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399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通过在发送端与计算之间、接收端与外接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状态的监测,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连接状态,还能够在发生故障时,更为高效的定位故障位置,从而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并且在发送端与接收端分别进行光功率的监测,监测过程中不影响业务的正常处理,从而保障设备的运行效率。备的运行效率。备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安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计算机调度指挥系统(TDCS系统、CTC系统、CCS系统等)是保证中国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其中,TDCS系统为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CTC系统为调度集中系统,CCS系统为铁路车站联锁系统。因此,这类系统关键部位的计算机软硬件必须为调度员及其他使用者提供7
×
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为保证关键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技术上通常采用双套计算机互为主备的双机热备形式,即有两套相同配置的计算机同时运行,实现相同的功能,其中一套为主用机,另一套为备用机,以下简称为双机系统。当主用机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运行时,要求备用机在一定时间内自动转为主用机,替代原主用机继续运行。在主备转换的时候,要同时切换操作端设备(显示器、鼠标、键盘等),使用户可以通过它们对新的主用机进行操作。
[0003]双机控制切换器是双机热备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这一设备一方面对双机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完成主备机的裁决,并通过向双机发送命令控制主备机的切换;另一方面,完成键盘、视频、鼠标等外部设备使用权的切换。
[0004]双机控制切换器主要完成:主备机显示,鼠标,键盘的切换,以及显示、鼠标、键盘信号的远传;由于双机控制切换器在整套系统中没有采用冗余结构,双机控制切换器的稳定性以及运行状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5]现使用的双机控制切换器主要侧重于功能的实现,没有通道和板件运行状态的监测功能,图1展示了现有双机控制切换器的基本构成图,它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1)从计算机到显示器之间的连接环节有很多,包括显卡、DVI(数字视频接口)线、双机控制切换器的发送端、传输通道、双机控制切换器的接收端、DVI线,显示器等,当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影响正常显示时,无法准确定位故障点,只能逐一更换进行故障排查,故障处理效率不高。(2)双机控制切换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传输链路为光纤,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光纤距离在150米至5公里不等。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受光信号传输质量影响,一般采用天窗点内定期检测的方式,对光纤进行光衰检测的检查,且该检测方式需停止业务进行,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
[0006]其他现有技术,诸如:授权公告号为CN2347205Y的中国技术专利《多媒体终端的双机控制器》,授权公告号为CN10164857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双机热备切换器和双机热备切换方法》均存在以上技术问题。
[000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可以对计算机到外
接设备(例如,显示器)之间的连接环节进行监测,提升故障处理效率,还可以对光功率进行检测,保障设备运行效率。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包括:发送端与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发送端转换模块A、发送端转换模块B、二选一光开关、双控板、发送端控制单元与发送端显示单元;所述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均单独连接一个计算机,负责连接状态监测、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及光功率监测;发送端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监测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并以此控制二选一光开关将发送端转换模块A或发送端转换模块B的光信号传输至接收端,以及通过控制双控板切换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所连接的计算机的主备状态;发送端显示单元,负责显示发送端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端转换模块、接收端控制单元与接收端显示单元;所述接收端转换模块负责光功率监测、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以及连接状态监测,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外接设备;所述接收端控制单元,负责接收接收端转换模块监测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接收端显示单元,负责显示接收端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
[0010]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在发送端与计算之间、接收端与外接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状态的监测,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连接状态,还能够在发生故障时,更为高效的定位故障位置,从而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并且在发送端与接收端分别进行光功率的监测,监测过程中不影响业务的正常处理,从而保障设备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现有双机控制切换器的基本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0015]除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外,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001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7]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主要包括:发送端与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发送端转换模块A、发送端转换模块B、二选一光开关、双控板、发送端控制单元与发送端显示单元;所述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均单独连接一个计算机,负责连接状态监测、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及光功率监测;发送端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监测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并以此控制二选一光开关将发送端转换模块A或发送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与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发送端转换模块A、发送端转换模块B、二选一光开关、双控板、发送端控制单元与发送端显示单元;所述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均单独连接一个计算机,负责连接状态监测、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及光功率监测;发送端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监测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并以此控制二选一光开关将发送端转换模块A或发送端转换模块B的光信号传输至接收端,以及通过控制双控板切换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所连接的计算机的主备状态;发送端显示单元,负责显示发送端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端转换模块、接收端控制单元与接收端显示单元;所述接收端转换模块负责光功率监测、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以及连接状态监测,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外接设备;所述接收端控制单元,负责接收接收端转换模块监测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接收端显示单元,负责显示接收端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连接状态与光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转换模块A与发送端转换模块B的结构相同,其中,连接状态监测包括:监测与相应计算机的DVI接口与USB接口连接状态;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包括:将DVI视频信号与USB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功率监测包括:监测发射光功率与接收光功率;其中,DVI接口为数字视频接口,USB接口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双机控制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端转换模块中的光功率监测包括:监测发射光功率与接收光功率;将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昌赵然林炳跃张华李刚高媛崔莹莹王琳富德佶王飞付紫彪孙洋寇亚洲赵佳丽高强栾先锋张辉赵刚闫石常浩朱超平刘珍珍谢智多杨勇马元胡启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