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50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组、变焦透镜组、第二固定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和第三固定透镜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八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九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十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十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十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十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十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第十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使得变焦镜头能够保证在全波段下满足成像要求且具有小体积、小畸变的优势,满足在无人机领域的使用需求。使用需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在无人机领域,变焦镜头凭借拍摄距离远、拍摄角度大,连续快速变倍且能够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都能得到良好的拍摄效果等优点,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全波段相机的应用在无人机领域逐渐普及。全波段、靶面大、小体积、小畸变等条件成为新一代无人机变焦镜头的要求。
[0003]适配1/1.2

靶面可见光和红外光全波段强响应芯片的变焦镜头比较少,且存在设计波段窄,靶面小,体积大、畸变大等缺点,所以研发出一款全新的镜头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以实现全波段成像且体积小的变焦镜头。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组、变焦透镜组、第二固定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和第三固定透镜组;
[0006]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组、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和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组固定设置,所述变焦透镜组和所述对焦透镜组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设置;
[0007]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变焦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和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
[0008]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
[0009]所述变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
[0010]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和第十二透镜;
[0011]所述对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十三透镜、第十四透镜、第十五透镜;
[0012]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组包括第十六透镜;
[0013]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十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所述第十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
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凸凹透镜或双凸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十四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十五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十六透镜为凹凸透镜。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和所述第十四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0016]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所述第十五透镜和所述第十六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d2、阿贝数为Vd2;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d4、阿贝数为Vd4;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Nd5、阿贝数为Vd5;所述第十透镜的折射率为Nd10、阿贝数为Vd10;所述第十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d11、阿贝数为Vd11,其中:
[0018]1.64≤Nd2≤1.71;53.30≤Vd2≤62.00;
[0019]1.72≤Nd4≤1.76;54.70≤Vd4≤62.50;
[0020]1.94≤Nd5≤2.01;13.00≤Vd5≤19.50;
[0021]1.90≤Nd10≤2.01;18.00≤Vd10≤22.00;
[0022]1.49≤Nd11≤1.77;23.64≤Vd11≤31.00。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组的焦距为F1、所述变焦透镜组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的焦距为F3、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为F4、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组的焦距为F5,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焦距为FW,其中:
[0024]1.30≤F1/FW≤1.50;
[0025]‑
0.35≤F2/FW≤

0.3;
[0026]0.63≤F3/FW≤0.78;
[0027]0.83≤F4/FW≤1.00;
[0028]‑
1.001≤F5/FW≤

0.91。
[0029]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胶合形成胶合透镜组,所述胶合透镜组的焦距为F,所述变焦镜头在长焦端的焦距为FT,其中:
[0030]7.445≤F/FT≤9.495。
[0031]可选的,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焦距为FW,所述变焦镜头在长焦端的焦距为FT,其中:
[0032]5.00≤FT/FW≤5.10。
[0033]可选的,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对焦透镜组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S4,其中:
[0034]4.85≤TTL/S4≤5.40。
[0035]可选的,所述变焦透镜组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S2,所述对焦透镜组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S4,其中:
[0036]0.63≤S2/S4≤0.74。
[0037]可选的,所述变焦镜头还包括光阑;
[0038]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和所述对焦透镜组之间的光路中。
[003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了一种五组元的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组、变焦透镜组、第二固定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和第三固定透镜组,并具体采用16枚透镜,透镜数量较少,从而有助于减小镜头长度。通过合理搭配第一固定透镜组、变焦透镜组、第二固定透镜组、对焦透镜组、第三固定透镜组以及其中各个透镜的光焦度,可较好的校正像差,保证成像效果,同时,使得该变焦镜头具有小体积、小畸变的优势,满足在无人机领域的使用需求。
[0040]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结构示意图;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组、变焦透镜组、第二固定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和第三固定透镜组;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组、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和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组固定设置,所述变焦透镜组和所述对焦透镜组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变焦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和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变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和第十二透镜;所述对焦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十三透镜、第十四透镜、第十五透镜;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组包括第十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十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所述第十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凸凹透镜或双凸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十四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十五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十六透镜为凹凸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和所述第十四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所述第十五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穷苏宁卢思辰何娟娟白万涛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