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87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采用双剑杆织机经提综打纬织造而成;其中,所述织造是将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形成上面层,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形成下面层,上中间层经纱和上中间层纬纱形成上中间面层,下中间层地经纱和下中间层纬纱形成下中间面层,分别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和第四绒经纱将所述上面层、所述上中间面层、所述下中间面层和所述下面层连接固结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多夹层中空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夹层中空织物的一体成型。空织物的一体成型。空织物的一体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结构设计和织造
,特别涉及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空织物是一种一体化织造成型的三维立体织物,目前常说的中空织物是指A夹层中空织物(含有两个面层和一个中空绒经层),其绒经层是指通过Z向纤维连接上下两个织物面层,并在织物厚度方向上按一定规律支撑起一定的空间,通常采用玻璃纤维、石英纤维、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玄武岩纤维、氧化铝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机织一体成型方式织造,呈现等高表观的中空结构织物。
[0003]中空织物产业化生产的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荷兰Parabeam BV公司,目前在国内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产业用织物。但是由于这种织物结构的特殊性,目前所公开的均是A夹层中空织物,而对于多夹层中空织物(含有三个面层和两个芯层)未见相关报道,并且现有技术中的A夹层中空织物的织造方法也并不适用于多夹层中空织物的织造,无法实现多夹层中空织物的一体成型;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能够实现多夹层中空织物的一体成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的织造方法,该织造方法采用双剑杆织机经提综打纬织造而成;其中,所述织造是将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形成上面层,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形成下面层,上中间层经纱和上中间层纬纱形成上中间面层,下中间层地经纱和下中间层纬纱形成下中间面层,分别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和第四绒经纱将所述上面层、所述上中间面层、所述下中间面层和所述下面层连接固结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多夹层中空织物。
[0006]优选地,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和第四绒经纱的固结方式分别如下:
[0007]第一绒经纱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后,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N型固结,向下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再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U型固结;
[0008]第二绒经纱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后,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U型固结,向上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再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N型固结;
[0009]第三绒经纱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后,向下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U型固结,向上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
固结,再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U型固结;
[0010]第四绒经纱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后,向上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N型固结后,向下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再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N型固结;
[0011]按照上述固结方式不断循环,以将上面层、上中间层、下中间层和下面层固结连接在一起。
[0012]优选地,所述多夹层中空织物的整体组织循环纬纱数为24纬~360纬/循环。
[0013]优选地,所述双剑杆织机包括12列综框;其中,第1~4列综框用于穿入绒经纱,第5~8列综框用于穿入上中间层地经纱和下中间层地经纱,第9~10列综框用于穿入上面层地经纱,第11~12列综框用于穿入下面层地经纱。
[0014]优选地,所述双剑杆织机中,1、2、3、4列综框为中综丝眼,综框的运动动程分为
“↑”

“‑”

“↓”
,5、6、9、10列综框为上综丝眼,综框的运动动程分为
“↑”

“↓”
,7、8、11、12为下综丝眼,综框的运动动程分为
“↑”

“↓”

[0015]优选地,织造过程中,钢筘采用60#~150#,纬密32~60根/cm;穿综顺序为1.5.6.2.9.10.3.7.8.4.11.12一个循环,穿筘顺序为1.5.6.2.9.10/3.7.8.4.11.12一个循环。
[0016]优选地,所述多夹层中空织物的整体组织循环纬纱数为36纬/循环;
[0017]所述提综打纬织造过程如下:
[0018]第一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19]第二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0]第三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1]第四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2]第五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3]第六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4]第七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5]第八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6]第九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7]第十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8]第十一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29]第十二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30]第十三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31]第十四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32]第十五纬:1
↑2↓3↓4↑5↓6↑7↓8↑9↑
10

11

12

[0033]第十六纬: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夹层中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剑杆织机经提综打纬织造而成;其中,所述织造是将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形成上面层,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形成下面层,上中间层经纱和上中间层纬纱形成上中间面层,下中间层地经纱和下中间层纬纱形成下中间面层,分别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和第四绒经纱将所述上面层、所述上中间面层、所述下中间面层和所述下面层连接固结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多夹层中空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结方式具体如下:第一绒经纱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后,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N型固结,向下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再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U型固结;第二绒经纱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后,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U型固结,向上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再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N型固结;第三绒经纱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后,向下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MU型固结,向上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再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U型固结;第四绒经纱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后,向上与上层纬纱进行M型固结,向下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WN型固结后,向下与下层纬纱进行W型固结,再向上与上中间层纬纱和下中间层纬纱进行N型固结;按照上述固结方式不断循环,以将上面层、上中间层、下中间层和下面层固结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夹层中空织物的整体组织循环纬纱数为24纬~360纬/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剑杆织机包括12列综框;其中,第1~4列综框用于穿入绒经纱,第5~8列综框用于穿入上中间层地经纱和下中间层地经纱,第9~10列综框用于穿入上面层地经纱,第11~12列综框用于穿入下面层地经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剑杆织机中,1、2、3、4列综框为中综丝眼,综框的运动动程分为
“↑”

“‑”

“↓”
,5、6、9、10列综框为上综丝眼,综框的运动动程分为
“↑”

“↓”
,7、8、11、12为下综丝眼,综框的运动动程分为
“↑”

“↓”
;和/或织造过程中,钢筘采用60#~150#,纬密为32~60根/cm;穿综顺序为1.5.6.2.9.10.3.7.8.4.11.12一个循环,穿筘顺序为1.5.6.2.9.10/3.7.8.4.11.12一个循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夹层中空织物的整体组织循环纬纱数为36纬/循环;所述提综打纬织造过程具体如下:第一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二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三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四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五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六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七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八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九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十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十一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十二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十三纬:1
↓2↑3↓4↑5↑6↓7↑8↓9↑
10

11

12

第十四纬:1
‑2‑3↓4↑5↓6↓7↑8↑9↑
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芸铖董继萍张艳红王晓文赵大娟魏雅斐万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