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包括前段本体、外封板前板,前锁板、连接在该前锁板上的前碰撞盒支座,其特征在于:一前碰撞内盒和一前碰撞外盒的一端均与前碰撞盒支座连接,前碰撞内盒与前碰撞外盒相对扣合且前碰撞内盒位于前碰撞外盒之内;在前碰撞内盒内设有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相对连接形成筒体,该筒体的一端与前碰撞盒支座连接。由于采用独特的盒中盒的结构,确保了偏置碰时吸能充分;分块合理,容易冲压成型,保证了汽车在低速碰撞时,能很顺利地维修;通过CAE的分析完全达到了E-NCAP和C-NCAP高星级分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
技术介绍
当今,汽车工业处于有史以来发展的最快时期,汽车保有量大幅度的增加,交通事 故也随之逐年增加。随着人们对生命的更加重视,无论国内外,汽车碰撞的星级已经成为人 们购车的重要的考虑因素。并且要使自主品牌的轿车打入国外市场,必须在E-NCAP (欧洲 汽车评价规范)中获得高分,然而E-NCAP(64km/h)的偏置碰是得分的难点,因为它远高于 国内的C-NCAP (中国汽车评价规范)(56km/h)。图1是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其一部分是由前段本体、前碰撞盒安装支座 和外封板前板通过相互焊接为一总成,另一部分是由前碰撞内盒、前碰撞外盒通过相互焊 接为另一总成,然后,将两部分再总装而成。图2是另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由前段本体、外封板前板 和前碰撞内盒通 过相互焊接而成,并且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又是由前、中、后三段不同厚度的材料采用激光拼 焊而成,前、中、后三段都是高强度钢板,不仅分块不合理,而且使成本大大增加;当发生低 速碰撞时,维修不方便。以上两种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都没有设置加强件,并且只有少部分设有吸能结 构,从而使得在碰撞时,出现折弯现象和吸能不充分,最终造成在正碰中得分不高,得不到 E-NCAP和C-NCAP规定的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它能够获得 较高的碰撞星级,完全达到E-NCAP和C-NCAP偏置碰的高星级分数,即满足偏置碰撞的要 求。众所周知,要提高汽车的碰撞星级,主要是通过车身的吸能结构和安全气囊的匹 配,然而,发动机舱边梁前段的加强、吸能结构是基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包括前段本体、连 接在前段本体下部的外封板前板,连接在前段本体右端的前锁板、连接在该前锁板上的前 碰撞盒支座,其特征在于一前碰撞内盒和一前碰撞外盒的一端均与前碰撞盒支座连接,前碰撞内盒与前碰 撞外盒相对扣合且前碰撞内盒口部位于前碰撞外盒口部之内,形成盒中盒的结构,以确保 在偏置碰时吸能充分;在前碰撞内盒和前碰撞外盒内设有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第一加强半筒 和第二加强半筒相对连接形成筒体,该筒体的一端与前碰撞盒支座连接。所述的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还包括在前段本体右部的 后面内侧的第一加强件、右部的前面内侧的第二加强件、设在前段本体左部的前面内侧的第三加强件。第三加强件主要用于发动机悬置安装得到加强,其第一、第二加强件用于高速偏置碰的充分吸能。所述的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其所述的第一加强半筒和 第二加强半筒相对连接形成等于或大于六边的多边形筒体,从而使得抵抗失稳能力增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下部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独特的盒中盒的结构,确保了偏置碰 的吸能充分;分块合理,容易冲压成型,有利于焊接和车身局部强度的增加;采用分块模 式,保证了汽车在低速碰撞时,能很顺利地维修;通过CAE(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分析完全达 到了 E-NCAP和C-NCAP高星级分数,从而为自主品牌打入国外市场和赢得更多的顾客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的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总成内部加强件的轴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的一部分。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图7是图5的B-B剖面图。图8是第三加强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 边梁前段,包括前段本体6、连接在前段本体下部的外封板前板5,连接在前段本体右端的 前锁板4、连接在该前锁板上的前碰撞盒支座3 ;—前碰撞内盒1和一前碰撞外盒2的一端 均与前碰撞盒支座3连接,前碰撞内盒与前碰撞外盒相对扣合且前碰撞内口部盒位于前碰 撞外盒口部之内,形成盒中盒的结构,以确保在偏置碰时吸能充分;在前碰撞内盒1和前碰 撞外盒2内设有第一加强半筒8和第二加强半筒7,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相对连 接形成筒体,该筒体的一端与前碰撞盒支座3连接;本例的第一加强半筒8和第二加强半筒 7相对连接形成等八边的多边形筒体(当然也可以形成六边形筒体、形成七边形筒体、形成 九边形筒体)在前段本体6右部的后面内侧设有第一加强件9、右部的前面内侧设有第二加 强件10,在前段本体6左部的前面内侧设有第三加强件11。图1是现有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其一部分是由前段本体6、前碰撞盒安 装支座3和外封板前板5通过相互焊接为一总成,另一部分是由前碰撞内盒1、前碰撞外盒 2通过相互焊接为另一总成,然后,将两部分再总装而成。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由前段本体6、外封板前板5和前碰 撞内盒1通过相互焊接而成。权利要求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包括前段本体(6)、连接在前段本体下部的外封板前板(5),连接在前段本体右端的前锁板(4)、连接在该前锁板上的前碰撞盒支座(3),其特征在于一前碰撞内盒(1)和一前碰撞外盒(2)的一端均与前碰撞盒支座(3)连接,前碰撞内盒与前碰撞外盒相对扣合且前碰撞内盒口部位于前碰撞外盒口部之内;在前碰撞内盒(1)和前碰撞外盒2内设有第一加强半筒(8)和第二加强半筒(7),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相对连接形成筒体,该筒体的一端与前碰撞盒支座(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设在前段本体(6)右部的后面内侧的第一加强件(9)、右部的前面内侧的第二加 强件(10)、设在前段本体(6)左部的前面内侧的第三加强件(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半筒(8)和第二加强半筒(7)相对连接形成等于或大于六边的多边 形筒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包括前段本体、外封板前板,前锁板、连接在该前锁板上的前碰撞盒支座,其特征在于一前碰撞内盒和一前碰撞外盒的一端均与前碰撞盒支座连接,前碰撞内盒与前碰撞外盒相对扣合且前碰撞内盒位于前碰撞外盒之内;在前碰撞内盒内设有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相对连接形成筒体,该筒体的一端与前碰撞盒支座连接。由于采用独特的盒中盒的结构,确保了偏置碰时吸能充分;分块合理,容易冲压成型,保证了汽车在低速碰撞时,能很顺利地维修;通过CAE的分析完全达到了E-NCAP和C-NCAP高星级分数。文档编号B62D21/15GK101811518SQ20101012314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珂, 邵金华, 邹途祥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加强吸能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包括前段本体(6)、连接在前段本体下部的外封板前板(5),连接在前段本体右端的前锁板(4)、连接在该前锁板上的前碰撞盒支座(3),其特征在于:一前碰撞内盒(1)和一前碰撞外盒(2)的一端均与前碰撞盒支座(3)连接,前碰撞内盒与前碰撞外盒相对扣合且前碰撞内盒口部位于前碰撞外盒口部之内;在前碰撞内盒(1)和前碰撞外盒2内设有第一加强半筒(8)和第二加强半筒(7),第一加强半筒和第二加强半筒相对连接形成筒体,该筒体的一端与前碰撞盒支座(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途祥,王珂,邵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