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29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公座本体和母座本体;公座本体包括公座外壳和设于公座外壳内的公座内芯;母座本体包括母座外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通常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元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

[0003]连接器是船舶上线缆连接必不可少的器件,如申请号
201822110678.1
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了一种用于船舶航海
L
型直通防水连接器,包括连接头和连接套组件,所述连接头两端外侧刻有防滑纹,所述连接套组件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套组件分别与连接头两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内固定有三槽胶芯,所述连接套组件由锁紧螺母

硅胶圈

连接外壳和密封圈组成,所述硅胶圈位于锁紧螺母内,且锁紧螺母内刻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外壳两端分别刻有内螺纹和外螺纹,且连接器外壳一端通过外螺纹与锁紧螺母一端螺纹连接

[0004]因船舶在行驶过程中颠簸晃动比较大,而连接头与连接套组件之间仅通过螺纹进行螺接,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连接器很容易出现松脱,而在海上这种高盐

高湿度

极端温度变化等恶劣环境下,一旦连接器的插接位置出现松脱,就容易出现进水短路情况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专利技术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解决现有连接器的插接处容易松脱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公座本体和母座本体;所述公座本体包括公座外壳和设于所述公座外壳内的公座内芯;所述母座本体包括母座外壳

设于所述母座外壳内的母座内芯以及套设于所述母座外壳外的旋压固定环;所述公座内芯与母座内芯相插接;所述旋压固定环的一端端面具有贯穿至另一端端面的定位通孔,所述旋压固定环与公座外壳螺接固定后,所述公座外壳上在对应所述定位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盲孔,所述定位通孔和定位盲孔内插设有定位销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公座外壳包括第一直筒段和螺纹段,所述第一直筒段的外径大于螺纹段的外径,所述第一直筒段与螺纹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定位盲孔设于台阶面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母座外壳包括第二直筒段和缩径段;所述第二直筒段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环,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环,所述旋压固定环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凸环与第二限位凸环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公座外壳的内壁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母座内芯的外壁具有与所述限位凸条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公座内芯包括第一绝缘弹性体以及若干根第一导电芯,各所述第一导电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弹性体;所述第一绝缘弹性体紧密贴合装配在所述公座外壳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母座内芯包括第二绝缘弹性体以及若干根第二导电芯,各所述第二导电芯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弹性体内;所述第二绝缘弹性体的另一端具有供所述第一导电芯插入并使所述第一导电芯与第二导电芯接触导电的插接孔;
[0012]所述第二绝缘弹性体具有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弹性体的右半部分与母座外壳的内壁紧密贴合装配在一起,所述第二绝缘弹性体的左半部分与所述公座外壳的外壁紧密贴合装配在一起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芯和第二导电芯的数量均为
24


[0014]进一步的,所述缩径段在远离第二直筒段的一端设置有抱箍结构;
[0015]所述抱箍结构包括上箍紧件以及下箍紧件,所述下箍紧件与缩径段一体成型,所述上箍紧件与下箍紧件之间通过锁付件锁付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公座外壳和母座外壳均为金属外壳,所述旋压固定环为金属固定环

[0017]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
采用旋压固定环与公座外壳螺接固定,从而实现将公座本体与母座本体固定装配在一起;同时在旋压固定环的一端端面具有贯穿至另一端端面的定位通孔,在公座外壳上对应设置有定位盲孔,且在将旋压固定环与公座外壳螺接固定后,往定位通孔和定位盲孔内插设定位销,通过将该插头连接器应用到船舶上,使得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不管船舶如何颠簸晃动,该插头连接器在定位销的限位下都不会出现松脱情况,因此能够有效提升防水性能,保证公座本体与母座本体插接在一起后,不会出现因进水而导致短路的情况,同时也不会因松脱而导致线路断开,可以保证线路连接的可靠性

[0019]2、
采用在公座外壳的内壁设置限位凸条,在母座内芯的外壁设置限位凹槽,通过限位凸条和限位凹槽的配合能够起到防呆作用,保证在具体插接时,只需将母座本体上的限位凹槽对准公座本体上的限位凸条,即可将母座本体与公座本体准确的插接在一起

[0020]3、
通过设计公座内芯具有与公座外壳紧密贴合装配的第一绝缘弹性体和贯穿第一绝缘弹性体的第一导电芯,同时设计母座内芯具有与母座外壳和公座外壳紧密贴合装配的第二绝缘弹性体以及插设于第一绝缘弹性体上的第二导电芯,使得既能够利用第一绝缘弹性体对各根第一导电芯起到隔离作用以及利用第二绝缘弹性体对各根第二导电芯起到隔离作用,而且可以利用第一绝缘弹性体对各根第一导电芯起到保护作用以及利用第二绝缘弹性体对各根第二导电芯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公座本体与母座本体在未插接时的结构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公座本体的端部结构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母座内芯的结构图;
[0026]图5是本技术母座外壳的结构图;
[0027]图6是本技术旋压固定环的端部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插头连接器
100

[0030]公座本体1,公座外壳
11
,定位盲孔
111
,第一直筒段
112
,螺纹段
113
,台阶面
114
,限位凸条
115
,公座内芯
12
,第一绝缘弹性体
121
,第一导电芯
122

[0031]母座本体2,母座外壳
21
,第二直筒段
211
,缩径段
212
,第一限位凸环
213
,第二限位凸环
214
,母座内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公座本体和母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本体包括公座外壳和设于所述公座外壳内的公座内芯;所述母座本体包括母座外壳

设于所述母座外壳内的母座内芯以及套设于所述母座外壳外的旋压固定环;所述公座内芯与母座内芯相插接;所述旋压固定环的一端端面具有贯穿至另一端端面的定位通孔,所述旋压固定环与公座外壳螺接固定后,所述公座外壳上在对应所述定位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盲孔,所述定位通孔和定位盲孔内插设有定位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外壳包括第一直筒段和螺纹段,所述第一直筒段的外径大于螺纹段的外径,所述第一直筒段与螺纹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定位盲孔设于台阶面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外壳包括第二直筒段和缩径段;所述第二直筒段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环,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环,所述旋压固定环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凸环与第二限位凸环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外壳的内壁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母座内芯的外壁具有与所述限位凸条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瑞陆杰鹏董振华陈凌煜林江鸿黄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