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装置以及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97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仅调节制冷剂的循环量会导致热空气在上方积存而冷空气在下方积存,因此,存在无法充分改善空间内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空调控制装置(10)控制多个室内机(20a~20d)。空调控制装置(10)在多个室内机(20a~20d)中,将指定的室内机(20a~20c)作为一个组(GP1)。空调控制装置(10)在属于组(GP1)的室内机(20a~20c)各自处理的热负载中产生一定水平以上的差异的情况下,使属于组(GP1)的第一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并使属于组(GP1)的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控制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控制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5

312378)所示,以改善空间内温度分布不均为目的,在各室内机相互间的制冷剂的分配比中存在极端的差异时,存在将制冷剂的循环量控制为在各室内机相互间相同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如专利文献1那样,仅调节制冷剂的循环量会导致热空气在上方积存而冷空气在下方积存,因此,存在无法充分改善空间内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4]第一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控制多个室内机。空调控制装置在多个室内机中,将指定的室内机作为一个室内机组。空调控制装置在属于室内机组的室内机各自处理的热负载中产生一定水平以上的差异的情况下,使属于室内机组的第一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并使属于室内机组的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
[0005]第一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在属于室内机组的室内机分别处理的热负载中产生一定水平以上的差异的情况下,使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其结果是,空调控制装置通过搅拌空间内的空气,能够改善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
[0006]第二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基于属于室内机组的室内机各自的设定温度与室温的温度差,使第一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并使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
[0007]第二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基于各个室内机的设定温度与室温的温度差,能够简单地掌握各个室内机处理的热负载并使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
[0008]第三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中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与第一室内机相比,第二室内机所处理的热负载小。
[0009]第三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这样的结构,使热负载大的室内机继续运转,并通过利用处理的热负载小的室内机来搅拌空间内的空气,能够改善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
[0010]第四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具有根据设定温度,使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自动停止的功能。空调控制装置将自动停止的室内机作为第二室内机。
[0011]第四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这样的结构,利用自动地使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停止的功能,能够使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
[0012]第五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中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属于室内机组的室内机与室外机一起形成冷冻循环。空调控制装置中,各个室内机根据
与其相连的室外机所要求的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使第一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并使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
[0013]第五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各个室内机根据室外机所要求的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能够精度良好地掌握各个室内机处理的热负载并使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
[0014]第六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与使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前的运转时相比提高风量,从而使第二室内机进行该送风运转或该换气运转。
[0015]第六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这样的结构来进一步搅拌空间内的空气,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
[0016]第七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六观点中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基于第二室内机的设定温度与室温的温度差,或者,基于该第二室内机以外的且属于室内机组的室内机处理的热负载,将该第二室内机进行的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切换到进行该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前的运转。
[0017]第七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被改善后,能够使第二室内机返回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前的运转。
[0018]第八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的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为减小室内机组的总消耗电力,进行用于确定第一室内机以及第二室内机的学习。
[0019]第八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改善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且能够减小室内机组的总消耗电力。
[0020]第九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八观点的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学习属于室内机组的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开始时刻,并在预测的开始时刻之前自动地开始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0021]第九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在预测的开始时刻之前自动地开始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能够事先处理热负载。
[0022]第十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九观点中任一空调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包括人体检测部。人体检测部检测空间内的人体。空调控制装置在空间内没有人体的情况下,使属于室内机组的至少一台的室内机对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循环。
[0023]第十观点的空调控制装置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空间内没有人体的期间,使空间内的空气循环,从而能够改善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
[0024]第十一观点的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观点至第十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和多个室内机。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制冷剂系统的制冷剂回路的图。图3是换气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表示室内机与换气装置的配置的图。图5a是空调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5b是空调系统的控制框图。图6是用于对热负载调节功能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1)整体结构空调系统1构成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进行对象空间SP(空间)的空气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1是所谓的大楼用多联式空调系统。图1是空调系统1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1主要包括空调控制装置10和多个室内机20a~20d。空调系统1具有室外机30a、30b和换气装置40。室内机20a~20d、室外机30a、30b和换气装置40设置于对象空间SP。
[0027]室外机30a、30b与空调控制装置10通过通信线8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室外机30a与室内机20a、20b以及换气装置40通过通信线8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室外机30b与室内机20c、20d通过通信线8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0028]室外机30a与室内机20a、20b构成制冷剂系统RS1。室外机30b与室内机20c、20d构成制冷剂系统RS2。图2是表示制冷剂系统RS1的制冷剂回路50的图。如图2所示,室外机30a与室内机20a、20b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51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52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剂回路50。
[0029]本实施方式中,室内机20a~20d进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制冷运转是将对象空间SP的空气冷却的运转。制热运转是对对象空间SP的空气进行加热的运转。送风运转是使对象空间SP的空气搅拌或循环的运转。换气运转是利用换气装置40,从对象空间SP取出室内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调控制装置(10),是控制多个室内机(20a~20d)的空调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室内机中,将指定的室内机(20a~20c)作为一个室内机组(GP、GP1),在属于所述室内机组的室内机(20a~20c)各自处理的热负载中产生一定水平以上的差异的情况下,使属于所述室内机组的第一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并使属于所述室内机组的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基于属于所述室内机组的室内机(20a~20c)各自的设定温度与室温的温度差(δT),使所述第一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并使所述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运转或换气运转。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室内机相比,所述第二室内机处理的所述热负载小。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设定温度,使所述室内机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自动停止的功能,将所述自动停止的室内机作为所述第二室内机。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属于所述室内机组的室内机(20a~20c)与室外机(30a,30b)一起形成冷冻循环,各个所述室内机基于与其相连的所述室外机要求的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使所述第一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并使所述第二室内机进行送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良行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