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323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使用时站在两层板材的其中一层板材前,转动旋钮使轮盘转动,至轮盘上的某一透镜和板材上的圆孔镂空重合,梯形弹出凸块卡入凹槽内,形成临时固定;当需要将轮盘复位时,按压拨叉按钮,使复位拨叉头部挤压滚子,直至复位拨叉的水平移动距离达到最大,同一机架上两个轮盘同时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轮盘上嵌有多个具备不同参数的透镜,两个可转动面板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观察镜片,通过旋转两个轮盘,可以对两层透镜的叠加效果进行切换,通过旋转实现多样化视角转换,丰富交互性;机架通过拨叉按钮控制复位拨叉的水平移动,实现了此交互装置的一键复原功能。实现了此交互装置的一键复原功能。实现了此交互装置的一键复原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展览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博物馆内交互装置非常少,且现存的交互装置中交互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游客前来互动并加深他们对于博物馆内容的印象,如现在博物馆内存在大部分的交互墙,都只局限于游客合影留念,缺少其他具有创意性的交互行为,减少了游客交互体验的乐趣。
[0003]因此亟需一种与传统的交互合影墙不同,有助于游客们获得更加新奇的交互体验的交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
[0005]这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安装在两层板材之间,包括:机架,机架朝向板材的两侧分别设有圆盘,两个圆盘相对的面上各自转动连接有一个轮盘,轮盘轴心固定有旋钮,旋钮伸出板材外侧;
[0006]轮盘上环向嵌入有数个透镜,轮盘和圆盘上对应地分别设有梯形弹出凸块和凹槽;板材上开设有和镜片卡槽对应的圆孔镂空;
[0007]两个轮盘相对的面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滚子,滚子偏离轮盘轴心设置;机架上还通过立柱滑动连接有复位拨叉,复位拨叉头部呈月牙状,在两个轮盘之间水平移动,复位拨叉尾部连接有拨叉按钮,拨叉按钮和立柱之间设有压簧;
[0008]复位拨叉头部月牙状的高度和水平移动距离均大于等于滚子和轮盘轴心之间距离的两倍。
[0009]作为优选,轮盘上对应数个透镜开设有弹出槽,弹出槽设于轮盘和圆盘重合的范围内,梯形弹出凸块尾部和弹出槽之间设有弹簧,轮盘和圆盘转动至弹出槽和凹槽对齐时,梯形弹出凸块弹出至凹槽中。
[0010]作为优选,梯形弹出凸块中的斜面设于和轮盘环向对应的两侧,凹槽和梯形弹出凸块的形状匹配。
[0011]作为优选,轮盘上至少嵌入有三个透镜,透镜为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透镜,同一机架连接的两个轮盘上的各个透镜的参数不同。
[0012]作为优选,两层板材之间设有数个机架,每个机架上的复位拨叉尾部朝向就近一侧的板材边缘,拨叉按钮伸至板材外侧。
[0013]这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站在两层板材的其中一层板材前,转动旋钮使轮盘转动,至轮盘上的某一
透镜和板材上的圆孔镂空重合,梯形弹出凸块卡入凹槽内,形成临时固定;
[0015]步骤二、继续转动旋钮,临时固定解除,直至下一透镜和圆孔镂空重合;重复步骤二直至所需的透镜和圆孔镂空重合;当需要将轮盘复位时,实施步骤三;
[0016]步骤三、按压拨叉按钮,使复位拨叉头部挤压滚子,直至复位拨叉的水平移动距离达到最大,同一机架上两个轮盘同时复位。
[0017]作为优选,步骤二中,继续转动旋钮时,梯形弹出凸块和凹槽相互挤压,梯形弹出凸块缩入轮盘内,临时固定解除;当轮盘转动至下一透镜和圆孔镂空重合,梯形弹出凸块从轮盘表面弹出并卡入凹槽内,再次形成临时固定。
[0018]作为优选,对两层板材的两面伸出的旋钮分别进行旋转,调整两个轮盘上透镜的叠加效果。
[0019]作为优选,步骤三中,复位拨叉的水平移动距离达到最大后停止按压拨叉按钮,压簧伸长推动拨叉按钮和复位拨叉复位。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在两层板材之间分别设置两个轮盘,轮盘上嵌有多个具备不同参数的透镜,两个可转动面板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观察镜片,通过旋转两个轮盘,可以对两层透镜的叠加效果进行切换,通过旋转实现多样化视角转换,丰富交互性。
