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及其浇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及其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结构通常是指在框架、剪力墙、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砼结构、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前需要完成的部分,也就是说,其是在一次结构(指主体结构的承重构件部分)施工完毕以后才施工的,是相对于承重结构而言的,为非承重结构,例如构造柱、过梁、止水反梁、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等。
[0003]就构造柱来说,其主要包括抱框柱、连接柱等,其中抱框柱主要指过户门位置的二次构造,连接柱主要指2
‑
4面墙体之间(或也称多面墙夹角处)的构造,构造柱一般是由水泥砂浆浇筑而成,在进行浇筑时,需要先利用若干围板将待浇筑位置围起来,然后通过若干方木和/或架杆来固定围板,防止浇筑时产生漏料或围板偏移现象,尤其是抱框柱的构造为龙门框结构,这就导致了围板再围设时需要大量的支撑固定结构,并利用扒钩和/或紧固丝杆完成固定工作,有时还要在墙体上进行打孔,以辅助完成固定结构的安装,进而完成围板的固定,这就导致抱框柱围板的围设工作较为麻烦,构造效率较低。
[0004]同时,围板结构也多为木板加方木结构,即在施工现场取用一块条形木板,并在木板后端面的两侧固定方子木,完成单个围板的制作,而通常抱框柱围设结构的构造至少需要九块围板才能完成,这就更加降低了二次结构抱框柱的构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装置和浇筑装置;所述支护装置包括由两侧的侧支护机构(1),以及顶部的上支护机构(2)组成的龙门框结构,且龙门框内部还设有顶紧机构(3);所述侧支护机构(1)包括竖直设置的主板(11),以及位于其外侧平行设置的两块外板(12),两外板(12)的板面均垂直于主板(11)的板面且内侧与主板(11)贴合,所述主板(11)上设有能够夹紧两外板(12)的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包括竖直排列的若干个夹紧单元(13),所述夹紧单元(13)包括横向设置且贴合在主板(11)内侧的柱筒(131),所述柱筒(131)两端伸缩设有夹臂(132),通过两端的夹臂(132)能够分别夹紧主板(11)外侧的两块外板(12),所述柱筒(131)内部设有能够驱动两夹臂(132)相向或背向同步移动的驱动组件(133);所述上支护机构(2)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主板(11)上端抵接的副板(21),以及位于副板(21)上侧平行设置的两块夹板(22),两夹板(22)的板面均垂直于副板(21)的板面且下侧与副板(21)贴合,所述副板(21)上设有能够夹紧两夹板(22)的承托模块(23);所述承托模块(23)包括位于副板(21)下侧的托架(231),所述托架(231)沿副板(21)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均设有夹紧单元(13),且通过所述夹紧单元(13)两端的夹臂(132)能够分别夹紧副板(21)上侧的两块夹板(22);所述顶紧机构(3)包括长度均可调节的横向顶紧模块(31)和纵向顶紧模块(32),两组侧支护机构(1)上的夹紧单元(13)一一相对设置,所述横向顶紧模块(31)横向设置在两个相对的夹紧单元(13)之间,所述纵向顶紧模块(32)竖直设置在托架(231)的下方;所述主板(11)、外板(12)、副板(21)以及夹板(22)之间围成连通的,且呈龙门框状的浇灌槽,所述浇筑装置包括二次结构浇灌机(6),其能够将混凝土浆料浇筑至浇灌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132)包括内端伸缩设于柱筒(131)内的主杆(1321);所述主杆(1321)一侧设有臂板(1322),所述臂板(1322)所在平面与主杆(1321)轴线重合,且所述臂板(1322)靠近主杆(1321)内端的一侧与主杆(1321)之间留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板(1322)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一侧与主杆(1321)外端的一侧连接;所述限位部包括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连接部远离主杆(1321)的一侧连接,且与主杆(1321)轴线平行,另一直角边靠近主杆(1321)的内端设置,且与主杆(1321)轴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1)与副板(21)的厚度相同;所述臂板(1322)与主杆(1321)之间的间隙,等于主板(11)与柱筒(131)靠近臂板(1322)一侧筒壁的厚度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主杆(1321)轴线垂直的直角边的长度不小于35c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321)内端设有柱状的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内设有螺纹柱;
所述驱动组件(133)包括位于柱筒(131)中部的蜗轮蜗杆传动部件,其中蜗轮蜗杆传动部件的蜗杆(1331)一端伸出至柱筒(131)外,涡轮(1332)中部设有螺纹管(1333),所述螺纹管(1333)的两端分别伸入两夹臂(132)主杆(1321)的第一开口内且与螺纹柱螺旋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结构抱框柱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13)包括位于主板(11)上端的承接夹紧单元,所述主板(11)上端所在平面位于承接夹紧单元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琳,徐记鹏,吴友诚,石仁长,李虎,纪训,
申请(专利权)人:新泰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