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26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柄、半球主体和限位组件,半球主体平面上设置有供缝针插入的柱形通道,柱形通道的输入端设置有便于针进入的弧形面,该限位组件设置在半球主体上,用于防止缝针滑出柱形通道。实际使用时,将半球主体放入患者腹腔内,使半球主体平面上柱形通道的输入端对准子宫上缝针要出来的地方,当待拔出的针进入柱形通道内部后,再用限位组件将针卡在柱形通道内,把缝针从子宫壁上拔出,接着将半球主体从患者腹腔内拿出,松开限位杆后通过牵拉缝针上所带有的缝线将缝针从半球主体的柱形通道内取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避免拔针时针尖刺伤子宫临近的组织器官尤其是肠管。是肠管。是肠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

技术介绍

[0002]剖宫产术是产科的一种常见手术,由于各种高危因素(例如,瘢痕子宫切口处肌层菲薄、双胎、羊水过多等)导致子宫收缩不良而引起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为了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临床上常常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当有药物使用禁忌或药物效果不佳时常常采用子宫加压缝合术以减少出血。
[0003]子宫加压缝合的具体方法及步骤:将子宫暴露于腹腔外,医生助手用左右手掌分别挤压子宫前后壁并上提子宫尽量暴露子宫切口以下部位,分离下推膀胱,充分暴露子宫下段,将0号可吸收线上呈弧形的针扳直后在子宫切口下缘2~4cm且距左侧宫旁2cm处进针,缝针穿透子宫前后壁后从子宫后壁拔针,从缝线上剪去缝针,同法于子宫右侧(与左侧对称)再缝合1针,然后分别于宫底中1/3与右1/3交界处、宫底中1/3与左1/3交界处将缝线拉紧打结。
[0004]由于子宫后方紧邻肠管,如稍有不慎缝针将刺伤肠管,为了避免损伤肠管,临床上常常采取如下方法:1、助手用手掌挡住肠管。该方法虽然简单,但可靠性不佳,不仅容易出现缝针伤及术者手掌造成职业暴露,而且手掌面积有限,不一定能充分遮挡肠管而造成肠管损伤;另外,子宫加压缝合术中,主刀在子宫上插入缝针时,助手需用双手上提子宫以便暴露子宫,如果采取用手遮挡肠管的方法,需再增加一名助手,从而造成医疗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不符合卫生经济学。2、用医用纱布遮挡肠管。该方法相对复杂一些,且可靠性欠佳。医用纱布质软,不易成型,即使挡住了肠管,但术中容易出现因肠管蠕动而导致纱布不能全部遮挡肠管的现象,继而导致缝针刺伤肠管。3、用压肠板遮挡肠管。该方法简单,但可靠性不佳。由于压肠板面积较小,子宫后方全部充满肠管,很难把子宫后方的肠管全部挡住,从而导致缝针刺伤肠管;另外,如果采用压肠板遮挡肠管的方法,需要再增加一名助手,从而造成医疗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不符合卫生经济学。
[0005]为了解决子宫加压缝合术中拔针时缝针刺伤子宫附近肠管的问题和现有避免缝针刺伤肠管的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且不可靠的问题,目前亟需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解决拔针时缝针易损伤子宫附近肠管的问题和现有避免缝针刺伤肠管的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且不可靠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包括:
[0009]半球主体,所述半球主体平面上设置有供缝针插入的柱形通道,所述半球主体上还连接有手柄,所述柱形通道的输入端设置有便于缝针进入的第一弧形面;
[0010]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半球主体上,用于防止缝针从所述柱形通道内滑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和限位杆;
[0012]所述限位杆可弹性收缩地设置在手柄中,所述手柄与所述半球主体相连,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柱形通道的内壁,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可卡接入所述限位槽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外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处于所述滑道中,所述滑柱可在所述滑道中移动;
[0014]还包括弹簧、圆形支撑板和端盖,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半球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圆柱形容纳槽,所述圆形支撑板和弹簧处于所述圆柱形容纳槽内,所述弹簧处于所述圆形支撑板上,所述端盖可从所述手柄具有圆柱形容纳槽的一端拆卸下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半球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端盖设置有内螺纹。
[0016]进一步的,所述半球主体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弧形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便于旋转端盖的凸块。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实际使用时,将半圆主体放入患者的子宫与肠管之间,使半球主体平面上柱形通道的输入端对准子宫上缝针要出来的地方,当待拔出的针进入柱形通道内部后,再用限位组件将缝针卡在柱形通道内,接着将半球主体从患者体内拿出,松开限位杆后通过牵拉缝针上所带有的缝线将缝针从半球主体的柱形通道内取出。第一,由于缝针在半圆主体内部,这样就避免了缝针与子宫后方肠管的接触,从而避免缝针刺伤子宫后方的肠管,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第二,使用本技术时不需要额外增加助手,从而有效节省人力资源;第三,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易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子宫加压缝合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内部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子宫缝合好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记及零部件名称:
[0029]1‑
半球主体,2

手柄,3

第一弧形面,4

限位杆,5

限位槽,6

柱形通道,7

滑道,8

滑柱,9

圆柱形容纳槽,10

圆形支撑板,11

弹簧,12

端盖,13

第二弧形面,14

凸块,15

子宫,16

肠管,17

缝针,18

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如图1

8所示,包括:
[0033]半球主体1,半球主体1平面上设置有供缝针插入的柱形通道6,半球主体1上还连接有手柄2,柱形通道6的输入端设置有便于缝针进入的第一弧形面3;
[0034]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设置在半球主体1上,用于防止缝针从柱形通道6内滑出。其中,半球主体1和限位组件为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可在清洗和灭菌后重复使用,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0035]实际使用时,将半球主体1放入患者的子宫与肠管之间,使半球主体1平面上柱形通道6的输入端对准缝针要出来的地方,当待拔出的针进入柱形通道6内部后,再用限位组件将缝针卡在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球主体(1),所述半球主体(1)的平面上设置有供缝针插入的柱形通道(6),所述半球主体(1)上还连接有手柄(2),所述柱形通道(6)的输入端设置有便于缝针进入的第一弧形面(3);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半球主体(1)上,用于防止缝针从所述柱形通道(6)内滑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5)和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可弹性收缩地设置在手柄(2)中,所述手柄(2)连接在所述半球主体(1)上,所述限位槽(5)设置在柱形通道(6)的内壁,所述限位杆(4)的一端可卡接入所述限位槽(5)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子宫加压缝合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外壁上设置有滑道(7),所述限位杆(4)上设置有滑柱(8),所述滑柱(8)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小成陈琳张玉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