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768 阅读:4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阀体、阀芯、弹簧和电磁铁,该阀芯可滑动地安装在阀体的阀孔中,所述阀体上设有与阀孔连通的压力口、工作口(A)、工作口(B)和回液口,阀芯的两端分别设置弹簧和电磁铁,当阀芯处于阀体中位时即电磁铁不通电,该阀体的压力口与工作口(A)连通,工作口(B)与的回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在使用中可节省大量的电能,同时使阀的寿命增加,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技术介绍
换向阀是借助于阀芯和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使与阀体相连的各油路实现液压油 路的接通、切断和换向的液压元件。现有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通路状态在左位和右位, 中位为无工作状态或原始状态。随着液压自动控制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磁阀长时间 在通路状态下使用的设备也不在少数,如果使用一般中位机能的电磁阀,想要在通路状态 下工作必需使相应的电磁铁处于导通状态,如果要长时间持续工作那么必需使相应的电磁 铁长时间持续通电,电磁铁长时间处于持续带电状态一方面会使电磁铁发热、造成电磁铁 烧坏或油污滞留而容易发生卡死现象,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芯在中位时即可工作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阀体、阀芯和电磁铁,该阀芯可滑动地安装在 阀体的阀孔中,所述阀体上设有与阀孔连通的压力口、工作口 A、工作口 B和回液口,阀芯的 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和电磁铁,当阀芯处于阀体中位时即电磁铁不通电,该阀体的压力口 与工作口 A连通,工作口 B与阀体的回液口连通。所述阀芯左移时,所述压力口与工作口 B连通,工作口 A与回液口连通;阀芯右移 时,压力口与回液口连通。所述工作口 A、工作口 B设置在阀体两端部的顶面,压力口和回液口分别设置在阀 体中部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阀芯依次间隔设有沟通部a、沟通部b、沟通部c、沟通部d和沟通部e ;所述 阀体中设有连通压力口和阀孔的进液腔、连通回液口和阀孔的回液腔、连通工作口 A和阀 孔的腔室A、连通工作口 B与阀孔的腔室B以及分别连通阀孔与回液口的腔室C和腔室D, 该阀体中还设有与进液腔和阀孔沟通的通道a和通道b、沟通腔室C与回液腔的通道c及 沟通腔室D与回液腔的通道d ;腔室C、腔室B、回液腔、进液腔、腔室A和腔室D依次间隔设 置;通道a的出口位于进液腔与腔室A之间,通道b的出口位于回液腔和腔室B之间;阀芯 位于中位时,压力口、进液腔、通道a、沟通部d、腔室A和工作口 A形成一通路,工作口 B、腔 室B、沟通部a、腔室C、通道c、回液腔及回液口形成另一通路;阀芯左移时,压力口、进液腔、 通道b、沟通部b、腔室B、工作口 B形成一通路,工作口 A、腔室A、沟通部e、腔室D、通道d、 回液腔及回液口形成另一通路;阀芯右移时,压力口、进液腔、沟通部c、回液腔及回液口形 成通路。所述阀芯的各沟通部为阀芯外壁面间隔设置的环形凹槽。在所述阀体的底面上设有一连通进液腔、通道a及通道b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中设置一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得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在使用中可节 省大量的电能,同时使阀的寿命增加,同时节约大量成本。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芯位于阀体中位时的结构主视剖视 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芯左移时的结构原理主视剖视示意 图。图2B为图2A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芯位于阀体右移时结构主视剖视示 意图。