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67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0
本申请涉及智能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底板,底板上罩设有密封罩,密封罩上侧与机架设有的下压装置连接,密封罩内的底板上设有工件定位座、连接气密性检测仪的气密性检测管、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的抽气管,底板上设有密封凸缘,密封罩底面设有与密封凸缘吻合的密封凹边,密封凸缘和密封凹边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密封凸缘上设有若干个下避让槽,密封凹边对应设有与下避让槽配合的上避让槽,下避让槽相对的密封罩外设有密封接头,密封接头一侧连接有推缸。本申请通过密封罩与底板密封凸缘形成更加贴合工件的检测空间,抽真空更快,侧漏灵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冷板是车辆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采用铝合金材质以确保水冷板的良好导热性和轻质性。在对水冷板进行合格评定时一般采用氦检方式测试密封性,测试时将产品的进出水口封堵并置于真空环境中,最后通入氦气进行相应的氦检测试。由于需要封堵组件对水冷板进出水口进行封堵,因此现有的检测设备在将密封罩下压罩住底板上的水冷板以形成真空箱体时,也多将封堵组件一并罩入,真空箱体体积变相增大,抽真空时间加长,同时真空箱体内的封堵组件还需要与外部的气源、驱动源连接,因此需要在底板上设置线缆通道,由此也增加了泄漏风险和设备制造的密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减小检测时水冷板所处的真空箱体体积,降低真空箱体泄漏风险,提高抽真空速率及气密性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罩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上侧与所述机架设有的下压装置连接,所述密封罩内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工件定位座、连接气密性检测仪的气密性检测管、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的抽气管,所述底板上设有密封凸缘,密封凸缘上表面设有密封弧面,所述密封罩底面设有与所述密封弧面吻合的密封凹边,所述密封凸缘和所述密封凹边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密封凸缘上设有若干个下避让槽,所述密封凹边对应设有与所述下避让槽配合的上避让槽,所述下避让槽相对的所述密封罩外设有密封接头,所述密封接头一侧连接有推缸。
[00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装置下推密封罩将固定在底板的工件定位座上的工件罩住,形成密封箱体。密封罩下侧的密封凹边与底板密封凸缘吻合密封,密封凹边与密封凸缘之间的下避让槽、上避让槽构成避让孔,工件定位座上的工件进出水管穿过避让孔而外露在密封箱体外与密封接头连接。检测时,因为密封罩仅罩住工件,而没有将密封接头、推缸等封堵组件一同罩入,因此形成的密封箱体空间明显减小,使用相同功率的抽气设备时能更快得到真空环境。同时,较小的空间,在检测有无氦气漏出时的灵敏度更高。而密封凹边与底板密封凸缘的吻合密封结构,解决了只罩住水冷板时,密封罩无法对水冷板进出水管进行有效避让而产生的密封性问题。
[0005]可选的,所述密封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一端连接所述推缸,所述接头本体另一端设有通气管路和外密封管,所述通气管路穿出所述接头本体周壁与外部气体设备连接,所述通气管路和所述外密封管之间设有工件对接槽,所述工件对接槽底面设有第一密封垫片;所述上避让槽和所述下避让槽周围设有与所述外密封管配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垫片。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接头与工件进出水管对接时,密封接头的外密封管
伸入密封槽内,与密封凹边与密封凸缘挤压配合,在套入工件进出水管的同时对工件进出水管与下避让槽、上避让槽构成的避让孔之间进行二次密封,提高了装置整体气密性,即当装置出现泄漏时,抽真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满足要求的真空值,气密性是高效检测的必要需求之一。
[0007]可选的,所述工件对接槽与所述外密封管之间设有若干个呈周向间隔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片,所述滑片一侧抵压于所述密封凸缘和所述密封凹边,所述滑片另一侧抵压于所述滑槽内设有的锥形的第二密封件上,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滑槽设有的锥形密封腔内。
[0008]现有的密封接头与工件进出水管的对接方式多利用将接头上设有的密封胶垫与工件进出水管口压紧实现密封性对接,其推压力量大小决定对接的密封性。而由于水冷板追求减重和良好导热性,其管件壁厚一般较薄,且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质,容易受这类推压式的封堵接头挤压而变形,使工件进出水管接口垂直度出现问题,影响后续装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接头与工件进出水管对接时,利用密封凹边与密封凸缘推压滑片向第二密封件方向移动,滑片推压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在锥形密封腔的挤压下对工件进出水管的外周进行压紧密封,从而增加对工件进出水管的周向密封,在不采用易使工件变形的推力力度下,达到更有效的密封性对接。
