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76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基于实测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测井数据计算实际地层弹性参数λρ、μρ和λ/μ,并根据岩石物理速度模型推导饱和水砂质储层弹性参数λ/μ和μρ理论值,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岩相地层储层物性的变化,建立划分砂质储层含水合物层、游离气层、饱和水层和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λ/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合物试采储层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量水合物钻探发现砂质储层中水合物饱和度高达80%,由于受快速沉积、构造隆升、超压、热成因气等各种因素影响,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广泛发育,在印度东海岸、中国南海琼东南盆地、新西兰西库朗伊俯冲带等砂质储层中不仅发现高饱和度水合物,而且发现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简称共存层),在共存层下部可能又发育游离气层。
[0003]从测井资料看,共存层测井响应特征与下部游离气层响应相似,含水合物层具有高纵波速度和高横波速度,含游离气层纵波速度降低和无明显变化的横波速度,而共存层出现类似含游离气的低纵波速度,但是横波速度变化差异较大,如果共存层以水合物为主,则横波速度呈高值异常。研究发现如果把共存层解释为游离气层,假设游离气呈均匀分布,利用纵波速度计算的游离气饱和度约为1

2%,但是如果该低速异常是由于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造成的,则计算的两者饱和度之和为30

40%,因此,这种错误解释将低估共存层内蕴藏的水合物与游离气的资源量,造成估算资源量严重偏低。
[0004]砂质储层如果存在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也将是未来进行水合物商业化开发有利目标。因此,研究砂质储层尤其是高富集砂质储层发育区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对于查明水合物成藏系统及其水合物试采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从测井资料看,共存层的测井响应与地层含游离气相似,都表现出低纵波速度异常,在地震勘探中,如何区分共存层与游离气层,对于准确估算砂质储层的资源量、探寻水合物试采提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0005]现有技术中,前人开展了大量陆地与深部固结地层砂质储层烃类气体识别与敏感属性研究,如利用LMR(Lambda

mu

rho,λ

μ

ρ)交会分析,通过拉梅参数和密度组合(λρ和μρ)进行交会分析,进行砂质储层含油气的识别。但是海洋水合物多位于海底300m之内地层,且是未固结地层,而且共存层的储层参数变化与地层水合物含量有关,利用LMR交会分析难以直接识别共存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低密度、低饱和度水合物层与饱和水地层和含气地层不易区分;第二,游离气层与共存层都呈低纵波速度异常,常规油气敏感参数不易将二者区分开。因此,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划分方法会把共存层认为含气层,从而影响对水合物成藏系统及其资源量的准确评价。
[0006]因此,如何借助测井资料,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确定砂质储层水合物和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精细识别划分共存层岩相,预测高富集有利目标,是进一步水合物试采及实现商业化开采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LMR交会分析难以直接识别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缺陷,提出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利用游离气层和
共存层λ/μ和μρ参数的差异来识别共存层,结合高饱和度水合物层的高纵波速度特征,有利于识别预测砂质储层高富集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目标。
[0008]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
[0009]首先计算饱和水砂质储层的电阻率、纵波和横波速度背景值,把测井实测数据与计算的饱和水砂质储层背景值进行对比分析与测井解释,结合岩心分析结果以及中子孔隙度和密度孔隙度差异识别饱和水层、水合物层、游离气层和共存层等岩相;
[0010]其次通过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测井值推导实际地层弹性参数λρ、μρ和λ/μ,进行包括LMR(λρ

μρ)、λ/μ

Vp和μρ

Vp多种参数的交会分析;
[0011]而后基于简化三相介质模型,压实系数选择在30

100左右,地层岩性为70%砂+30%泥,计算不同孔隙度和不同深度饱和水砂质储层敏感参数λ/μ和μρ的理论值,孔隙度选择为60%、65%、70%,深度选择为200m、300m、400m,建立饱和水砂质储层λ/μ

Vp和μρ

Vp交会图背景趋势;
[0012]最后结合多种参数交会分析结果及背景趋势,分析实际测井数据样点偏离背景趋势的分布特征,根据低Vp、低λ/μ和低Vp、高μρ趋势特征识别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本方案通过确定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λ/μ和μρ,充分利用水合物、游离气、共存层与饱和水地层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差异,通过敏感参数(λ/μ

Vp和μρ

Vp)交会分析,实现砂质储层不同岩相划分,以有效识别与预测砂质储层特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确定砂质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敏感参数流程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测井数据解释砂质储层不同岩相示意图;
[0017]图3为LMR交会分析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共存层敏感参数μρ

Vp交会分析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共存层敏感参数λ/μ

Vp交会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0021]现有常规油气的岩相划分方法是根据含油气地层低密度和低纵波速度特性,通过建立与拉梅参数相关的敏感参数(λρ和μρ)交会分析(即LMR交会分析)能够精确识别划分含油气地层。但是对于高孔隙度砂质储层,低饱和度、略微低密度的水合物层与饱和水地层不易区分,而游离气层和共存层均呈低纵波速度异常且不易区分,常规油气敏感参数难以有效识别水合物层和共存层。
[002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该方法基于实测的砂质储层密度(ρ)、纵波速度(Vp)和横波速度(Vs)测井数据,推导实际储层的弹
性参数λρ、μρ和λ/μ,进行包括LMR(λρ

μρ)、λ/μ

Vp和μρ

Vp多种参数的交会分析,结合岩石物理速度模型,分析计算不同孔隙度和不同深度饱和水砂质储层敏感参数λ/μ和μρ的理论值,建立饱和水砂质储层λ/μ

Vp和μρ

Vp交会图背景趋势,结合通过不同区域Vp、λ/μ和μρ与背景趋势关系,来有效识别及预测砂质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基于测井数据解释砂质储层不同岩相;步骤B、根据测井数据计算实际地层弹性参数λρ、μρ和λ/μ,并根据岩石速度物理模型推导饱和水砂质储层弹性参数μρ和λ/μ理论值,进行λρ

μρ、λ/μ

Vp和μρ

Vp参数的交会分析,分析步骤A中识别的不同岩相在交会图中的分布差异,确定识别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λ/μ和μρ;步骤C、根据待识别砂质储层的测井数据计算其弹性参数μρ和λ/μ,通过与纵波速度Vp交会,结合步骤B的分析结果,根据低Vp、低λ/μ和低Vp、高μρ的趋势特征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砂质储层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的敏感参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B1、根据砂质储层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测井值计算实际地层弹性参数λρ、μρ和λ/μ,建立μρ

λρ,λ/μ

Vp与μρ

Vp交会图;步骤B2、基于简化三相介质速度模型,计算不同孔隙度和不同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娟李三忠周吉林匡増桂邓炜刘波靳佳澎张正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