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壳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78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壳的加工方法,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涡轮壳毛坯放置在第一加工工装上,以涡轮壳毛坯的中间壳连接端内孔为轴线基准,中间壳连接端毛坯端面为轴向端面基准,涡轮壳进气口法兰侧面为角向定位基准;步骤2,以涡轮壳出口法兰两个螺纹孔为位置基准,涡轮壳毛坯进气法兰端面为端面基准;步骤3,以涡轮壳内孔为轴线基准,中间壳的连接端面为端面基准,涡轮壳毛坯的进气法兰端面为角向基准通过四轴旋转对不同的涡轮壳毛坯端面进行加工。借此,该设计使得涡轮壳毛坯在加工时避免出现移位问题,从而保证了铣刀打磨时能够精确打磨,避免出现振刀导致刀具损耗严重的问题。刀具损耗严重的问题。刀具损耗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壳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壳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增压器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能够通过提高进气压力,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油效率。增压器的涡轮壳是其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且结构相对复杂,其加工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增压器的整体性能。传统的加工方法效率低,刀具损耗严重,并且容易发生振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壳的加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方法效率低,刀具损耗严重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涡轮壳进口与涡轮壳出口的加工;将涡轮壳毛坯放置在第一加工工装上,以涡轮壳毛坯的中间壳连接端内孔为轴线基准,中间壳连接端毛坯端面为轴向端面基准,涡轮壳进气口法兰侧面为角向定位基准;压紧位置为涡轮壳流道外壁;可以通过四轴旋转分别加工进气法兰和出气法兰;步骤2,中间壳连接端的加工;以涡轮壳出口法兰两个螺纹孔为位置基准,涡轮壳进气法兰端面为端面基准,将步骤1中初加工后的涡轮壳放置到第二加工工装上,固定完成后对涡轮壳车削加工;步骤3,中间壳连接端端面螺纹孔、气门孔、衬套孔及支架台的加工;以涡轮壳内孔为轴线基准,中间壳的连接端面为端面基准,涡轮壳的进气法兰端面为角向基准,将步骤二中加工完成的涡轮壳放置到第三加工工装上,通过四轴旋转对不同的涡轮壳端面进行加工。
[0005]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工装包括桥板,所述桥板的一侧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周向上安装有单动缸、定位块、支撑缸以及多个压紧机构,所述单动缸与定位块相对设置,所述单动缸朝向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定位块朝向单动缸的一端安装有定位螺钉;所述支撑缸与压紧机构配合设置。
[0006]其中,所述定位座包括弹簧定位芯与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定位芯、桥板连接,所述底座朝向弹簧定位芯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支撑块,若干所述支撑块围绕弹簧定位芯设置。
[0007]其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杠杆,所述杠杆缸远离桥板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端、支撑板以及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一端与伸缩端铰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桥板的一端与压紧板的中部区域铰接。
[0008]其中,所述压紧板靠近底座的一端固定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朝向底座的一
端安装有齿面。
[0009]其中,多个所述压紧机构分为第一压紧件、第二压紧件以及第三压紧件,所述第二压紧件与第三压紧件位于第一压紧件与单动缸之间,所述支撑缸位于第一压紧件与底座之间,所述支撑缸与第一压紧件配合设置。
[0010]其中,所述桥板上还安装有顺序阀,所述压紧机构、单动缸、支撑缸均与顺序阀油路连接。
[0011]其中,所述桥板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
[0012]其中,所述定位块为“L”形。
[0013]其中,所述第二加工工装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座和若干限位机构,若干所述限位机构围绕限位座设置,所述限位座远离连接盘的一端安装有定位圆柱销与定位扁销,所述连接盘的侧边缘上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限位座上竖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与限位孔配合的连接孔,所述限位孔与连接孔螺栓连接。
[0014]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连接盘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所述限位板上穿设有长条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位于限位板与连接盘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柱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位于限位板远离连接盘的一侧。
[0015]其中,所述限位座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穿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限位座抵接。
[0016]其中,所述限位机构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配合设置的限位芯体与锁死把手。
[0017]其中,所述第三加工工装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芯体,所述安装芯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固定块、单向动力缸以及若干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块与单向动力缸相对设置,所述单向动力缸朝向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
[0018]其中,所述安装芯体包括套接芯与安装座,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底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底孔配合的避让口。
[0019]其中,所述固定块朝向单向动力缸的一端安装有梯形压块。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在第一加工工装中,利用压紧机构与辅助支撑机构在竖直方向对涡轮壳毛坯进行了固定,又利用单动缸与定位块在水平方向上对涡轮壳毛坯进行了固定,该设计使得涡轮壳毛坯在加工时避免出现移位问题,从而保证了铣刀打磨时能够精确打磨,避免出现振刀导致刀具损耗严重的问题。
[0021]二是第二加工工装中的限位机构与辅助支撑件也对涡轮壳进行了充分固定。
[0022]三是第三加工工装中,固定机构对涡轮壳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了固定,而单向动力缸与固定块对涡轮壳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了固定。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第一加工工装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局部放大图;图3是第一加工工装的剖视图;图4是第二加工工装的结构图;
图5是第三加工工装的结构图;图6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位置调整机构的结构图。
[0024]在图中:1

桥板,11

顺序阀,12

避让槽,2

定位座,21

弹簧定位芯,22

底座,23

支撑块,3

单动缸,31

伸缩杆,4

定位块,42

定位螺钉,5

支撑缸,6

压紧机构,601

第一压紧件,602

第二压紧件,603

第三压紧件,61

杠杆缸,62

伸缩端,63

支撑板,64

压紧板,65

定位螺栓;71

连接盘,72

限位座,721

限位孔,73

限位机构,731

限位板,732

第一限位柱,733

第一螺母,734

第二限位柱,735

第二螺母,74

定位圆柱销,75

定位扁销,76

辅助支撑件,761

限位芯体,762

锁死把手,77

位置调节机构,771

定位件,772

调节螺栓,7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涡轮壳进口与涡轮壳出口的加工;将涡轮壳毛坯放置在第一加工工装上,以涡轮壳毛坯的中间壳连接端内孔为轴线基准,中间壳连接端毛坯端面为轴向端面基准,涡轮壳进气口法兰侧面为角向定位基准;压紧位置为涡轮壳流道外壁;可以通过四轴旋转分别加工进气法兰和出气法兰;步骤2,中间壳连接端的加工;以涡轮壳出口法兰两个螺纹孔为位置基准,涡轮壳进气法兰端面为端面基准,将步骤1中初加工后的涡轮壳放置到第二加工工装上,固定完成后对涡轮壳毛坯车削加工;步骤3,中间壳连接端端面螺纹孔、气门孔、衬套孔及支架台的加工;以涡轮壳内孔为轴线基准,中间壳的连接端面为端面基准,涡轮壳的进气法兰端面为角向基准,将步骤二中加工完成的涡轮壳毛坯放置到第三加工工装上,通过四轴旋转对不同的涡轮壳毛坯端面进行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工装包括桥板,所述桥板的一侧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周向上安装有单动缸、定位块、支撑缸以及多个压紧机构,所述单动缸与定位块相对设置,所述单动缸朝向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定位块朝向单动缸的一端安装有定位螺钉;所述支撑缸与压紧机构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包括弹簧定位芯与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定位芯、桥板连接,所述底座朝向弹簧定位芯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支撑块,若干所述支撑块围绕弹簧定位芯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杠杆,所述杠杆缸远离桥板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端、支撑板以及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一端与伸缩端铰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魁孔岩张为海郑子文张永杰杨霞齐效强孙晓敏王雪华许全亮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