图3B为图3A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符号图4B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符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A所示,一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阀体1、阀芯2、弹簧3和电磁铁 4,该阀芯2可滑动地安装在阀体1的阀孔中,阀体1上设有与阀孔连通的压力口 P、工作口 A、工作口 B和回液口 T,阀芯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3和电磁铁4,断电时阀芯2在弹簧 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当阀芯处于阀体中位时即电磁铁不通电,该阀体的压力口 P与工作口 A连通,工作口 B与回液口 T连通;阀芯左移时,压力口 P与工作口 B连通,工作口 A与回液口 T连通;阀芯右移时,压 力口 P与回液口 T连通。工作口 A、工作口 B设置在阀体1两端部的顶面,压力口 P和回液口 T分别设置在 阀体中部相对的两侧面上。工作口 A、工作口 B、压力口 P和回液口 T也可以任意位置设置 在阀体上。如图4A所示,为了实现阀芯在中位时压力口 P与工作口 A连通,工作口 B与回液口 T连通;阀芯左移时,压力口 P与工作口 B连通,工作口 A与回液口 T连通;阀芯右移时,压 力口 P与回液口 T连通。以下为实现该种通路的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阀 芯2上依次间隔设有沟通部a21、沟通部b23、沟通部c25、沟通部d27和沟通部e29 ;阀体1 内依次间隔设有与阀孔均相通的腔室C13、腔室B12、回液腔T1、进液腔P1、腔室All和腔室 D14,腔室B12与工作口 B相通,腔室Al 1与工作口 A相通,压力口 P与进液腔P1相通,回液 口 T与回液腔T1相通;阀体内另设有通道al5、通道bl6、通道cl7和通道dl8,通道al5沟 通阀孔和进液腔P1,通道al5的出口位于进液腔P1和腔室All之间的阀孔壁上;通道bl6 连通进液腔P1和阀孔,通道bl6的出口位于回液腔T1和腔室B12之间的阀孔壁上;通道 cl7连通腔室C13和回液腔T1,通道dl8连通腔室D14和回液腔T1。如图1A和图1B所示,当阀芯位于中位时,此时电磁铁不通电,阀体和阀芯的位置 关系及液体的流动方向(箭头表示),阀芯的沟通部d27连通通道al5与腔室All,沟通部 d27与沟通部e29之间的截止部28断开腔室All与腔室D14,沟通部c25与沟通部d27之4间的截止部26同时阻断进液腔P1与回液腔T1以及通道al5的出口与进液腔PI的沟通, 形成压力口 P与工作口 A的连通(PA连通);沟通部c25与沟通部b23之间的截止部24断 开通道bl6的出口与回油腔T1之间的沟通,沟通部b23与沟通部a21之间的截止部22阻 断通道bl6与腔室B12之间的沟通,而沟通部a21沟通了腔室B12与腔室C13,腔室C13通 过通道cl7与回液腔T1沟通,即工作口 B与回液口 T沟通(BT连通)。如图2A与图2B所示,当右侧电磁铁通电,阀芯左移时,其阀体与阀芯的位置关系 及液体的流动(箭头表示),沟通部e29和沟通部d27之间的截止部28由上述阻断腔室Al 1 和腔室D14转变为阻断通道al5与腔室All之间的沟通,同时沟通部e29连通了腔室All 与腔室D14,即工作口 A与回液口 T连通(AT连通);通道al5的出口、进液腔P1与回液腔 T1同时被沟通部c25与沟通部d27之间的截止部26阻断,截止部24阻断通道bl6的出口 与回液腔T1 ;沟通部b23沟通通道b 16的出口与腔室B12,沟通部a21与沟通部b23之间的 截止部22阻断腔室B12与腔室C13的连通,即压力口 P与工作口 B连通(PB连通)。如图3A与图3B所示,当左侧电磁铁通电,阀芯右移时,其阀体与阀芯的位置关系 及液体流动(箭头表示),通道al5的出口被截止部26封堵,通道b的出口被截止部22封 堵,进液腔P1与回液腔T1被沟通部c25沟通,即只有压力口 P与回液口 T连通(PT连通)。阀芯的各沟通部为阀芯外壁面间隔设置的环形凹槽。为了防止通道al5和通道bl6中的液体倒流,在阀体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它包括:阀体、阀芯、弹簧和电磁铁,该阀芯可滑动地安装在阀体的阀孔中,所述阀体上设有与阀孔连通的压力口、工作口(A)、工作口(B)和回液口,阀芯的两端分别设置弹簧和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阀体中位时,电磁铁不通电,该阀体的压力口与工作口(A)连通,工作口(B)与回液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淑华赵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