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是以冷却塔底部的人字柱为支撑,在人字柱的顶部固定安装包箍,在包箍的外侧固联有沿径向突伸的支撑杆,在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支撑架,由支撑架在冷却塔的外围、且处在冷却塔进风口的上部形成支撑平台,顶部横梁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形成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降低防冻节能装置安装的难度,减少钢结构使用量和造价,提高冷却塔冬季防冻的可靠性、灵活性和便利性。灵活性和便利性。灵活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更具体地说是广泛应用在能源、石化和冶金领域中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中的防冻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在能源、石化和冶金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湿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湿空气并散入大气。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一般采用双曲线塔体,塔体在底部由人字柱支撑,塔体底部进风口位于相邻的人字柱之间,塔内设施主要有配水系统、填料托架、淋水填料、喷溅装置、除水器和集水池,高位塔还有淋水板和收水槽等;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主要依靠塔体内外空气密度差形成的抽吸力的作用将冷却空气自塔体外部经塔体底部进风口吸入塔体内,冷却空气自下而上依次流经塔体内各区域:雨区(常规塔)或经收水装置斜板通道经小雨区(高位塔)、淋水填料区、喷淋区、收水区后经塔体上部区域排入大气中。冷却空气在经雨区或小雨区、淋水填料区和喷淋区时与高温冷却水相接触,经传质传热换热吸收高温冷却水的热量,由此降低高温冷却水的温度,实现冷却塔的冷却功能。
[0003]在北方寒冷地区,冷却塔在冬季运行时,当环境空气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后,会出现冷却塔托架、填料等部件挂冰的情况,环境温度越低则挂冰问题愈严重,挂冰超重时会将托架和填料等部件拽下,造成部件损坏,严重影响冷却塔的正常运行,为此需要安装防冻节能装置;防冻节能装置是设置在冷却塔进风口处的挡风帘,根据环境温度利用电机驱动或人工控制防冻节能装置的开度,以此调整冷却塔进风口的进风量,避免因环境温度过低造成严重挂冰的问题。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线塔体座落在几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人字柱”上,冷却塔建成后,不允许在双曲线塔体和人字柱上进行任何形式的钻孔等施工,因此,要在建成后的冷却塔上装设防冻装置十分困难。
[0004]现有技术中一种为解决冷却塔冬季防冻问题的做法是安装垂直式挡风帘,是在塔体底部外围、距离人字柱一定的距离、沿周向加装钢结构立柱,钢结构立柱是利用预埋螺栓安装在地面上,两两立柱之间焊装H型钢进行连接,立柱高度高出冷却塔进风口顶部1米左右;在立柱的顶部焊装横梁,通过连接梁将横梁两两焊接;依次完成焊接起来之后,即在冷却塔进风口的顶部外围构成了一圈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以满足布置防冻节能装置的需求。但是,这一布置形式需要在冷却塔外围浇注大量的混凝土基础,钢结构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整个防冻节能装置和钢结构横梁都是通过连接梁传力到钢结构立柱上,因此对连接梁和钢结构立柱的强度有很高的要求,整个防冻装置上部结构的焊装过程复杂、造价较高、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以使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冬季防冻节能装置的安装更加简单可行,
保证装置与冷却塔人字柱可靠连接,且不损坏人字柱和冷却塔本体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装置重量、造价,便于施工,在提高机组冬季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提高冬季防冻的经济性、灵活性和便利性。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的特点是:以冷却塔底部的人字柱为支撑,在所述人字柱的顶部固定安装包箍,在所述包箍的外侧固联有沿径向突伸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支撑架,由所述支撑架在冷却塔塔体的外围、且处在冷却塔进风口的上部形成支撑平台,顶部横梁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形成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的特点也在于:所述支撑架是顶点朝下的三角支架,将人字柱中相邻一对“人”字顶的两根邻近柱体进行组对,两只支撑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根邻近柱体的顶部上;在所述两只支撑架的底部以一根底部横杆相连形成周向联系,在所述两只支撑架的顶部以一对顶部横杆分别在内周和外周相连形成矩形边框,以此构成设置在两根邻近柱体上的一个支撑单元;利用所述人字柱实现所述支撑单元的周向分布,各支撑单元顶部的矩形边框即为用于安装顶部横梁的支撑平台。
[0009]本专利技术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的特点也在于:在各支撑单元中,设置在每根人字柱上的包箍有上下两道,安装在上下两道包箍上的两只支撑架均顺着各自所在柱体的轴线方向呈倾斜,使所述支撑单元形成顶边长底边短的稳固的梯形构造。
[0010]本专利技术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包箍是由一对半圆箍螺栓连接,或固定焊接构成。
[0011]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1、本专利技术以冷却塔底部的人字柱为支撑,既保证了装置与冷却塔人字柱可靠连接,又不损坏人字柱和冷却塔本体结构,极大地降低了上部结构的自身重量、造价,便于施工,在提高机组冬季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提高冬季防冻的经济性、灵活性和便利性。
[0013]2、本专利技术以相邻一对“人”字顶的两根邻近柱体进行组对,利用支撑架(4)形成支撑单元,使上部结构与防冻节能装置与冷却塔底部的人字柱在结构上相互融合,上部结构和装置本身的重量均传力在冷却塔底部的“人”字柱上得到支撑,结构合理巧妙简洁。
[0014]3、本专利技术中支撑单元的梯形构造稳定可靠,能有效避免支撑单元在“人”字柱上向下下滑动。
[0015]4、本专利技术中包箍是由一对半圆箍螺栓连接,或固定焊接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抱箍结构示意图;
[0020]图5a、图5b、图5c和图5d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不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顶部横梁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冷却塔塔体,1a冷却塔进风口,2人字柱,3顶部横梁,4包箍,4a支撑杆5支撑架,5a底部横杆,5b顶部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为图2所示的双曲线塔体,即图2所示的冷却塔塔体1,冷却塔塔体1是由底部的人字柱2进行支撑,人字柱2分布在塔底一周,相邻人字柱之间形成冷却塔进风口1a,使冷却塔进风口1a分布于塔底一周,为了避免环境温度过低造成冷却塔底部托架、淋水填料等塔芯部件因严重挂冰而损坏,同时,为了在春秋及冬季,适时调整冷却塔进塔冷却空气量,需要在冷却塔进风口1a位置处安装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因冷却塔双曲线塔体和人字柱建成后不允许在其上开(钻)孔,为此设置上部结构,利用上部结构将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附着在人字柱上。
[0024]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是以冷却塔底部的人字柱2为支撑,在人字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包箍4,在包箍4的外侧固联有沿径向突伸的支撑杆4a,在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其特征是:以冷却塔底部的人字柱(2)为支撑,在所述人字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包箍(4),在所述包箍(4)的外侧固联有沿径向突伸的支撑杆(4a),在所述支撑杆(4a)上固定安装支撑架(5),由所述支撑架(5)在冷却塔塔体(1)的外围、且处在冷却塔进风口(1a)的上部形成支撑平台,顶部横梁(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形成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防冻节能装置上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5)是顶点朝下的三角支架,将人字柱(2)中相邻一对“人”字顶的两根邻近柱体进行组对,两只支撑架(5)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根邻近柱体的顶部上;在所述两只支撑架(5)的底部以一根底部横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庆,王永,宫健,王明洋,陈宇强,郭铠铭,张磊,赵彦春,张道炜,王志权,王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泰达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