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风冷降温装置,涉及到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包括连接于保护壳外侧壁的散热箱,散热箱的外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制冷装置,保护壳的上下两端之间固定连通有贯穿散热箱的散热管,散热箱中盛装有水,位于保护壳上下两端散热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风泵和第二风泵,通过吸风泵将保护壳内部的变压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抽吸,与此同时,吹风泵从保护壳的下侧向上吹风,吸风泵抽吸的热气流经过散热管的过程中被散热箱内侧的冷却水降温,冷却后的气流继续经由散热管到达第二风泵处,被第二风泵向上吹出,实现对保护壳内侧热空气的散热作用,由于整个风冷散热过程中处于密闭环境中,不会带入外界灰尘等杂质,更好的保护内部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中涉及变压器散热
,特别涉及风冷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
[0003]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用电高峰期会出现用电负荷的较快增长而超出额定荷载,而变压器在超出额定荷载时其发热量更是大幅增加。
[0004]变压器上原装的散热构件大多为突出其壳体设置的导热片,通过导热片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接触,从而进行换热,完成对变压器内部的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使得变压器的温度超过允许运行值,降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甚至引起变压器跳闸,造成用电中断,部分设置有风机散热的结构通常都是将变压器的内外空气作交换,但是因缺乏有效的过滤结构,导致风机将外部空气中的杂物吸入变压器内部,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因此提供风冷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风冷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冷降温装置,包括连接于保护壳外侧壁的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制冷装置,且制冷装置与散热箱之间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保护壳的上下两端之间固定连通有散热管,且散热管自上而下贯穿散热箱,所述散热箱中盛装有水,且散热箱中的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制冷装置中被冷却后,从出水管回到散热箱中,所述散热箱与保护壳上端之间的散热管上安装有第一风泵,所述散热箱与保护壳下端之间的散热管上安装有第二风泵。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泵为吸风泵,所述第二风泵为吹风泵。
[0008]优选地,所述散热管位于散热箱内侧的部分分为多通管和多个散热支管,所述多通管设置有两个,多个所述散热支管均固定连通于两个多通管之间,多个所述散热支管通过多通管与位于散热箱外侧的散热管相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散热支管的外侧自上而下等距固定套接有多个散热环。
[0010]优选地,所述散热支管的内侧水平转动连接有滑环,且滑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
[0011]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散热箱内侧的端部均固定连通有两端密封的换水管,所述换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换水孔。
[0012]优选地,所述保护壳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镂空的安装座,所述散热管为玻璃钢管道。
[0013]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中,通过吸风泵从保护壳的上侧将保护壳内部的变压器工作时产生
的热量进行抽吸,与此同时,吹风泵从保护壳的下侧向上吹风,吸风泵抽吸的热气流经过散热管的过程中被散热箱内侧的冷却水降温,冷却后的气流继续经由散热管到达第二风泵处,被第二风泵向上吹出,实现对保护壳内侧热空气的散热作用,由于整个风冷散热过程中处于密闭环境中,不会带入外界灰尘等杂质,更好的保护内部电气设备。
[0015]2、本技术中,通过将散热管位于散热箱内侧的部分分为多通管和多个散热支管,多个散热支管的设置增大了气流的冷却面积,从而增强冷却水对热气流的冷却效率,通过在散热支管的外侧自上而下等距固定套接有多个散热环,可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快热气流的冷却速度,另外,通过扇叶的设置,气流经过散热支管的过程中,吹动扇叶配合滑环进行转动,从而对气流起到一个扰动作用,有利于热气流的进行均匀冷却。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支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保护壳;2、变压器;3、安装座;4、散热箱;5、散热管;51、多通管;52、散热支管;53、散热环;54、滑环;55、扇叶;6、第一风泵;7、第二风泵;8、制冷装置;9、换水管;10、换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参考图1
‑
4所示的风冷降温装置,包括连接于保护壳1外侧壁的散热箱4,保护壳1的内侧通过镂空的安装座3安装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2,如图3所示,附图中以变压器2为例。
[0024]散热箱4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制冷装置8,制冷装置8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冷却水制冷器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型号即可,且制冷装置8与散热箱4之间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保护壳1的上下两端之间固定连通有散热管5,散热管5采用玻璃钢管道,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且耐腐蚀,且散热管5自上而下贯穿散热箱4,散热箱4与保护壳1上端之间的散热管5上安装有第一风泵6,散热箱4与保护壳1下端之间的散热管5上安装有第二风泵7,散热箱4中盛装有水,且散热箱4中的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制冷装置8中被冷却后,从出水管回到散热箱4中,制冷装置8保持散热箱4中盛装的水始终处于低温状态,利用低温的冷却水对散热管5进行冷却,从而对经过散热管5内
部的气流进行冷却,实现对保护壳1内部的风冷散热作用。
[0025]遵循热空气向上流动的原理,第一风泵6为吸风泵,第二风泵7为吹风泵,实现更好的换热作用,其中,吸风泵和吹风泵均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型号即可。
[0026]为了提高对气流的冷却效果,散热管5位于散热箱4内侧的部分分为多通管51和多个散热支管52,多通管51设置有两个,多个散热支管52均固定连通于两个多通管51之间,多个散热支管52通过多通管51与位于散热箱4外侧的散热管5相连通,多个散热支管52的设置增大了气流的冷却面积,从而增强冷却水对热气流的冷却效率。
[0027]为了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散热支管52的外侧自上而下等距固定套接有多个散热环53,可进一步加快热气流的冷却速度。
[0028]散热支管52的内侧水平转动连接有滑环54,且滑环5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55,气流经过散热支管52的过程中,吹动扇叶55配合滑环54进行转动,从而对气流起到一个扰动作用,有利于热气流的进行均匀冷却。
[0029]为了使得冷却水均匀循环冷却,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散热箱4内侧的端部均固定连通有两端密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冷降温装置,包括连接于保护壳(1)外侧壁的散热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4)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制冷装置(8),且制冷装置(8)与散热箱(4)之间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保护壳(1)的上下两端之间固定连通有散热管(5),且散热管(5)自上而下贯穿散热箱(4),所述散热箱(4)中盛装有水,且散热箱(4)中的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制冷装置(8)中被冷却后,从出水管回到散热箱(4)中,所述散热箱(4)与保护壳(1)上端之间的散热管(5)上安装有第一风泵(6),所述散热箱(4)与保护壳(1)下端之间的散热管(5)上安装有第二风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泵(6)为吸风泵,所述第二风泵(7)为吹风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5)位于散热箱(4)内侧的部分分为多通管(51)和多个散热支管(52),所述多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远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