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33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以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智能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电池包监测数据;通过用于与云端连接的消息队列系统将云资源共享群体中的车辆的电池包监测数据传输至预先设置的算法库;使用算法库中的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对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将通过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汽车电池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当电池包出现热失控时能够及时预警,避免处理不及时产生的人身和财产伤害。避免处理不及时产生的人身和财产伤害。避免处理不及时产生的人身和财产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以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热失控报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到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逐步提高,可能在将来取代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性能不断提升,续驶里程增大、百公里加速提升,动力电池容量不断的增加,所带来的热失控风险也逐渐增大。由于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产生热失控包括内部短路、机械挤压或者穿刺、过充过放、进水等。若在热失控产生时未及时进行预警,可能会对车辆及驾乘人员产生重大损害。
[0004]现有技术中主要侧重于关注热失控相关数据的采集方法进行保护,例如通过设置多种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未对采集过程中应用的算法逻辑以及预警方法进行说明,部分有关预警的方案只是简要一句话概述了在车端预警,但关于预警的标准和时间没有进行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和装置,可以对汽车电池包工作数据实施实时监测,并利用云端资源对同一云资源共享群体的监测数据实施并行计算,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避免因电池包热失控处理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智能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电池包监测数据;通过用于与云端连接的消息队列系统将云资源共享群体中的车辆的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传输至预先设置的算法库;使用所述算法库中的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将通过所述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
[0007]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利用智能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电池包监测数据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包是否已处于热失控报警状态;若所述电池包已处于热失控状态;则判断所述电池包信号是否已恢复且恢复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或所述电池包离线时长是否已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是,则结束所述电池包热失控报警。
[0008]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过用于与云端连接的消息队列系统将所述云资源共享群体中的车辆的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传输至所述算法库之前,还包括:若所述电池包未处于所述热失控报警状态,则判断所述电池包是否处于进水报警状态;若所述电池包处于进水报警状态,且所述电池包的电芯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则将故障归类为热失控故障,进行电池包热失控报警。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使用所述算法库中的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判断所述电池包既不处于所述热失控报警状态也不处于所述进水报警状
态之后,判断所述监测数据是否有效;若所述监测数据有效,所述电池包的电流为0且所述电芯压降在预设周期内大于第一预设压降阈值,则将电芯电压热失控标志位置“1”。
[0010]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电流为0且所述电芯压降大于第一预设压降阈值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包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压降是否大于第二压降阈值,若是,则将电池包电压热失控位置“1”并进入将通过所述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的步骤;若否,则直接进入将通过所述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的步骤。
[0011]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判断所述电池包的电流为0且所述电芯压降大于第一预设压降阈值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电芯的温度升高速率,判断所述温度升高速率是否达到预设的温度升高速率阈值;若所述温度升高速率达到所述温度升高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温度升高速率是否有效;若所述温度升高速率有效,则进行故障累计并将温度热失控标志位置“1”;若所述温度升高速率无效,则不进行故障累计;若所述温度升高速率未达到所述温度升高速率阈值,则判断温度采样点的最高温度是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将所述温度热失控标志位置“1”;若否,则进入将通过所述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的步骤。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包括: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当所述将电芯电压热失控标志位置“1”、所述将电池包电压热失控位置“1”以及所述将温度热失控标志位置“1”累计发生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时,触发所述热失控报警。
[0013]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还包括: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当所述电芯电压热失控标志位置“1”、所述温度热失控标志位置“1”同时存在,且所述监测数据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持续无效或丢失时,触发所述热失控报警。
[001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还包括: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当所述电芯电压热失控标志位置“1”、电池包电压热失控标志位置“1”同时存在且所述监测数据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持续无效或丢失,触发所述热失控报警。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智能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电池包监测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用于与云端连接的消息队列系统将所述云资源共享群体中的车辆的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传输至所述算法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算法库中的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和算法聚类;所述存储模块,将通过所述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将属于同一云资源共享群体的车辆信息输入预先设置的算法库,通过将电池包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至算法库进行实时处理。不仅实现了对车辆电池包工作数据的实时监控还能够实现多车同时处理,高效的利用云端资源。通过设置算法逻辑进行数据分析,在可能出现电池包热失控时及时预警,使相关业务人员及时介入处置,防止驾乘人员遭受人生财产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装置的装置模块示意图。
[0019]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池热失控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利用智能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电池包监测数据;S2,通过用于与云端连接的消息队列系统将云资源共享群体中的车辆的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传输至预先设置的算法库;S3,使用所述算法库中的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S4,将通过所述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处理后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热失控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的利用智能车载终端采集车辆电池包监测数据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包是否已处于热失控报警状态;若所述电池包已处于热失控状态;则判断所述电池包信号是否已恢复且恢复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或所述电池包离线时长是否已大于第二预设时长;若是,则结束所述电池包热失控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的通过用于与云端连接的消息队列系统将云资源共享群体中的车辆的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传输至预先设置的算法库之前,还包括:若所述电池包未处于所述热失控报警状态,则判断所述电池包是否处于进水报警状态;若所述电池包处于进水报警状态,且所述电池包的电芯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则将故障归类为热失控故障,进行电池包热失控报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使用所述算法库中的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判断所述电池包既不处于所述热失控报警状态也不处于所述进水报警状态之后,判断所述监测数据是否有效;若所述监测数据有效,所述电池包的电流为0且所述电芯压降在预设周期内大于第一预设压降阈值,则将电芯电压热失控标志位置“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电池包的电流为0且所述电芯压降大于第一预设压降阈值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包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压降是否大于第二压降阈值,若是,则将电池包电压热失控位置“1”并进入步骤S4;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电池包的电流为0且所述电芯压降大于第一预设压降阈值之后,还包括: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巧娇陆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