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91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包括连接组件和格构梁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异形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工程

公路工程以及建筑工程中构造物通常需要开挖放坡,在现场浇筑急流槽

拱形骨架等,以此增强边坡稳定性

常见采用三维网植草护坡以及拱格构梁护坡等措施加固边坡,使其增加边坡稳定性

但是,通常的加固边坡措施施工周期慢,需要在现场浇筑,会影响施工周期

边坡的稳定性大部分是依靠自身的边坡稳定性,由于时间久远,加上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势必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边坡垮塌等危害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采用三维网植草护坡以及格构梁护坡形式,对整个护坡体系进行拆分,所需部件全部提前预制好,在现场直接安装,边坡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解决现有技术中格构梁边坡稳定性较差,现场不方便施工的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和格构梁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异形件

第二异形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异形件和第二异形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格构梁组件通过第一异形件或第二异形件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异形件为梯形台
,
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

[000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异形件的侧壁包括一个倾斜于水平面的倾斜侧壁和三个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侧壁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设置于第一异形件的倾斜侧壁,所述第二连接槽设置于与倾斜侧壁相对的竖直侧壁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异形件还设有第三连接槽,所述第三连接槽设置于倾斜侧壁相邻的竖直侧壁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槽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于倾斜侧壁相邻的两个竖直侧壁

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槽可以实现连接组件的横向延伸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第三连接槽的截面呈梯形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异形件为梯形台
,
设有第四连接槽和第五连接槽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异形件的侧壁包括一个倾斜于水平面的倾斜侧壁和三个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侧壁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槽设置于第二异形件的倾斜侧壁,所述第五连接槽设置于与倾斜侧壁相对的竖直侧壁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异形件还设有第六连接槽,所述第六连接槽设置于倾斜侧壁相邻的竖直侧壁

通过设置第六连接槽可以实现连接组件的横向延伸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六连接槽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于倾斜侧壁相邻的两个竖直侧壁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槽和第五连接槽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第六连接槽的截面呈梯形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第一主体部固定连接,且对称设于第一主体部两端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一个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异形件第二连接槽卡槽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一个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异形件第五连接槽卡槽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呈梯形,与第一异形件的第二连接槽相匹配,同时与第二异形件的第五连接槽相匹配

[0022]本专利技术可以做以下改进,所述格构梁组件包括第一构件

第二构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构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构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七连接槽,所述第七连接槽截面呈梯形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七连接槽设置于第二连接件的侧壁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七连接槽设有四个,对称设置于第二连接件四周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设有锚索孔

[0027]进一步地,所述锚索孔位于第二连接件中心位置,与第二连接件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

[0028]进一步地
,
所述格构梁组件还包括锚索
,
所述锚索通过锚索孔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002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主体部固定连接
,
且两个第二连接部对称设于第二主体部两端

[00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七连接槽卡槽连接;或所述第一构件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一异形件

第二异形件卡槽连接

通过第一构件与第二连接件

连接组件的第一异形件

第二异形件连接,可以实现格构梁组件的纵向延伸

[003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三主体部和两个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三主体部固定连接
,
且两个第三连接部对称设于第三主体部两端

[003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构件通过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七连接槽卡槽连接

通过第二构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可以实现格构梁组件的横向延伸

[0033]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呈梯形,与第七连接槽相匹配,分别与第一异形件

第二异形件的第一连接槽

第四连接槽相匹配;第三连接部的截面呈梯形,与第七连接槽相匹配

[0034]进一步地,第一主体部

第二主体部和第三主体部都呈长方体形

[0035]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两相邻所述连接组件之间通过第三构件连接

[00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构件包括第四主体部和两个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第四主体部固定连接
,
且两个第四连接部对称设于第四主体部两端

[003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构件通过第四连接部与两相邻连接组件的第三连接槽或第六
连接槽卡槽连接

[003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构件与第二构件结构相同

[0039]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

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截面为梯形,且从一端到另一端梯形的截面积由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
(1)
和格构梁组件
(2)
;所述连接组件
(1)
包括第一异形件
(101)、
第二异形件
(102)
和第一连接件
(103)
;所述第一异形件
(101)
和第二异形件
(102)
通过第一连接件
(103)
连接;所述连接组件
(1)
与格构梁组件
(2)
通过第一异形件
(101)
或第二异形件
(102)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形件
(101)
为梯形台
,
设有第一连接槽
(1011)
和第二连接槽
(1012)
;所述第一异形件
(101)
的侧壁包括一个倾斜于水平面的倾斜侧壁和三个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槽
(1011)
设置于第一异形件
101
的倾斜侧壁,所述第二连接槽
(1012)
设置于与倾斜侧壁相对的竖直侧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槽
(1013)
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于倾斜侧壁相邻的两个竖直侧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异形件
(102)
为梯形台
,
设有第四连接槽
(1021)
和第五连接槽
(1022)
;所述第二异形件
(102)
的侧壁包括一个倾斜于水平面的倾斜侧壁和三个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侧壁;所述第四连接槽
(1021)
设置于第二异形件
(102)
的倾斜侧壁,所述第五连接槽
(1022)
设置于与倾斜侧壁相对的竖直侧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异形件
(102)
还设有第六连接槽
(1023)
,所述第六连接槽
(1023)
设置于倾斜侧壁相邻的竖直侧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103)
包括第一主体部
(1031)
和两个第一连接部
(1032)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
(1032)
分别与第一主体部
(1031)
固定连接,且对称设于第一主体部
(1031)
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件
(103)
通过一个第一连接部
(1032)
与第一异形件
(101)
第二连接槽
(1012)
卡槽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
(103)
通过一个第一连接部
(1032)
与第二异形件
(102)
第五连接槽
(1022)
卡槽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预制装配式格构梁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辉李长冬谢昭宇朱东良柯旭华张峰顾东明李涛赵志成潘阳航杨启刘华辉严新常晓菲阮鲲鹏彭涛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道泽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