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及方法、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367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及方法、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包括设置于汽车本体上的底部气囊、气囊控制器和两个顶部气囊,底部气囊设置于汽车本体的底部,两个顶部气囊分别设置于汽车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气囊控制器用于仅控制底部气囊展开,或用于控制底部气囊和两个顶部气囊按照不同的顺序展开。该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能够兼顾汽车本体以未翻转和以翻转状况落水的救援,救援效果更佳,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及方法、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及方法、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私家汽车逐渐增多,交通事故的数量也相应增大,且交通事故形式表现多样,常见的事故形式有汽车碰撞、汽车侧翻和汽车落水等。
[0003]特别是汽车落水事故,由于汽车在落水后,通常会导致车辆内部电路短路,进而可能导致一些电控的车门无法打开等问题。同时,由于水对车门会有压力,汽车落水后要通过打开车门来逃生特别困难。
[0004]因此,目前有些汽车会配备落水自救装置,其通常包括位于汽车底部的气囊,在汽车落水时,底部气囊自发展开,使汽车浮起在水面,进而使汽车内部乘员至少头部位于水面以上,能够呼吸空气。但是,汽车落水情况是多样的,如果汽车是在一种翻转的状态(车顶朝向水面下侧的状态)下落水的,现有这种落水自救装置即使把汽车浮起,汽车内部的乘员仍无法呼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改善现有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的救援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包括设置于汽车本体上的底部气囊、气囊控制器和两个顶部气囊,所述底部气囊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底部,两个所述顶部气囊分别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气囊控制器用于仅控制所述底部气囊展开,或用于控制所述底部气囊和两个所述顶部气囊按照不同的顺序展开。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落水救援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br/>[0008]该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包括了用于将汽车本体浮起的底部气囊,当汽车本体以未翻转的状况落水时,也就是当汽车本体以车顶朝向水面外侧的状况落水时,气囊控制器可以在汽车本体刚落水时或落水前一刻仅控制底部气囊展开,展开的底部气囊最终会拖着汽车本体浮于水面,为乘员提供呼吸空间。而当汽车本体是以翻转的状况落水时,气囊控制器可以在汽车本体刚落水时或落水的前一刻先控制一个顶部气囊展开,再控制另一个顶部气囊展开,以使汽车本体的车身回正,例如汽车本体处于翻转状况落水时,是左侧高、右侧低的,可先控制左侧顶部气囊展开,当展开的左侧顶部气囊触水后会在此处为汽车本体产生浮力,进而会使得汽车本体低位的右侧绕高位的左侧顶部气囊向下转动,直至转动至汽车本体的车顶朝向水面外侧,这时再控制另一个顶部气囊(右侧顶部气囊)展开,会使得汽车本体继续转动,直至展开后的右侧顶部气囊与已展开的左侧顶部气囊平高,也就实现了车身的回正;待汽车本体的车身回正后,则可以再控制底部气囊展开以将汽车本体浮于水面,为乘员提供呼吸空间。该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能够兼顾汽车本体以未翻转和以翻转状况落水的救援,救援效果更佳,适用范围更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前风挡玻璃处;
[0010]和/或,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外后视镜处;
[0011]和/或,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中心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紧急呼叫控制器和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内部,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紧急呼叫控制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气囊包括底部左侧气囊和底部右侧气囊,所述底部左侧气囊布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左门槛梁处,所述底部右侧气囊布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右门槛梁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机舱内,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气囊控制器以及所述底部气囊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后备箱内,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气囊控制器以及两个所述顶部气囊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气囊展开后呈条状结构,展开后的所述顶部气囊沿所述汽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展开后的两个所述顶部气囊关于所述汽车本体的顶部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
[0017]由于所述汽车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汽车赘述。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落水救援方法,基于如前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包括:
[0019]当汽车本体落水至设定深度或当水深大于标定深度时,且当所述汽车本体未处于翻转状况时,通过气囊控制器控制底部气囊展开;
[0020]当所述汽车本体落水至设定深度或当所述水深大于所述标定深度时,且当所述汽车本体处于翻转状况时,通过所述气囊控制器先控制两个顶部气囊中的一者展开,再控制两个所述顶部气囊中的另一者打开,以使所述汽车本体的车身回正,最后控制所述底部气囊展开。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落水救援方法,是基于前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进行的,因此该汽车落水救援方法的技术效果至少与汽车落水救援系统的技术效果相同,进而不再对汽车落水救援方法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
[0022]进一步地,汽车落水救援方法还包括:
[0023]通过图像传感器和/或汽车本体的地图信息检测所述汽车本体是否处于落水场景;
[0024]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相应的外后视镜到水面的距水距离,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汽车本体的倾斜角度,根据所述距水距离、所述汽车本体的倾斜角度、h1和h2确定所述汽车本体的落水深度,其中,h1为所述汽车本体的轮胎底端至所述外后视镜的竖向高度,h2为所述汽车本体的车顶至所述外后视镜的竖向高度;或者,通过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所述水深;
[0025]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汽车本体是否处于车顶朝向所述水面内侧的翻转状况。
[0026]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汽车本体落水至设定深度或当所述水深大于所述标定深度时,且当所述汽车本体处于翻转状况时,通过所述气囊控制器先控制顶部左侧气囊和顶部右侧气囊中的一者展开,再控制所述顶部左侧气囊和所述顶部右侧气囊中的另一者打开,以使所述汽车本体的车身回正,包括:
[0027]当所述汽车本体落水至所述设定深度或当所述水深大于所述标定深度时,且当所述汽车本体处于翻转状况时,获取分别位于两个外后视镜上下两侧的四个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距水距离中的最小距离值,并令所述最小距离值对应的外后视镜为第一外后视镜,另一个所述外后视镜为第二外后视镜;
[0028]当所述最小距离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控制与所述第二外后视镜处于同一侧的所述顶部气囊展开,以使所述汽车本体的车顶朝向所述水面外侧;
[0029]控制与所述第一外后视镜处于同一侧的所述顶部气囊展开,以使所述汽车本体的车身回正。
[0030]进一步地,汽车落水救援方法还包括:
[0031]当所述底部气囊展开时,紧急呼叫控制器向云台后端发送电子呼救信息。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汽车本体(1)上的底部气囊(21)、气囊控制器(24)和两个顶部气囊(22),所述底部气囊(21)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底部,两个所述顶部气囊(22)分别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气囊控制器(24)用于仅控制所述底部气囊(21)展开,或用于控制所述底部气囊(21)和两个所述顶部气囊(22)按照不同的顺序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传感器(26),所述图像传感器(26)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前风挡玻璃处;和/或,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超声波传感器(27),所述超声波传感器(27)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外后视镜(11)处;和/或,所述汽车落水救援系统还包括角度传感器(28),所述角度传感器(28)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急呼叫控制器(25)和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内部,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紧急呼叫控制器(2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气囊(21)包括底部左侧气囊(211)和底部右侧气囊(212),所述底部左侧气囊(211)布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左门槛梁处,所述底部右侧气囊(212)布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右门槛梁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体发生器(231)和第二气体发生器(232),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231)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机舱内,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231)分别与所述气囊控制器(24)以及所述底部气囊(21)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232)设置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后备箱内,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232)分别与所述气囊控制器(24)以及两个所述顶部气囊(2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气囊(22)展开后呈条状结构,展开后的所述顶部气囊(22)沿所述汽车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展开后的两个所述顶部气囊(22)关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顶部中心线对称设置。7.一种汽车落水救援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落水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汽车本体(1)落水至设定深度或当水深大于标定深度时,且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江吕继华周大永杨震潘如杨王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