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58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2
一种多通道切换阀,包括阀座、与阀座层叠设置的阀芯和驱动阀芯旋转的驱动机构;阀座包括阀座本体,阀座本体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通孔,阀芯包括阀芯本体,阀芯本体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切换通孔,阀芯本体的底面于相邻切换通孔之间设有盲孔,所述阀芯本体的顶面于切换通孔的内侧设有上环形槽,所述阀芯本体的底面于切换通孔的内侧设有下环形槽,所述第一切换通孔与第三切换通孔的对角线上设有阻断下环形槽的挡块,挡块将下环形槽分隔成第一下环形槽和第二下环形槽。通过切换通孔、盲孔、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之间的通断关系,阀芯最多可以有十二个旋转状态,所以能在比较小的体积下,设计出更多的切换通道。设计出更多的切换通道。设计出更多的切换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切换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换阀
,尤其是一种应用在热管理系统的多通道切换阀。

技术介绍

[0002]多通道切换器属于控制流体通断关系的装置,借助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连接在阀座上的流道。多通道切换阀一般会在阀座上设置多个通道口,通过驱动阀芯实现不同通道口的通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715825U的一种流体多通道切换器,包括阀座、阀芯以及流量调节件;所述阀座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阀座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两个所述出水口对称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垂直设置;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内部,所述阀芯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且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过水口,两个所述第一过水口相互垂直;所述流量调节件设置于所述阀芯的内部,所述流量调节件的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二过水口,两个所述第二过水口相互垂直且相通;还包括卡位单元,所述卡位单元用于使所述阀芯与所述流量调节件同步转动。该种多通道切换器的可切换通道数量少,对应高集成度的热管理系统来说,无疑需要更多通道的切换阀,而切换阀的通道数量与体积呈正比关系,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体积小且通道数量多的切换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道切换阀,体积小,切换通道数量多。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切换阀,包括阀座、与阀座层叠设置的阀芯和驱动阀芯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所述阀座本体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通孔,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切换通孔,所述切换通孔的直径与固定通孔的直径相同,切换通孔能与固定通孔对应形成通道;所述切换通孔包括第一切换通孔、第二切换通孔、第三切换通孔、第四切换通孔、第五切换通孔、第六切换通孔、第七切换通孔和第八切换通孔,所述第一切换通孔位于第五切换通孔与第六切换通孔之间,所述第二切换通孔位于第五切换通孔与第七切换通孔之间,所述第三切换通孔位于第七切换通孔与第八切换通孔之间,所述第四切换通孔位于第六切换通孔与第八切换通孔之间;所述阀芯本体的顶面于切换通孔的内侧设有上环形槽,所述第一切换通孔的上端与上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七切换通孔的上端与上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通孔的上端与第五切换通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四切换通孔的上端与第六切换通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三切换通孔的上端与第八切换通孔的上端连通;所述阀芯本体的底面于相邻切换通孔之间设有盲孔,所述阀芯本体的底面于切换通孔的内侧设有下环形槽,所述第一切换通孔与第三切换通孔的对角线上设有阻断下环形槽的挡块,挡块将下环形槽分隔成第一下环形槽和第二下环形槽,第一切换通孔与第六切换通孔之间的盲孔与第一下环形槽连通,第三切换通孔与第八切换通孔之间的盲孔与第一下环形槽连通,第四切换通孔两侧的盲孔分别与其连通,第一切换通孔与第五切换通孔之间的盲孔与第二
下环形槽连通,第三切换通孔与第七切换通孔的盲孔与第二下环形槽连通,第二切换通孔两侧的盲孔分别与其连通。本专利技术原理:本专利技术一共设有八个切换通孔,每两个切换通孔可以组成一组通道,阀芯的每个旋转状态可以组成四组通道;在阀芯上设置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在阀芯的底部设置八个盲孔,通过切换通孔、盲孔、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之间的通断关系,阀芯最多可以有十二个旋转状态,所以能在比较小的体积下,设计出更多的切换通道。
[0005]作为改进,所述阀座还包括设在阀座本体上的侧围,所述侧围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阀座本体、侧围和盖板围成容置腔体,所述阀芯本体设在容置腔体内。
[0006]作为改进,所述阀座本体于容置腔体以外的部分形成安装耳。
