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55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胶造粒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包括第一安装块主体,所述第一安装块主体的内腔安装有滚动校直机构,所述滚动校直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靠近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主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的外壁设有多个限位卡板,所述主动轮的外壁设有带轮,所述带轮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滚动校直机构,便于对塑胶条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转动传送,便于对塑胶条进行初步校直,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造粒生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塑料挤出成型设备中,塑料挤出机通常称之为主机,而与其配套的后续设备塑料挤出成型机则称为辅机,塑料挤出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由原来的单螺杆衍生出双螺杆、多螺杆,甚至无螺杆等多种机型,塑料挤出机(主机)可以与管材、薄膜、捧材、单丝、扁丝、打包带、挤网、板(片)材、异型材、造粒、电缆包覆等各种塑料成型辅机匹配,组成各种塑料挤出成型生产线,生产各种塑料制品。
[0003]在塑胶造粒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校直装置来对挤出的塑胶条进行校直,用以保证后续加工生产的质量,然而现有的塑胶造粒在生产加工时不便于对塑胶条进行校直,对塑胶条校直的效果较差,从而会导致后续对塑胶条切粒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包括第一安装块主体,所述第一安装块主体的内腔安装有滚动校直机构,所述滚动校直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靠近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主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的外壁设有多个限位卡板,所述主动轮的外壁设有带轮,所述带轮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壁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辊筒,所述从动辊筒的外壁也设有多个限位卡板,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块,所述L形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安装框的内腔设有固定挤压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框包括第二安装框主体,所述第二安装框主体的内腔一侧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二安装框主体的内腔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移动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挤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设有螺纹转轴,所述螺纹转轴设置在第一移动槽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螺纹转轴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轴承,所述螺纹转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夹板,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夹板的一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框远离第一安装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
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之间设有多组塑胶条。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块主体的内腔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框主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有滚动校直机构,通过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主动轮和主动辊筒转动,主动轮带动带轮转动,带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从动辊筒转动,通过在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表面设置的限位卡板,便于对塑胶条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转动传送,便于对塑胶条进行初步校直,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14]2.本技术通过设有固定挤压机构,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螺纹转轴转动,螺纹转轴带动第一移动块上下移动,进而同步的使得第二移动块沿着滑杆上下移动,进而便于对不同厚度大小的塑胶条进行挤压校直固定,适用性较强,校直效果好,通过设置的定位板,使得经过固定挤压机构传送的塑胶条通过定位孔进入到下一加工流程,有利于提高对固定挤压机构加工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安装框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滚动校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安装框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挤压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第一安装框;101、第一安装块主体;102、安装槽;2、塑胶条;3、滚动校直机构;301、转动电机;302、第一转轴;303、主动轮;304、主动辊筒;305、限位卡板;306、带轮;307、第二转轴;308、从动轮;309、从动辊筒;4、第二安装框;401、第二安装框主体;402、第一移动槽;403、第二移动槽;5、固定挤压机构;501、伺服电机;502、螺纹转轴;503、第一移动块;504、螺纹孔;505、移动夹板;506、第二移动块;507、圆孔;508、滑杆;509、固定夹板;510、缓冲弹簧;6、定位板;7、L形连接块;8、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框1,
第一安装框1包括第一安装块主体101,第一安装块主体101的内腔安装有滚动校直机构3,滚动校直机构3包括转动电机301,转动电机301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302,转动电机30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02传动连接,第一转轴302靠近转动电机301的一端设有主动轮303,第一转轴302远离转动电机301的一端设有主动辊筒304,主动辊筒304的外壁设有多个限位卡板305,主动轮303的外壁设有带轮306,带轮306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08,从动轮308的内壁设有第二转轴307,第二转轴307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辊筒309,从动辊筒309的外壁也设有多个限位卡板305,第一安装框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块7,L形连接块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框4,第二安装框4的内腔设有固定挤压机构5,通过设有滚动校直机构3,通过启动转动电机301,转动电机301带动第一转轴302转动,第一转轴302带动主动轮303和主动辊筒304转动,主动轮303带动带轮306转动,带轮306带动从动轮308转动,从动轮308带动第二转轴307转动,第二转轴307带动从动辊筒309转动,通过在主动辊筒304和从动辊筒309表面设置的限位卡板305,便于对塑胶条2进行限位固定,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1)包括第一安装块主体(101),所述第一安装块主体(101)的内腔安装有滚动校直机构(3),所述滚动校直机构(3)包括转动电机(301),所述转动电机(301)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302),所述转动电机(30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0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02)靠近转动电机(301)的一端设有主动轮(303),所述第一转轴(302)远离转动电机(301)的一端设有主动辊筒(304),所述主动辊筒(304)的外壁设有多个限位卡板(305),所述主动轮(303)的外壁设有带轮(306),所述带轮(306)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08),所述从动轮(308)的内壁设有第二转轴(307),所述第二转轴(307)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辊筒(309),所述从动辊筒(309)的外壁也设有多个限位卡板(305),所述第一安装框(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块(7),所述L形连接块(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框(4),所述第二安装框(4)的内腔设有固定挤压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框(4)包括第二安装框主体(401),所述第二安装框主体(401)的内腔一侧开设有第一移动槽(402),所述第二安装框主体(401)的内腔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移动槽(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造粒生产用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挤压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01),所述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康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键合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