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09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包括S1,将工件以≤500℃的温度装炉,并以第一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一温度后,保温第一时长;S2,将工件强制风冷至第二温度后,均温第二时长;S3,将工件自然冷却至第二温度后,二次保温第三时长;S4,将工件冷却至室温。本申请使得热处理后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后硬度为160~240HBW,硬度均匀,满足切削加工要求,有效节约了生产的时间,减少设备占有率,提高了零件的热处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4CrNiMo6钢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34CrNiMo6钢是优良调质钢,在调质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低温冲击韧性也很高,淬火+低温回火或高温回火后都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低的缺口敏感度,主要用来制造截面较大的零件,如曲轴、连杆、齿轮和螺栓等,在低温回火后或等温淬火后可当做超高强度钢使用。
[0003]34CrNiMo6钢的淬透性较好,采用通常的正火+回火的方式进行锻后热处理后,组织中会存在有马氏体及贝氏体组织,导致硬度值高于300~380HBW,且硬度不均匀,不能满足切削加工要求。
[0004]为了满足技术要求,现有技术中,一般对34CrNiMo6钢采用退火工艺,但退火工序时间长,长时间占用设备,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其他产品生产,给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0005]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34CrNiMo6钢硬度值高无法满足切削要求,需要采用长时间的退火工艺进行处理,导致锻后热处理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现在需要提供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34CrNiMo6钢硬度值高无法满足切削要求,且锻后热处理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8]本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使得热处理后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后硬度为160~240HBW,硬度均匀,满足切削加工要求,有效节约了生产的时间,减少设备占有率,提高工件的热处理效率;具体为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工件以≤500℃的温度装炉,并以第一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一温度后,保温第一时长;
[0010]S2,将工件强制风冷至第二温度后,均温第二时长;
[0011]S3,将工件自然冷却至第二温度后,二次保温第三时长;
[0012]S4,将工件冷却至室温。
[0013]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14]34CrNiMo6钢的硬度值主要取决于组织中马氏体及贝氏体组织的含量,为降低硬度值就需要减少组织中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含量,那么控制奥氏体的转变过程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有效控制奥氏体的转变过程,以达到想要的转化效果,成为本方案的重点。
[0015]在常规的热处理工艺中,通常通过控制升温速度和冷却速度来实现对奥氏体转化条件的调节控制,而按照常规的正火+回火的调节方式无法进一步提升34CrNiMo6钢的性能要求,后续还是需要通过退火来改善。而如何达到有效的温度控制,以提升热处理效率,从而避免增加退火工艺,对控制温度的选择则成为难点。
[0016]而本方案为能选择合适的温度,结合了34CrNiMo6钢的C曲线,C曲线即指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是表示不同温度下过冷奥氏体转变量与转变时间关系的曲线。本方案根据34CrNiMo6钢在不同温度下过冷奥氏体转变量与转变时间,对冷却速度进行了分段设置,并进行等同时间段的保温,从而保证工件得到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进而保证34CrNiMo6钢的硬度均匀性,满足切削加工要求,减少加工时长,减少设备占有率,提高工件热处理效率。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S1中,工件装炉量不超过台车炉的最大装载量;工件与台车面底板之间采用垫铁进行隔离,且垫铁高度≥100mm;工件之间间距≥30mm。确保工件加热冷却循环更充分,从而使组织更加均匀。
[00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升温速度为100~200℃/h;第一温度为880~900℃。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和温度,精准把控奥氏体转化条件,同时保证工件各截面温度一致,以减少工件截面温度差带来的影响,确保工件性能。
[00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保温时长与工件的条件厚度有关,其中,第一时长为(1.5~2)min*条件厚度(mm),第三时长为2min*条件厚度(mm)。根据工件的有效厚度设定合理的保温时长,确保工件温度均匀性,使工件充分奥氏体化,同时避免工件温度过高影响工件奥氏体转化,减少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形成。
[002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温度为650~700℃;所述第二时长与工件装炉重量有关,第二时长为0.5min*装炉重量(T)。根据装炉重量设定均温时长,使工件能够在稳定的温度内充分进行温度交换,从而使工件温度更均匀,使工件组织更均匀,减少局部因温度不同导致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情况。
[002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S1中,升温和保温期间同步打开炉内循环风扇。确保温度可控,提高温度的准确性。
[002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S2中,将工件推出炉外,使工件完全在空气中进行强制风冷,其中,强制风冷采用轴流风机对流冷却。确保工件温度快速均匀下降,以确保组织平衡。
[002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S2中,将工件返回炉内进行均温。
[002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S2中,在S3中,将工件推出炉外,使工件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后,将工件返回炉内进行二次保温。在工件温度较低时,采用自然冷却避免造成工件边角处温度下降过程,避免出现贝氏体或马氏体等非平衡组织。
[002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二次保温时打开炉内加热系统和循环风机,使炉内保温温度恒定在650~700℃。保证工件的温度更均匀,确保工件组织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序温度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结合34CrNiMo6钢C曲线,制定合适的冷却速度,使34CrNiMo6钢得到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从而降低34CrNiMo6钢的硬度值,提高硬度均匀性,从而满足切削加工要求,缩短加工时长。具体如附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1,将工件以装炉量≤台车炉的最大装载量装在台车炉上,同时,用高度≥100mm的垫铁将工件与炉底板进行隔离;在放置工件时,将工件间隔放置,以确保相邻工件之间的距离≥30mm,确保工件加热冷却循环更充分,组织更加均匀,然后将工件连同台车一并送入热处理炉中,控制工件装炉温度≤500℃。精准控制工件装炉温度,确保工件温度的均匀性,避免工件升温过快,形成不均匀组织。
[0032]步骤2,开启热处理炉加热系统,并同步打开炉内循环风扇,使工件以10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80℃,并保温第一时长。控制工件升温速度,减少截面温度差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实施例中,保温时长与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件以≤500℃的温度装炉,并以第一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一温度后,保温第一时长;S2,将工件强制风冷至第二温度后,均温第二时长;S3,将工件自然冷却至第二温度后,二次保温第三时长;S4,将工件冷却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工件装炉量不超过台车炉的最大装载量;工件与台车面底板之间采用垫铁进行隔离,且垫铁高度≥100mm;工件之间间距≥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温速度为100~200℃/h;第一温度为880~9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4CrNiMo6钢锻后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保温时长与工件的条件厚度有关,其中,第一时长为(1.5~2)min*条件厚度(mm),第三时长为2min*条件厚度(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4CrNi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李沛海段移先郑伟常海元赵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