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361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综合能源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企业用户的用电负荷功率数据,判断是否为峰谷差用户;根据计算参数估算储能配置前企业用户年度电费;确定企业用户最大可配置电池容量,预设计算精度,对所有电池容量配置情况进行遍历;遍历所有的电池容量配置方案的使用寿命内收益情况,找出净收益最大者即为储能的经济最优配置方案。根据企业用户典型日负荷功率曲线特点,提出一种先判断用户类型,通过削峰填谷,提出储能系统容量经济最优配置,并在经济最优配置基础上提出电池充放电方案。大大降低综合能源供应投资风险,最大化降低企业用户用能成本。化降低企业用户用能成本。化降低企业用户用能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能源服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当前研究和应用在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预算评估,工程造价方面较多,其中由于光伏发电推广和普及较早,其应用场景及评估模型相对较为成熟,这类成本预算,工程造价评估的软件工具较多,主要包含发电量预测、安装工程,建筑工程等各类工程概算、分年度投资计划等等,多侧重工程领域,但是缺少对各行业,不同场景下的概算标准化缺少探索和研究。
[0003]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其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作为能源,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用户侧储能项目成为解决清洁能源间歇性缺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方法,利用峰谷电价制度,削峰填谷帮助用户侧降低成本。但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同能源供电方式,需要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项目成本效益及用户用电成本的评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客户经理往往需要协同多个部门才能制定合理的收益方案,目前缺少一种基于用户侧的快速的标准化的对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手段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基于用户侧的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根据企业用户的用电负荷功率数据,判断是否为峰谷差用户;
[0007]S2,根据计算参数估算储能配置前企业用户年度电费;
[0008]S3,确定企业用户最大可配置电池容量,预设计算精度,对所有电池容量配置情况进行遍历;
[0009]S4,遍历所有的电池容量配置方案的使用寿命内收益情况,找出净收益最大者即为储能的经济最优配置方案。
[0010]优选地,所述S1具体包括:输入企业用户的9点至6点日负荷功率曲线及夜晚6点至早上9点的夜负荷功率曲线,当日负荷功率远大于夜负荷功率,则判断该企业用户为峰谷差用户。
[0011]优选地,所述S2中的计算参数包括:
[0012]变压器容量、容量基本电费、需量基本电费、高峰电价、低谷电价、平段电价以及各电价所对应的计费时间段的市场电价信息;
[0013]蓄电池功率和容量比例、充放电深度、考虑老化的蓄电池容量系数、放电效率、充放电次数的电池物理约束;
[0014]企业一次性投资预算、蓄电池购买费用、辅助设施建设费用、变流器投资费用、设备年维护费用、折旧系数、贴现率的投资经济成本约束。
[0015]优选地,所述S3具体包括:
[0016]S31,获取储能配置前高峰电价时用户用电功率最大值Pmax即为企业用户最大可配置电池容量;
[0017]S32,计算本次循环需量管理目标功率P=(rt

i)
×
Pmax/rt,rt为预设精度,i为遍历次数;
[0018]S33,计算提供相应功率支持时所需电池容量V1=(Pmax

P)/K,其中K1是电池功率和容量比;
[0019]S34,计算提供相应电能支持时所需电池容量V2=(Prel

P)
×
t;Prel为相应电能支持时所需要的电能所对应的最大功率;其中,t为需量管理时间长度;
[0020]S35,取V=max(V1,V2)作为本次遍历计算需量管理所需电池容量;
[0021]S36,计算无需量管理任务时电池放电功率,即削峰填谷放电功率Psp=(V1

V2)/t

,其中,t

为非需量管理时间;
[0022]S37,修改用户功率曲线,并计算储能配置后企业用户月度电费。
[0023]优选地,所述S35与所述S36之间还包括:
[0024]通过公式V>Vmax/(K2*K3*η)判断容量V是否大于计算允许最大容量;其中,K2为电池充放电深度,K3为电池老化系数,η为电池充放电效率;
[0025]若上述公式成立,则跳转到步骤S36,否则,令削峰填谷放电功率Psp=0,跳转到步骤S37。
[0026]优选地,所述S4具体包括:
[0027]遍历所有的电池容量配置的一次性投资成本Crel、年化投资成本Ca以及计及贴现率的年化投资成本CRE,月化需量管理收益Cneed,月化削峰填谷收益Cpeak的使用寿命内收益情况,找出电池容量配置方案中净收益最大者即为储能经济最优配置方案;
[0028]其中,所述电池容量配置方案中净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0029]Ctotal=

