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695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棱镜驱动装置,包括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棱镜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影像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棱镜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棱镜较多的应用于潜望式马达中,通过棱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潜望式马达内部的透镜驱动装置可以具有较大的行程,实现较高的摄像精度

[0003]然而,终端电子设备越来越轻质,从而要求棱镜驱动装置不仅可以适应小型的终端电子设备,还需具有足够的驱动力,需要研发具有较大驱动力的棱镜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镜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棱镜驱动装置,包括:
[0006]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0007]底板;
[0008]背板,连接至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的后侧;
[0009]两个侧板,连接至所述底板的顶面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0010]载体,所述载体悬空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一部分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载体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棱镜的棱镜安装槽,所述棱镜安装槽由所述载体的顶面凹陷形成并朝向所述载体的前侧开放;
[0011]线圈组,所述线圈组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连接;
[0012]磁石组,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连接,且所述磁石组与所述线圈组相对设置;所述磁石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石和至少一个第二磁石,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石的极性沿垂直于所述线圈组的方向分布且反向设置;所述第二磁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石之间且所述第二磁石的极性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一磁石的极性分布方向垂直,所述磁石组与所述线圈组配合可驱动所述载体旋转;
[0013]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线圈组和所述底座连接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载体复位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与所述底板连接;
[0015]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载体的底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石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石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磁石的极性沿第三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磁石的极性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磁石和多个所述第二磁石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载体面向所述背板的侧面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石沿第三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石的极性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磁石的极性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
第一方向垂直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磁石和多个所述第二磁石沿所述第三方向交替排列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组所述线圈组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连接,多组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连接,并与多组所述线圈组相对设置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组所述磁石组中,部分所述磁石组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背板连接;
[0021]多组所述线圈组中,部分所述线圈组与所述载体的底部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线圈组与所述载体面向所述背板的侧面连接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石组包括多个第一磁石和多个所述第二磁石,多个所述第一磁石和多个所述第二磁石交替排列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包括:
[0024]载体本体,所述棱镜安装槽由所述载体本体的顶面凹陷形成,所述载体本体面向所述背板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底板开放;以及
[0025]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内壁可拆卸连接;
[0026]所述复位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驱动块与所述载体本体之间,另一部分与所述侧板连接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还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内置电路与所述线圈组电连接

[0028]本技术通过改变磁石组的实施方式,可以减轻线圈组的重量,减小线圈组的占用空间,还可以提高对载体的驱动力,减小棱镜驱动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以适应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棱镜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30]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图

[0031]图3和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载体的载体本体的立体图

[0032]图5和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载体的驱动块的立体图

[0033]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载体的立体图

[0034]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底座

驱动件和复位件的组装图

[0035]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底座

载体和复位件的组装图

[0036]图
10
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磁石组和线圈组的立体图

[0037]图
11
是现有技术中磁石和线圈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
100、
棱镜驱动装置;
1、
底座;
11、
底板;
12、
背板;
13、
侧板;
14、
内置电路;
15、
安装槽;
2、
载体;
21、
本体;
211、
阻尼胶安装槽;
212、
阻尼胶;
22、
驱动块;
221、
容纳槽;
222、
卡槽;
23、
棱镜安装槽;
24、
凹槽;
241、
卡块;
3、
磁石组;
31、
第一磁石;
32、
第二磁石;
33、
磁场线;
4、
线圈组;
5、
簧片;
6、
外壳;
7、
支架;
8、
线圈;
81、
磁石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

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40]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背板,连接至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的后侧;两个侧板,连接至所述底板的顶面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载体,所述载体悬空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一部分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载体的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棱镜的棱镜安装槽,所述棱镜安装槽由所述载体的顶面凹陷形成并朝向所述载体的前侧开放;线圈组,所述线圈组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连接;磁石组,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连接,且所述磁石组与所述线圈组相对设置;所述磁石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石和至少一个第二磁石,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石的极性沿垂直于所述线圈组的方向分布且反向设置;所述第二磁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石之间且所述第二磁石的极性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一磁石的极性分布方向垂直,所述磁石组与所述线圈组配合可驱动所述载体旋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线圈组和所述底座连接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载体复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载体的底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石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石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磁石的极性沿第三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磁石的极性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磁石和多个所述第二磁石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磁石组与所述载体面向所述背板的侧面连接,至少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杨洋陈曦彭坤林聪刘富泉吕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