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13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包括呼吸机壳体,呼吸机壳体内部设有气体压缩机,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端设有负压主管,负压主管远离气体压缩机的一端设有分流阀,分流阀远离负压主管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氧气罐和负压罐,负压罐远离气体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管,负压管远离负压罐的一端连接有吸痰管,气体压缩机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患者多次咳嗽判断患者嗓子内可能有痰,利用吸痰管、气体压缩机等部件自动对患者进行吸痰,在医护人员不在附近时也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吸痰,避免在需要吸痰时,医护人员不在而耽误时间,吸痰不及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机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呼吸机内部设有空气和氧气的混合装置,目的在于提高氧气的浓度,从而输送给患者。
[0003]呼吸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一般是昏迷或呼吸微弱的状态,当患者的咽喉内有痰时,患者一般难以主动排出,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吸痰机对患者进行吸痰,而吸痰过程比较麻烦,需要将呼吸机面罩取下,再将吸痰机移动到患者附近,利用吸痰机对患者进行吸痰,在吸痰的过程中,患者不能使用呼吸机,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吸痰时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每一次吸痰的操作对患者的影响都比较大,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且如果没有医护人员在旁边,家属难以及时判断患者咽喉内有痰,家属发现后也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吸痰,需要家属通知医护人员才能进行吸痰,会耽误一定的时间,且需要准备多台吸痰机备用,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包括呼吸机壳体,呼吸机壳体内部设有气体压缩机,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端设有负压主管,负压主管远离气体压缩机的一端设有分流阀,分流阀远离负压主管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氧气罐和负压罐,负压罐远离气体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管,负压管远离负压罐的一端连接有吸痰管,气体压缩机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气体压缩机和第一混合罐以及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进气管远离第二混合罐的一端连接有面罩,进气管上还安装有增湿器。
[0007]优选的,氧气罐和分流阀之间设有氧气阀,负压罐和分流阀之间设有第一负压阀,负压罐远离分流阀的一端设有第二负压阀,分流阀和气体压缩机之间的负压主管上连接有直管,直管上设有空气阀,气体压缩机和第一混合罐之间设有第一阀门,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之间设有第三阀门。
[0008]优选的,第一阀门和气体压缩机之间设有排出管,排出管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阀门,排出管中部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一端与排出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阀门和第二混合罐之间的进气管连通,连通管中部设有连通阀。
[0009]优选的,面罩上连接有回流管,面罩上还连接有导管,导管远离面罩的一端连接有
安装盒,安装盒远离导管的一端与负压管连接,吸痰管位于安装盒内,且吸痰管一端与负压管连接,另一端位于导管内,负压管上设有吸痰罐,负压管上设有断口,两个断口位于吸痰罐内,吸痰罐内盛有医用酒精,两个断口的高度高于吸痰罐内的液位。
[0010]优选的,安装盒内靠近导管的一侧设有两个驱动轮,驱动轮一端通过转轴与安装盒内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设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马达的壳体与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吸痰管的位于两个驱动轮之间且与驱动轮表面接触,驱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吸痰管移动。
[0011]优选的,导管内部设有限位管,限位管内壁上设有海绵,吸痰管一端位于限位管内,海绵上粘附有医用酒精,面罩上转动安装有挡片,挡片位于导管的端部。
[0012]优选的,面罩外侧设有多个绑带,患者头部下方设有枕块,枕块边缘设有多个限位框,限位框与绑带一一对应,限位框内固定安装有限位轴,限位轴远离枕块的一侧设有弧形块,弧形块内壁与限位轴相适配,弧形块远离枕块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栓,螺栓与限位框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枕块上安装有两个第一伸缩柱和两个第二伸缩柱,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均为电动伸缩柱,且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外侧均设有海绵垫,且两个第一伸缩柱和两个第二伸缩柱之间均连接有弹力带。
