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725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塘本体,养殖塘本体上部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十字支架,第一十字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浮台,浮台的下方还设置有锥形罩,锥形罩的底部固定有接料盘,接料盘的料仓内设置有环管,养殖塘本体的外侧还架设有抽於泵,且抽於泵与环管之间设置有抽於软管,浮台的内侧还设置有晒背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稻鳖生态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稻鳖生态种养技术是人工参与构建一个水稻与鳖共生的生态养殖系统,形成良好的能量循环和生态平衡,很大程度上减少农药

化肥的使用,获得绿色优质稻米

鳖,然而,目前的稻鳖生态养殖系统,还存在以下缺陷:一

晒背台无法根据水位自动升降;二

食物残渣不方便及时清理,如何让晒背台根据水位自动升降,方便,快捷地清理出养殖塘内的食物残渣,是现有稻鳖生态养殖系统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也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塘本体,所述养殖塘本体上部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十字支架,所述第一十字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浮台,所述浮台的下方还设置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底部固定有接料盘,所述接料盘的料仓内设置有环管,所述养殖塘本体的外侧还架设有抽於泵,且所述抽於泵与环管之间设置有抽於软管,所述浮台的内侧还设置有晒背台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十字支架的底部和浮台的上表面均固定有多个吊环,直对着的两个所述吊环之间设置有吊起浮台的吊绳

[0007]优选的,所述浮台上开设有多个座槽

[0008]优选的,所述浮台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十字支架,所述晒背台通过限位杆连接于第二十字支架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晒背台的上开设有四个穿孔,所述限位杆从穿孔中穿过,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固定于第二十字支架上,且所述晒背台能够上下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抽於软管的外端连接于抽於泵的进料端,所述抽於软管的内端连通于环管上,且所述环管上开设有多个吸孔

[0011]优选的,所述养殖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淤泥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第一,在浮台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十字支架,利用限位杆将晒背台固定在第二十字支架上方,让晒背台能够根据水位自行上下移动,确保晒背台始终位于水面之上,合理利用晒背台,有助于甲鱼爬出水面晒背;第二,在第二十字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罩和接料盘组合,并在接料盘的料仓内设置有环管,投喂的食物经锥形罩滑落到接料盘中,避免食物大面
积散落,再利用抽於泵和抽於软管组合将食物残渣抽出,经对现有稻鳖生态养殖系统进行改进,可让晒背台根据水位自动升降,不管水位如何变化,都能够让晒背台漂浮在水面上;能够方便,快捷地清理出养殖塘内的食物残渣,提高水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从而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晒背台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晒背台与第二十字支架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环管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1、
养殖塘本体;
2、
第一十字支架;
3、
浮台;
4、
锥形罩;
5、
接料盘;
6、
环管;
7、
抽於泵;
8、
抽於软管;
9、
座槽;
10、
第二十字支架;
11、
晒背台;
12、
限位杆;
13、
穿孔;
14、
吊环;
15、
吊绳;
16、
淤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
[0021]如图1‑4所示,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塘本体1,养殖塘本体1上部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十字支架2,用于绑住浮台3,避免其随风肆意漂浮,第一十字支架2的下方设置有浮台3,浮台3上开设有多个座槽9,用于种植水稻,实现稻鳖共生的生态养殖系统,第一十字支架2的底部和浮台3的上表面均固定有多个吊环
14
,直对着的两个吊环
14
之间设置有吊起浮台3的吊绳
15
,便于快速固定,浮台3的下方还设置有锥形罩4,锥形罩4的底部固定有接料盘5,避免食物大面积散落,减小食物残渣对水质污染,接料盘5的料仓内设置有环管6,养殖塘本体1的外侧还架设有抽於泵7,且抽於泵7与环管6之间设置有抽於软管8,抽於软管8的外端连接于抽於泵7的进料端,抽於软管8的内端连通于环管6上,且环管6上开设有多个吸孔,便于快速,便捷地抽出清理掉残留的食物残渣,提高水质,浮台3的内侧还设置有晒背台
11
,便于甲鱼爬出水面晒背,养殖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淤泥层
16
,冬季时,可让甲鱼钻入淤泥中冬眠

[0022]本实施例中,浮台3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十字支架
10
,晒背台
11
通过限位杆
12
连接于第二十字支架
10
上方,晒背台
11
的上开设有四个穿孔
13
,限位杆
12
从穿孔
13
中穿过,限位杆
12
的底端固定于第二十字支架
10
上,且晒背台
11
能够上下移动,确保晒背台
11
随着水位自行升降,同时不受浮台3升降影响,保证其始终漂浮在水面上,避免被淹没

[0023]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如图1所示,将浮台3绑固在第一十字支架2的下方,吊绳
15
不需要绷紧,便于浮台3根据水位下降而下降,然后将水稻苗种在水稻钵体内,再将水稻钵体放在座槽9中,要让水稻苗的根部伸至水中,然后将甲鱼苗投放到养殖塘本体1中,将
食物经晒背台
11
的内环孔投放到锥形罩4上,食物顺着锥形罩4下滑,落到接料盘5的料仓中,甲鱼即可爬入料仓进食,当食物残渣积存较多时,给抽於泵7通电,再开启抽於泵7,料仓内的食物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稻鳖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塘本体(1)上部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十字支架(2),所述第一十字支架(2)的下方设置有浮台(3),所述浮台(3)的下方还设置有锥形罩(4),所述锥形罩(4)的底部固定有接料盘(5),所述接料盘(5)的料仓内设置有环管(6),所述养殖塘本体(1)的外侧还架设有抽於泵(7),且所述抽於泵(7)与环管(6)之间设置有抽於软管(8),所述浮台(3)的内侧还设置有晒背台(
1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十字支架(2)的底部和浮台(3)的上表面均固定有多个吊环(
14
),直对着的两个所述吊环(
14
)之间设置有吊起浮台(3)的吊绳(
15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鳖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3)上开设有多个座槽(9)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3)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十字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为民江新明黄超刘浩冯小花黄璇李闯章铭胡时均陶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省家畜育种工作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