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7300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电源、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发射电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用于将供电电源传输过来的电能转换为电磁能;接收电路设置在用电设备上,用于耦合电磁能,并将电磁能转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通过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耦合,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在用电装置中接收电路耦合后将电磁能转换为电能,实现了无线充电,解决了线缆充电,存在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接触不良及防水难的问题。时间使用接触不良及防水难的问题。时间使用接触不良及防水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供电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充电时,一般采用线缆充电。但是线缆充电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0003]1)专门的充电器携带不方便;
[0004]2)插头插座使用较为频繁,容易导致接触不良,与充电器连接的线缆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
[0005]3)户外使用时,具有防水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现有的线缆充电,存在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接触不良及防水难的问题。
[0007]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线供电系统,通过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耦合,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在用电装置中接收电路耦合后将电磁能转换为电能,实现了无线充电,解决了线缆充电,存在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接触不良及防水难的问题。
[0008]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包括:
[0009]供电电源;
[0010]发射电路;
[0011]接收电路;
[0012]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源传输过来的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形成交变电磁场;
[0013]所述接收电路设置在用电设备上,用于耦合所述发射电路,并将所述电磁能转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
[0014]结合本技术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电路包括:
[0015]第一MCU;
[0016]半桥电路;
[0017]驱动电路;
[0018]发射线圈;
[0019]第一匹配网络;
[0020]第一通讯模块;
[0021]所述半桥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
[0022]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端、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MCU电连接;
[0023]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半桥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0024]所述第一匹配网络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半桥电路的第三端、发射线圈电连接。
[0025]结合本技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
[0026]辅助电源;
[0027]第一保护电路;
[0028]所述辅助电源、半桥电路的第一端、供电电源共接;
[0029]所述第一保护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匹配网络的第三端电连接。
[0030]结合本技术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电路包括:
[0031]第二MCU;
[0032]第二匹配网络;
[0033]信号解调器;
[0034]采样电路;
[0035]整流滤波电路;
[0036]第二保护电路;
[0037]第二通讯模块;
[0038]接收线圈;
[0039]所述第二通讯模块、采样电路的第一端、信号解调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MCU电连接;
[0040]所述第二匹配网络的第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电连接;
[0041]所述第二匹配网络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与所述信号解调器的第二端、第二保护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0042]所述第二保护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采样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0043]所述第二保护电路的第三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0044]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端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0045]结合本技术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电路还包括:
[0046]提示装置;
[0047]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二MCU电连接。
[0048]结合本技术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线圈围成的内径为传输距离的2倍。
[0049]结合本技术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半桥电路输出方波频率为200K

300K。
[0050]结合本技术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为1000W,所述无线供电系统传输距离为50cm。
[0051]结合本技术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电路包括:
[0052]电流互感器;
[0053]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采样电路电流。
[0054]结合本技术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匹配网络中的谐振电容为:
[0055]贴片电容阵列。
[0056]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通过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耦合,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在用电装置中接收电路耦合后将电磁能转换为电能,实现了无线充电,解决了线缆充电,存在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接触不良及防水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5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供电系统电路连接示意图;
[005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供电系统中的发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5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供电系统中的接收电路连接示意图;
[006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供电系统中的线圈第一示意图;
[0061]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供电系统中的线圈第二示意图;
[0062]组成部件符号:110——供电电源、120——发射电路、130——接收电路、121——第一MCU、122——半桥电路、123——驱动电路、124——发射线圈、125——第一匹配网络、126——第一通讯模块、127——第一保护电路、128——辅助电源、131——第二MCU、132——第二匹配网络、1321——贴片电容阵列、133——信号解调器、134——采样电路、1341——电流互感器、135——整流滤波电路、136——第二保护电路、137——第二通讯模块、138——接收线圈、139——提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64]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6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源传输过来的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形成交变电磁场;所述接收电路设置在用电设备上,用于耦合所述发射电路,并将所述电磁能转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第一MCU;半桥电路;驱动电路;发射线圈;第一匹配网络;第一通讯模块;所述半桥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端、第一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MCU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半桥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网络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半桥电路的第三端、发射线圈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辅助电源;第一保护电路;所述辅助电源、半桥电路的第一端、供电电源共接;所述第一保护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匹配网络的第三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包括:第二MCU;第二匹配网络;信号解调器;采样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第二保护电路;第二通讯模块;接收线圈;所述第二通讯模块、采样电路的第一端、信号解调器的第一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井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