调节底座及所述阀帽之间形成水流通道,通过所述隔膜片感应水压的高或低、同时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所述调节机构上或下的移动来调整所述支路减压阀的开度大小和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旦春,
申请(专利权)人:卓旦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