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26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柳藤编织篮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底座和浸油槽,浸油槽顶部固定有传动槽,传动槽内安装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上安装有编织篮悬挂结构,传动槽一端设置为加热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柳藤编织篮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材料比如柳条,竹篾,藤条都是手工编织工艺品的原材料,节能环保且资源丰富,产品作为储物类生活用品也较受欢迎

由柳藤编织篮由于其本身材质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水汽的侵蚀,从而使得柳藤编织篮发生开裂

霉变等情况,使得柳藤编织篮的任性和美观性降低,同时,严重影响柳藤编织篮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市场上柳藤编织篮的生产大都是人工手动编织,在编织完成后手动在柳藤编织篮上刷上一层防水抗氧化的油液,人工手动上油,不仅增加劳动强度,而且由于柳藤编织篮表面空隙大小的不一致,很容易出现漏刷的位置,从而使得柳藤编织篮上油质量不一,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0004]此外,由于柳藤编织篮使用柳藤进行编制,编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柳藤进行折弯处理,使得柳藤表面出现细微的裂痕,在常温状态下不容易观察,且常温下上油也不容易对裂痕进行填充,未填充的裂痕容易渗入水分,进而使得柳藤从内部开始霉变

腐烂

变形,影响柳藤编织篮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0005]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提出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固定在支撑底座顶部的浸油槽,所述浸油槽顶部固定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安装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上安装有编织篮悬挂结构

[0009]所述传动槽一端设置为加热腔,所述传动槽另一端设置为冷却腔;所述加热腔两侧壁上均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腔顶部贯穿有空气加热器;所述冷却腔两侧壁上均贯穿有送风罩,所述送风罩位于冷却腔外部的一端固定有冷风机,所述冷却腔顶部贯穿有抽风罩;所述空气加热器进气端安装有送风机,所述空气加热器出风端安装有与加热腔配合的均风罩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结构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传动槽内,所述传动槽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贯穿传动槽且与传送结构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浸油槽两端底部分别固定有接油槽

导风槽,所述接油槽与冷却腔连通,所述导风槽与加热腔连通,所述接油槽底部固定有导油管,
所述导油管远离接油槽的一端贯穿浸油槽且延伸至浸油槽内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风槽内安装有抽风机,所述导风槽底部固定有与导风槽内腔连通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远离导风槽的一端贯穿浸油槽且延伸至浸油槽内部,所述送风管位于浸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与浸油槽底部平行的余热利用管,所述余热利用管远离送风管的一端贯穿浸油槽且延伸至浸油槽外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浸油槽两侧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电加热管,所述浸油槽一侧底部固定有与浸油槽内腔连通的放油管,所述浸油槽顶部两端开设有分别与导风槽

接油槽配合的贯穿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结构包括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传动槽内部的两支撑槽,两所述支撑槽相对设置且支撑槽之间留有传动间隙,两所述支撑槽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支撑槽上贯穿有与传动带贴合的主动滚轴

传动滚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滚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外表面上固定有与传动间隙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编织篮悬挂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编织篮悬挂结构包括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固定有
U
形座,所述
U
形座一侧边上安装有扭力弹簧柱,所述
U
形座另一侧边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扭力弹簧柱上固定有与限位卡槽配合的悬挂限位柱

[0017]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预先启动位于加热腔内的加热板

空气加热器在加热腔预热,启动位于浸油槽中的电加热管对浸油槽中的油液进行加热;
[0019]步骤二:将需要浸油的柳藤编织篮挂在编织篮悬挂结构中的悬挂限位柱上;
[0020]步骤三:传送结构通过传动带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的移动带动悬挂有柳藤编织篮的编织篮悬挂结构朝向浸油槽移动;
[0021]步骤四:当柳藤编织篮移动至浸油槽上方时,伸缩杆带动柳藤编织篮向下移动,直至柳藤编织篮完全浸入油液;
[0022]步骤五:随着传送结构的运动,带动浸油后的柳藤编织篮移动至冷却腔,冷风机吹出的冷风通过送风罩均匀的作用在柳藤编织篮上,对柳藤编织篮快速降温;
[0023]步骤六:将降温后的柳藤编织篮从编织篮悬挂结构上取下即可完成对柳藤编织篮的浸油

