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24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模组技术领域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B),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C),相邻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D),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有效提高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的安装简易性和可靠性、防错防呆性,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模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及石油能源的衰竭,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促使电动汽车及混动车必将取代传统燃油车。汽车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模组则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动力能源。当前,动力电池由复数个电池串并联而成,需要对其进行监测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电压采集线束传递信号进行监测,以实现对电池箱的充放电管理和电池检测,从而对动力电池进行智能管理,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现有的采集线束线路多并且散乱,在电池箱组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采集线路接错的现象,这就会造成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从控模块采集信息不准,引起安全事故。而且,在使用中采集线束与箱体结构存在摩擦,若不将采集线束固定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上会造成损坏将影响安全性。
[0003]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信号采集结构”、公开号为“205607434U”的技术,包括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设有用于汇总所有采样点输出的引出线公端、用于采集采样点的温度以及电压的第一镍片和多个小于所述第一镍片的第二镍片,所述PCB基板上贴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的安装简易性和可靠性、防错防呆性,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0005]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为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包括电压信号采集插件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电压信号采集插件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相邻的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为非对称布置结构。
[0007]所述的电池模组上设置多个铝巴。
[0008]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
[0009]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采集线束第二分支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
[0010]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上设置多个粘贴板,采集线束第二分支上设置多个粘贴
板。
[0011]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的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
[0012]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
[0013]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
[0014]所述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分别连接电池管理系统。
[0015]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6]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采集线束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设计时采用了不同走线方式: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使得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为非对称的结构。这样,当采集线束和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安装之前先布置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上,如果电压信号采集端子和温度信号采集端子连接到各自位置线长不够时,则说明安装错误,需重新调整布置方向,只需要将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翻转180
°
,即将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吊环位置即可。这样,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具有防错、防呆设计,提高了生产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节约了人力成本。本技术的结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多个温度信号采集插件和电池箱管理系统对应插件对插后,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模组电压、温度的信号传输,以实现电池电压、温度等信号可靠传递给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模块,最终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管理。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与电池模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标记分别为:B、电压采集端子;C、温度采集端子;D、粘贴板;E、采集线束第一分支;F、采集线束第二分支;1、电压信号采集插件;2、温度信号采集插件;3、温度信号采集插件Ⅰ;4、温度信号采集插件Ⅱ;5、温度信号采集插件Ⅲ;6、电池模组采集线束;26、电池模组;27、铝巴;28、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
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B,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C,相邻的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D。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布置结构。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当前,动力电池内部往往由几十上百串单体模组组成,每个单体都需要通过采集线束连接采集单体模组数据传输给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从控模块,如果采集线束在安装错误,存在问题会导致电池管理系统(BMS)从控模块采集数据异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人力、财力、时间资源上的浪费。因此,本技术的结构,在采集线束设计阶段就把防错、防呆考虑进去。在现有环境下,普遍的做法采集线束呈树状从主干向两侧发散,不会考虑防错,防呆问题,所以存在着线束端子安装错误,间接导致物料产品的损坏,照成物料的浪费。本技术实现采集线束防错防呆设计:采集线束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设计时采用了不同走线方式: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使得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的结构。这样,当采集线束和锂离子电池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B),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C),相邻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D),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布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模组(26)上设置多个铝巴(2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B)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C)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涛卫云峰韩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