[0010]可选的,所述锥形密封腔的内径向远离所述密封凸缘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锥形密封腔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度大于第二密封件的锥形密封腔能提供第二密封件更大的活动范围,使其在部分磨损后能够通过继续移动进行补偿,得到更高的使用寿命。
[0012]可选的,所述工件定位座包括设于所述密封凸缘对侧的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磁性部,所述活动板上侧贴靠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密封罩内壁上表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可以推动活动板将装入的工件自动压紧在密封凸缘上,实现工件的快捷安装。当检测时,电磁铁吸附活动板上的磁性部使活动板固定,实现活动板与密封凸缘之间的工件固定,避免密封接头对接工件进出水管时,工件进出水管跑动错位,造成对接障碍。
[0014]可选的,所述密封罩上表面设有凹座,所述凹座底面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漏磁孔,所述漏磁孔周边设有下法兰缘,所述下法兰缘上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电磁铁外周壁设有上法兰缘,当所述上法兰缘与所述下法兰缘密封栓接时,所述电磁铁穿过所述漏磁孔漏出于所述密封罩内壁上表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铁外周壁与密封罩的法兰连接,在使电磁铁能够穿过漏磁孔对活动板进行吸附时,保障密封罩的密封性,有效解决电磁铁的驱动线路对密封罩密封性的影响。
[0016]可选的,所述下避让槽一侧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设有纠偏块,所述纠偏块与所述滑孔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推动纠偏块在滑孔内滑动,使纠偏块和活动块配合,在工件装入工件定位座时,一同调整工件位置,保证其与密封接头的对接准确性。
[0018]可选的,所述纠偏块靠近所述第二弹簧一侧设有导推斜面,所述密封凹边设有与
所述导推斜面配合的楔形凸缘。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罩盖下时,楔形凸缘压住纠偏块,使其进一步压紧工件,进行二次纠偏,保证工件与密封接头的准确对接。
[0020]可选的,所述密封罩内壁上表面还设有用于辅助定位所述水冷板的弹性抵压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抵压件对工件进行竖向定位,避免工件在活动板的推压下翘起,导致的工件进出水管倾斜,影响与密封接头的对接。
[0022]可选的,所述底板下侧设有机柜,所述机柜内集成有所述气密性检测仪、所述抽气设备和所述气体设备。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密性检测仪、抽气设备和气体设备的整合,提高了装置的集成化,结构紧凑,降低空间占用,提高实用性。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罩设有密封罩(6),所述密封罩(6)上侧与所述机架(1)设有的下压装置(7)连接,所述密封罩(6)内的所述底板(2)上设有工件(10)定位座、连接气密性检测仪的气密性检测管(81)、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的抽气管(82),所述底板(2)上设有密封凸缘(3),密封凸缘(3)上表面设有密封曲面(31),所述密封罩(6)底面设有与所述密封曲面(31)吻合的密封凹边(61),所述密封凸缘(3)和所述密封凹边(61)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64),所述密封凸缘(3)上设有若干个下避让槽(32),所述密封凹边(61)对应设有与所述下避让槽(32)配合的上避让槽(62),所述下避让槽(32)相对的所述密封罩(6)外设有密封接头(9),所述密封接头(9)一侧连接有推缸(9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头(9)包括接头本体(91),所述接头本体(91)一端连接所述推缸(96),所述接头本体(91)另一端设有通气管路(92)和外密封管(93),所述通气管路(92)穿出所述接头本体(91)周壁与外部气体设备连接,所述通气管路(92)和所述外密封管(93)之间设有工件对接槽(94),所述工件对接槽(94)底面设有第一密封垫片;所述上避让槽(62)和所述下避让槽(32)周围设有与所述外密封管(93)配合的密封槽(36),所述密封槽(36)内设有第二密封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气密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对接槽(94)与所述外密封管(93)之间设有若干个呈周向间隔设置的滑槽(95),所述滑槽(95)内设有滑片(951),所述滑片(951)一侧抵压于所述密封凸缘(3)和所述密封凹边(61),所述滑片(951)另一侧抵压于所述滑槽(95)内设有的锥形的第二密封件(952)上,所述第二密封件(952)设于所述滑槽(95)设有的锥形密封腔(953)内。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德陈昶谭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耀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