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282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包括数据层,数据层包括仪器仪表设备的采集器和现场PLC控制器,以实现控制器。数据采集实现热源、热网、换热站、热用户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电动阀门开度的数据采集。计量分析能够进行流量、热量的瞬时计算与累积计算,进行能源;接口层,接口层能够通过接口将换热站及热用户的实时数据进行传输;服务层,服务层负责接收各现场监控设备发来的数据,将实时运行参数存储在数据中,为后续的管理、分析、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报警、报表打印,向各现场设备发出调度控制指令;展现层,展现层可通过构建三维gis展示平台,并可实时对上传数据进行连续动态分析。析。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网的整体平衡是热网调节过程中最繁琐、最复杂的工作,在供热系统中管网不平衡会导致众多问题的出现,如系统冷热不均、局部管网超压等,以往的手动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但越来越多的换热机组使用,大大增加了现场维护人员的难度,也需要的维护人员越来越多,而照成的人员调试温度不准确,照成热源的浪费或者居民家中温度达不到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所述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包括:数据层,所述数据层包括仪器仪表设备的采集器和现场PLC控制器,以实现热源、热网、换热站、热用户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电动阀门开度的数据采集;接口层,所述接口层能够通过接口将换热站及热用户的实时数据进行传输;服务层,所述服务层负责接收各现场监控设备发来的数据,将实时运行参数存储在数据中,为后续的管理、分析、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报警、报表打印,向各现场设备发出调度控制指令;展现层,所述展现层可实时对上传数据进行连续动态分析。
[00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层包括多个用于实时采集供热数据的热源采集器、换热站采集器、以及热网采集器,所述供热数据包括基本信息数据、设备数据、位置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地理信息的形式体现。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层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层采集的各个业务平台产生的业务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业务数据链接到三维孪生模型。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层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可将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作为历史数据进行存储。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数据归类单元以及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归类单元可将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归类规则进行归类,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已归类好的业务数据进行存储。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层还包括数据安全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安全处理模块包
括数据加密单元以及数据解密单元,所述数据加密单元和所述数据解密单元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安全处理模块还包括数据权限增减单元,所述数据权限增减单元和所述数据加密单元和所述数据解密单元相连。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层还包括数据计算模块,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去重甄别以及时效验证。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还包括接口层,所述接口层包括负责各个业务系统间数据交互的输入接口以及输出接口。
[0013]本专利技术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通过采集各个业务平台产生的业务数据,将业务数据根据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后构建三维gis展示平台,用户在三维gis展示平台上能够非常直观、简要的查看按照地理数据整合后的供热数据。因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对供热智能管控三网融合平台运行数据进行全面采集、集中存储与处理,实现终端互联互通,推动各类数据跨平台共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为三网高效协同、供需灵活互动提供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0015]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所述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包括:数据层,所述数据层包括仪器仪表设备的采集器和现场PLC控制器,以实现热源、热网、换热站、热用户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电动阀门开度的数据采集;接口层,所述接口层能够通过接口将换热站及热用户的实时数据进行传输;服务层,所述服务层负责接收各现场监控设备发来的数据,将实时运行参数存储在数据中,为后续的管理、分析、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报警、报表打印,向各现场设备发出调度控制指令;展现层,所述展现层可通过构建三维gis展示平台,并可实时对上传数据进行连续动态分析。
[00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各个业务平台产生的业务数据,将业务数据根据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后构建三维gis展示平台,用户在三维gis展示平台上能够非常直观、简要的查看按照地理数据整合后的供热数据。因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对供热智能管控三网融合平台运行数据进行全面采集、集中存储与处理,实现终端互联互通,推动各类数据跨平台共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为三网高效协同、供需灵活互动提供数据支持。
[0019]具体地,所述数据层包括多个用于实时采集供热数据的热源采集器、换热站采集器、以及热网采集器,所述供热数据包括基本信息数据、设备数据、位置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地理信息的形式体现。
[002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若干个传感器来检测和采集各个零部件的数据。数据层可以将若干个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并将其整合至三维gis展示平台上。请参考图2,图2所示为该系统的应用界面。
[0021]在三维gis展示平台中,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进行操作响应。例如,在点击相应楼栋时,可以弹出楼栋中的详细供热数据,如热网运行数据,包括首站、一次管网、热力站、二次管网和末端楼栋的流量、温度、压力等数据。还可以弹出具体安装位置等信息,如位于三维地图中的xx栋xx层某处、该设备xx处需要维修,需要携带xx工具。当前设备预设距离内相近维修人员为xx和xx。因此用户可以更为精确的根据设备信息进行监控和调试。
[0022]并且在本申请中,通过大量实时监测数据可以为模型提供实时准确的边界条件;通过基于3D模型的空间自辨识计算可以自动辨识与修正传感器安装位置产生的系统误差;通过优化辨识算法对模型阻抗数据进行辨识,不断对阻抗数值进行修正,直到模拟数值与真实传感器数据的差距小于误差限,这样模型静态数据与采集动态数据形成良性互动与反馈。
[0023]在本申请中,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三维gis展示平台,能够更为直观的查看供热三维地理信息。极大地提升对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从而提升部门、机构的竞争力。
[0024]将地理信息系统、用户测温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经营收费系统、客服系统、稽查系统进行数据整合、消除数据孤岛,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包括:数据层,所述数据层包括仪器仪表设备的采集器和现场PLC控制器,以实现热源、热网、换热站、热用户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电动阀门开度的数据采集;接口层,所述接口层能够通过接口将换热站及热用户的实时数据进行传输;服务层,所述服务层负责接收各现场监控设备发来的数据,将实时运行参数存储在数据中,为后续的管理、分析、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报警、报表打印,向各现场设备发出调度控制指令;展现层,所述展现层可通过构建三维gis展示平台,并可实时对上传数据进行连续动态分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层包括多个用于实时采集供热数据的热源采集器、换热站采集器、以及热网采集器,所述供热数据包括基本信息数据、设备数据、位置数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地理信息的形式体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层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层采集的各个业务平台产生的业务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业务数据链接到三维孪生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供热远程监管及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涛张彦辉王瑶韩方岳李猛姜涛孙翔顾中华杨涛刘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大发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