[0007]作为改进,所述盖板与阀芯本体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阀芯本体的底面与阀座本体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阀座本体的底面设有第三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上设有与固定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密封垫上设有与固定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
[0008]作为改进,所述阀座本体的顶面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密封垫上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0009]作为改进,所述阀芯还包括设在上环形槽内侧的传动轴和设在下环形槽内侧的环形凸起;所述阀座本体上设有与环形凸起对应的凹槽。
[0010]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壁设有活动挡部,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挡部,活动挡部与固定挡部配合限制阀芯旋转角度。
[0011]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盖板上。
[0012]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一共设有八个切换通孔,每两个切换通孔可以组成一组通道,阀芯的每个旋转状态可以组成四组通道;在阀芯上设置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在阀芯的底部设置八个盲孔,通过切换通孔、盲孔、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之间的通断关系,阀芯最多可以有十二个旋转状态,所以能在比较小的体积下,设计出更多的切换通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切换阀示意图。
[0016]图2为切换阀分解视图。
[0017]图3为阀芯底面示意图。
[0018]图4为阀芯顶面示意图。
[0019]图5为阀座顶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2所示,一种多通道切换阀,包括阀座2、与阀座2层叠设置的阀芯1和驱动阀芯1旋转的驱动机构3。
[0022]如图2、5所示,所述阀座2包括阀座本体21和设在阀座本体21顶面上的侧围22。所
述侧围22的上端设有盖板4,所述阀座本体21、侧围22和盖板4围成容置腔体,所述阀芯本体设在容置腔体内。所述阀座本体21于容置腔体以外的部分形成安装耳23,切换阀通过安装耳23进行安装固定;所述阀座本体21、侧围22和安装耳2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阀座本体21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通孔211,两个固定通孔211为一组,可以组成一组通道的进口和出口。
[0023]如图2至4所示,所述阀芯1包括阀芯本体11、设在阀芯本体11顶面中间位置的传动轴12和设在阀芯本体11底面中间位置的环形凸起13;所述阀芯本体11、传动轴12和环形凸起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轴12为多角形,驱动机构3通过传动轴12驱动整个阀芯1旋转。所述阀座本体21上设有与环形凸起13对应的凹槽24,装配后,阀芯1上的环形凸起13设在阀座本体21的凹槽24内,环形凸起13可以作为阀芯1转动的转轴,使阀芯1的转动更稳定;所述环形凸起13的内壁设有活动挡部17,所述凹槽24内设有固定挡部25,活动挡部17与固定挡部25配合限制阀芯旋转角度。所述阀芯本体11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切换通孔,所述切换通孔的直径与固定通孔211的直径相同,切换通孔圆心所在的圆圈半径与固定通孔211圆心所在的圆圈半径相同,切换通孔能与固定通孔211对应形成通道。所述切换通孔包括第一切换通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切换阀,包括阀座、与阀座层叠设置的阀芯和驱动阀芯旋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所述阀座本体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通孔,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切换通孔,所述切换通孔的直径与固定通孔的直径相同,切换通孔能与固定通孔对应形成通道;所述切换通孔包括第一切换通孔、第二切换通孔、第三切换通孔、第四切换通孔、第五切换通孔、第六切换通孔、第七切换通孔和第八切换通孔,所述第一切换通孔位于第五切换通孔与第六切换通孔之间,所述第二切换通孔位于第五切换通孔与第七切换通孔之间,所述第三切换通孔位于第七切换通孔与第八切换通孔之间,所述第四切换通孔位于第六切换通孔与第八切换通孔之间;所述阀芯本体的顶面于切换通孔的内侧设有上环形槽,所述第一切换通孔的上端与上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七切换通孔的上端与上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通孔的上端与第五切换通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四切换通孔的上端与第六切换通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三切换通孔的上端与第八切换通孔的上端连通;所述阀芯本体的底面于相邻切换通孔之间设有盲孔,所述阀芯本体的底面于切换通孔的内侧设有下环形槽,所述第一切换通孔与第三切换通孔的对角线上设有阻断下环形槽的挡块,挡块将下环形槽分隔成第一下环形槽和第二下环形槽,第一切换通孔与第六切换通孔之间的盲孔与第一下环形槽连通,第三切换通孔与第八切换通孔之间的盲孔与第一下环形槽连通,第四切换通孔两侧的盲孔分别与其连通,第一切换通孔与第五切换通孔之间的盲孔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南凌家兵卢海宁姜振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竞标新能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