[0014]优选的,面罩内部安装有形状为弧形的推片,推片能够与患者的下巴抵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患者多次咳嗽判断患者嗓子内可能有痰,利用吸痰管、气体压缩机等部件自动对患者进行吸痰,在医护人员不在附近时也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吸痰,避免在需要吸痰时,医护人员不在而耽误时间,吸痰不及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利用呼吸机即进行吸痰,不需要准备多台吸痰机,降低了成本。
[0017]2.通过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在吸痰时气体压缩机虽然不能为进气管提供气压,但是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内还有一定的混合空气,可以持续对患者进行供气,避免患者在进行吸痰时不能使用呼吸机,导致影响患者身体的康复。
[0018]3.通过第一伸缩柱收缩,第二伸缩柱伸长,第二伸缩柱将患者颈部抬高,同时头部高度降低,便于患者张开嘴巴,在患者颈部抬高时,面罩上的推片与患者的下巴接触后会使患者的嘴张开一定角度,然后吸痰管伸入到患者的口腔直到咽喉部,气体压缩机工作,在负压罐内形成预定的负压,从而将患者咽喉部位的痰吸走。
[0019]4.通过将绑带的一端缠绕在限位轴上,然后拧紧螺栓,螺栓推动弧形块,使弧形块内壁抵紧限位轴,从固定绑带将面罩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使用枕块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可以调节患者头部的姿势,避免患者头部姿势不对导致呼吸不顺畅。
[0020]5.通过马达带动驱动轮旋转,将吸痰管送入到导管内,吸痰管进入导管时,吸痰管外壁与海绵接触,海绵上的医用酒精可以对吸痰管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吸痰管端部有一定的吸力,吸痰管移动时挤压海绵,部分医用酒精被吸痰管吸到管内,对吸痰管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示气体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示枕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示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安装盒的剖视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导管的剖视图。
[0028]图中:1、呼吸机壳体;2、进气管;21、第一阀门;22、第一混合罐;23、排出管;24、第二阀门;25、连通阀;26、连通管;27、第三阀门;28、第二混合罐;3、面罩;31、绑带;32、挡片;33、推片;34、回流管;35、导管;4、增湿器;5、气体压缩机;51、负压主管;52、空气阀;6、氧气罐;61、氧气阀;62、分流阀;7、负压罐;71、第一负压阀;72、第二负压阀;73、负压管;74、吸痰罐;8、安装盒;80、吸痰管;81、驱动轮;82、马达;83、限位管;84、海绵;9、枕块;91、第一伸缩柱;92、第二伸缩柱;93、限位框;94、限位轴;95、弧形块;96、螺栓。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包括呼吸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壳体(1)内部设有气体压缩机(5),气体压缩机(5)的进气端设有负压主管(51),负压主管(51)远离气体压缩机(5)的一端设有分流阀(62),分流阀(62)远离负压主管(51)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氧气罐(6)和负压罐(7),负压罐(7)远离气体压缩机(5)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管(73),负压管(73)远离负压罐(7)的一端连接有吸痰管(80),气体压缩机(5)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混合罐(22)和第二混合罐(28),气体压缩机(5)和第一混合罐(22)以及第一混合罐(22)和第二混合罐(28)之间通过进气管(2)连接,进气管(2)远离第二混合罐(28)的一端连接有面罩(3),进气管(2)上还安装有增湿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罐(6)和分流阀(62)之间设有氧气阀(61),负压罐(7)和分流阀(62)之间设有第一负压阀(71),负压罐(7)远离分流阀(62)的一端设有第二负压阀(72),分流阀(62)和气体压缩机(5)之间的负压主管(51)上连接有直管,直管上设有空气阀(52),气体压缩机(5)和第一混合罐(22)之间设有第一阀门(21),第一混合罐(22)和第二混合罐(28)之间设有第三阀门(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21)和气体压缩机(5)之间设有排出管(23),排出管(23)远离进气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阀门(24),排出管(23)中部连接有连通管(26),连通管(26)一端与排出管(23)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阀门(27)和第二混合罐(28)之间的进气管(2)连通,连通管(26)中部设有连通阀(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内部的空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3)上连接有回流管(34),面罩(3)上还连接有导管(35),导管(35)远离面罩(3)的一端连接有安装盒(8),安装盒(8)远离导管(35)的一端与负压管(73)连接,吸痰管(80)位于安装盒(8)内,且吸痰管(80)一端与负压管(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昭兴周勇杨燕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