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06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润滑脂技术领域。该润滑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复合基础油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
,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它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用于不适合流体润滑的摩擦副间的润滑,为了满足不同设备及场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润滑脂。根据稠化剂可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两类。皂基脂的稠化剂常用锂、钠、钙、铝、锌等金属皂,也用钾、钡、铅、锰等金属皂。非皂基脂的稠化剂用石墨、炭黑、石棉和合成稠化剂(如聚脲基、膨润土)。根据用途可分为通用润滑脂和专用润滑脂两种,前者用于一般机械零件,后者用于拖拉机、铁道机车、船舶机械、石油钻井机械、阀门等。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对润滑脂的使用性能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的要求,原有的润滑脂性能难以满足新设备新机械的润滑需要。
[0003]室内设备或公路上运行的车辆更换和维护相对简单和容易,而野外工作的工程机械类设备,由于工作过程中负荷变化频繁,而且存在突发的冲击负荷,因而对润滑脂的抗冲击负荷即抗磨性能提出了特别突出的要求。
[0004]公告号为CN10415221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工程机械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磷酸三甲酚酯做为极压抗磨剂,但磷剂属于低负荷极压抗磨剂,硼酸盐也属于极压抗磨剂,但是它需要在磺酸钙为分散助剂时才会起到好的效果,而且防锈剂的加入量大,防锈剂会优先吸附到金属表面,从而阻挡极压抗磨剂和金属的吸附,从而使极压抗磨剂失去作用。
[0005]公告号为CN10449813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挖掘机专用润滑脂,其只采用了磷剂的磷酸三甲酚酯或亚磷酸二正丁酯做极压抗磨剂,该单一的抗磨剂只能解决低负荷条件下的极压抗磨损,还有很多润滑脂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抗磨性能,使用了大量的酸性抗磨剂,酸性抗磨剂虽然有比较好的极压抗磨性能,但是酸性的物质在润滑脂使用过程中对碱性的皂会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影响润滑脂对摩擦副的保护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自制的复合抗磨剂和低加入量的防锈剂,确保润滑脂对摩擦副的保护更全面,耐磨性能更优异。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复合基础油75

90份、复合皂7

10份、复合抗磨剂3

7份、复合抗氧剂0.2

1.5份、碱性稳定剂0.2

3份、防锈剂0.01

0.05份、分水剂0.5

5份和消泡剂5

30PPm;
[0009]所有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抗磨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内加水200份,开启搅拌,加入硼酸40份,加热到50

90℃;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1,8

二氮杂二环

双环(5,4,0)
‑7‑
十一烯24份、三乙胺6份和N、N

二甲基苯胺8份,反应1.2小时;加入钛酸酯0.8份,在搅拌状态下升温到70

90℃,真空脱水;脱水完毕后,再加入亚磷酸三甲酚酯7.5份、硫磷酸含氮衍生物5份、硫代磷酸三苯酯20份和有机金属框架材料30份,混合均匀即得。
[0010]优选的,所述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0011]A1、将0.1mol SnCl2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得到SnCl2水溶液,将0.24mmol 2,3,6,7,10,11

六氨基三苯六盐酸盐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2,3,6,7,10,11

六氨基三苯六盐酸盐溶液,将二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0012]A2、在A1所得混合溶液中滴加1.2ml浓度为14mol/L的氨水,搅拌3h,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固体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2次,然后干燥,即得所述有机金属框架材料。
[0013]优选的,所有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防锈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壬基萘磺酸钡30份、烷基磷酸咪唑啉胺40份和N

油酰肌氨酸十八胺20份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加热到60℃,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防锈剂。
[0014]优选的,所述分水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异丁烯3.5份和全氟聚醚0.8份。
[0015]优选的,所述复合基础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烷基矿物油50份、烷基萘17.5份和聚α烯烃20份。
[0016]优选的,所有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皂的制备方法为:在高压釜内加水200份,开启搅拌,再加入氧化钙10

40份;反应完毕后,加热至60

90℃,再加入磺酸15

25份,反应20

30分钟;再依次加入醋酸1

5份、癸二酸5

10份和十二羟基硬脂酸5

10份,混合10

30分钟;再加入氢氧化锂5

10份,封闭高压釜,加热至130

170℃,反应1

3小时,打开排气阀,缓慢排水,脱水,即得所述复合皂。
[0017]优选的,所述磺酸为含12个碳以上的长链烷基磺酸。
[0018]优选的,所有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内依次加入2,6

二叔丁基对甲酚45份、二苯胺20份和苯三氮唑2份,加热到50

70℃,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复合抗氧剂。
[0019]优选的,所述碱性稳定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硫化烷基酚钙0.6份和聚异丁烯丁二烯亚胺2份。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21]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先将复合基础油投入反应釜内,再加入复合抗磨剂、复合抗氧剂、防锈剂和消泡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0023]S2、将复合皂投入高压釜内,然后加入15

25%的所述混合物A,升温至210

240℃,保温5

15分钟,高压釜通入降温水,降温水温度控制在

20℃到

10℃,同时把剩余的所述混合物A泵入高压釜中,搅拌下降温至60

90℃后,再加入分水剂和碱性稳定剂,搅拌均匀,均质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复合基础油75

90份、复合皂7

10份、复合抗磨剂3

7份、复合抗氧剂0.2

1.5份、碱性稳定剂0.2

3份、防锈剂0.01

0.05份、分水剂0.5

5份和消泡剂5

30PPm;所有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抗磨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内加水200份,开启搅拌,加入硼酸40份,加热到50

90℃;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1,8

二氮杂二环

双环(5,4,0)
‑7‑
十一烯24份、三乙胺6份和N、N

二甲基苯胺8份,反应1.2小时;加入钛酸酯0.8份,在搅拌状态下升温到70

90℃,真空脱水;脱水完毕后,再加入亚磷酸三甲酚酯7.5份、硫磷酸含氮衍生物5份、硫代磷酸三苯酯20份和有机金属框架材料30份,混合均匀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为:A1、将0.1mol SnCl2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得到SnCl2水溶液,将0.24mmol 2,3,6,7,10,11

六氨基三苯六盐酸盐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2,3,6,7,10,11

六氨基三苯六盐酸盐溶液,将二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2、在A1所得混合溶液中滴加1.2ml浓度为14mol/L的氨水,搅拌3h,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固体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2次,然后干燥,即得所述有机金属框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有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防锈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壬基萘磺酸钡30份、烷基磷酸咪唑啉胺40份和N

油酰肌氨酸十八胺20份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加热到60℃,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防锈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异丁烯3.5份和全氟聚醚0.8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专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础油按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辉张满亮王绍领武良华张国恩张国杰刘灿祥李启才王德滨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鑫业特种润滑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