[002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25]1、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动槽上设置加热腔,并在加热腔内设置空气加热器

加热板对编织篮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柳藤编织篮中的柳藤受热膨胀,扩张柳藤表面上的裂痕,降低柳藤的紧致性,在柳藤编织篮浸入热油后能够快速的吸收油液,有利于油液均匀的吸附在柳藤编织篮上,从而提高上油质量,保证该柳藤编织篮的使用寿命

[0026]2、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传动槽底部两端的接油槽

导风槽,并且使得接油槽

导风槽分别与冷却腔

加热腔连通,在编织篮进行浸油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将加热腔内的热空气输送至余热利用管,从而对浸油槽内的油液进行加热,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更加的节能环保,接油槽对低落下的油液进行收集,并通过导油管输送至浸油槽,减少油液的浪


[0027]3、
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在传送结构上的若干编织篮悬挂结构,能够一次性进行多个编制篮的悬挂与浸油操作,提高浸油效率,并且通过
U
形座

扭力弹簧柱

限位卡槽

限位柱的组合使用,悬挂限位柱移出限位卡槽后能够自行回转至限位卡槽,方便将柳藤编织篮悬挂在编织篮悬挂结构上或从编织篮悬挂结构上取下浸油后的柳藤编织篮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包括支撑底座
(1)
和固定在支撑底座
(1)
顶部的浸油槽
(2)
,所述浸油槽
(2)
顶部固定有传动槽
(3)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槽
(3)
内安装有传送结构
(4)
,所述传送结构
(4)
上安装有编织篮悬挂结构
(5)
,所述传动槽
(3)
一端设置为加热腔
(301)
,所述传动槽
(3)
另一端设置为冷却腔
(302)
;所述加热腔
(301)
两侧壁上均安装有加热板
(303)
,所述加热腔
(301)
顶部贯穿有空气加热器
(304)
;所述冷却腔
(302)
两侧壁上均贯穿有送风罩
(305)
,所述送风罩
(305)
位于冷却腔
(302)
外部的一端固定有冷风机
(306)
,所述冷却腔
(302)
顶部贯穿有抽风罩
(30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
(4)
通过固定架
(6)
安装在传动槽
(3)
内,所述传动槽
(3)
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
(7)
,所述驱动电机
(7)
输出轴端贯穿传动槽
(3)
且与传送结构
(4)
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槽
(2)
两端底部分别固定有接油槽
(8)、
导风槽
(9)
,所述接油槽
(8)
与冷却腔
(302)
连通,所述导风槽
(9)
与加热腔
(301)
连通,所述接油槽
(8)
底部固定有导油管
(10)
,所述导油管
(10)
远离接油槽
(8)
的一端贯穿浸油槽
(2)
且延伸至浸油槽
(2)
内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
(9)
内安装有抽风机
(11)
,所述导风槽
(8)
底部固定有与导风槽
(9)
内腔连通的送风管
(12)
,所述送风管
(12)
远离导风槽
(9)
的一端贯穿浸油槽
(2)
且延伸至浸油槽
(2)
内部,所述送风管
(12)
位于浸油槽
(2)
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与浸油槽
(2)
底部平行的余热利用管
(13)
,所述余热利用管
(13)
远离送风管
(12)
的一端贯穿浸油槽
(2)
且延伸至浸油槽
(2)
外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水性柳藤编织篮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槽
(2)
两侧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电加热管
(14)
,所述浸油槽
(2)
一侧底部固定有与浸油槽
(2)
内腔连通的放油管
(15)
,所述浸油槽
(2)
顶部两端开设有分别与导风槽
(9)、
接油槽
(8)
配合的贯穿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霍邱县金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