Crel

Ca
×
N+CRE+12N
×
(Cneed+Cpeak)
[0030]Ctotal为净收益,N为电池使用年限,判断该最优配置方案是否可盈利。
[0031]优选地,所述S4之后还包括:
[0032]输出年维护成本、一次性投资成本、年化需量管理收益、年化削峰填谷收益、一次性投资成本回收期限、净盈利总额、电池配置容量,输出功率管理后企业用电功率曲线、电池充放电曲线、荷电量变化曲线。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实现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包括:
[0034]峰谷差用户判定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用户的用电负荷功率数据,判断是否为峰谷差用户;
[0035]年度电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参数估算储能配置前企业用户年度电费;
[0036]电池容量配置模块,用于确定企业用户最大可配置电池容量,预设计算精度,对所有电池容量配置情况进行遍历;
[0037]概算评估模块,用于遍历所有的电池容量配置方案的使用寿命内收益情况,找出
净收益最大者即为储能的经济最优配置方案。
[00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管理类程序时实现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的步骤。
[003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管理类程序,所述计算机管理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的步骤。
[004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企业用户的用电负荷功率数据,判断是否为峰谷差用户;根据计算参数估算储能配置前企业用户年度电费;确定企业用户最大可配置电池容量,预设计算精度,对所有电池容量配置情况进行遍历;遍历所有的电池容量配置方案的使用寿命内收益情况,找出净收益最大者即为储能的经济最优配置方案。根据企业用户典型日负荷功率曲线特点,提出一种先判断用户类型,再进行所有储能配置情况遍历判断其经济性,最后针对经济最优储能计算配置后用户功率优化曲线及成本收益结果方法,保证企业配置电池的经济性,降低投资风险。通过削峰填谷,提出储能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企业用户的用电负荷功率数据,判断是否为峰谷差用户;S2,根据计算参数估算储能配置前企业用户年度电费;S3,确定企业用户最大可配置电池容量,预设计算精度,对所有电池容量配置情况进行遍历;S4,遍历所有的电池容量配置方案的使用寿命内收益情况,找出净收益最大者即为储能的经济最优配置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输入企业用户的9点至6点日负荷功率曲线及夜晚6点至早上9点的夜负荷功率曲线,当日负荷功率远大于夜负荷功率,则判断该企业用户为峰谷差用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计算参数包括:变压器容量、容量基本电费、需量基本电费、高峰电价、低谷电价、平段电价以及各电价所对应的计费时间段的市场电价信息;蓄电池功率和容量比例、充放电深度、考虑老化的蓄电池容量系数、放电效率、充放电次数的电池物理约束;企业一次性投资预算、蓄电池购买费用、辅助设施建设费用、变流器投资费用、设备年维护费用、折旧系数、贴现率的投资经济成本约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S31,获取储能配置前高峰电价时用户用电功率最大值Pmax即为企业用户最大可配置电池容量;S32,计算本次循环需量管理目标功率P=(rt

i)
×
Pmax/rt,rt为预设精度,i为遍历次数;S33,计算提供相应功率支持时所需电池容量V1=(Pmax

P)/K,其中K1是电池功率和容量比;S34,计算提供相应电能支持时所需电池容量V2=(Prel

P)
×
t;Prel为相应电能支持时所需要的电能所对应的最大功率;其中,t为需量管理时间长度;S35,取V=max(V1,V2)作为本次遍历计算需量管理所需电池容量;S36,计算无需量管理任务时电池放电功率,即削峰填谷放电功率Psp=(V1

V2)/t

,其中,t

为非需量管理时间;S37,修改用户功率曲线,并计算储能配置后企业用户月度电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能源服务概算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5与所述S3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华陈杰光颜怀哲李靖宇顾韬宋同沈超姚跃王林沙磊伍舒宇陆恩灏徐文滨宁新福方风雷陆爽许子芸黄沈海周杰蒋耀仙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嘉兴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嘉兴恒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