[0022]2)机架通过拨叉按钮控制复位拨叉的水平移动,并在拨叉按钮和机架之间设置压簧,按压拨叉按钮后复位拨叉头部控制轮盘复位,实现了此交互装置的一键复原功能,压簧为拨叉按钮的复位提供弹力。
[0023]3)在轮盘和圆盘上对应地分别设有梯形弹出凸块和凹槽,梯形弹出凸块尾部和弹出槽之间设有弹簧,轮盘和圆盘转动至弹出槽和凹槽对齐时,梯形弹出凸块弹出至凹槽中,形成一定的固定效果,梯形弹出凸块和凹槽的斜面相配合,有助于引导梯形弹出凸块被压回轮盘内,使镜片的切换顺畅。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装置整体爆炸图;
[0025]图2为另一视角下含两个的装置的整体爆炸图;
[0026]图3为装置表面的图案设计示意图;
[0027]图4为装置的使用场景和方法示意图;
[0028]图5为装置内部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另一视角下的装置内部零件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另一视角下的装置内部零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拨叉未接触滚子时轮盘转动的示意图;
[0032]图9为拨叉将滚子推至初始位置时的示意图;
[0033]图10为装置内部零件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4]图11为装置内部零件可替换镜片的结构图示意。
[0035]附图标记说明:滚子1、轮盘2、复位拨叉3、机架4、螺母5、滚子轴6、拨叉按钮7、拨叉按钮固定螺栓8、压簧9、旋钮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7]实施例一
[0038]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这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安装在两层板材之间,两层板材相互平行并一起垂直于地面放置,其图案面向外;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包括:机架4,机架4朝向板材的两侧分别设有圆盘,两个圆盘之间相对的面上各自转动连接有一个轮盘2,轮盘2轴心固定有旋钮10,旋钮10伸出板材外侧,双面可独立旋转控制。
[0039]轮盘2上环向嵌入有数个透镜,板材上开设有和镜片卡槽对应的圆孔镂空。本实施例中,轮盘2上环向等距地嵌入有三个透镜,透镜为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透镜,同一机架4连接的两个轮盘2上的各个透镜的参数不同。
[0040]如图11所示,两个轮盘2可设置一个无透镜的初始位置和多个具备不同参数透镜的相对位置,例如不同的放大和缩小倍数、不同滤镜颜色等,两个轮盘2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观察透镜,例如一侧轮盘2可以设置成板材图案动物的真实视觉效果,另一面设置不同放大倍数的透镜。
[0041]如图10所示,两个轮盘2相对的面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滚子1,滚子1通过滚子轴6设于偏离轮盘2轴心的位置,滚子1可绕滚子轴6转动;机架4上还通过立柱滑动连接有复位拨叉3,复位拨叉3头部呈月牙状,在两个轮盘2之间水平移动,复位拨叉3尾部连接有拨叉按钮7,拨叉按钮7和立柱之间设有压簧9;压簧9通过拨叉按钮固定螺栓8固定在拨叉按钮7固定。
[0042]如图8和图9所示,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两层板材之间,包括:机架(4),机架(4)朝向板材的两侧分别设有圆盘,两个圆盘相对的面上各自转动连接有一个轮盘(2),轮盘(2)轴心固定有旋钮(10),旋钮(10)伸出板材外侧;轮盘(2)上环向嵌入有数个透镜,轮盘(2)和圆盘上对应地分别设有梯形弹出凸块和凹槽;板材上开设有和镜片卡槽对应的圆孔镂空;两个轮盘(2)相对的面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滚子(1),滚子(1)偏离轮盘(2)轴心设置;机架(4)上还通过立柱滑动连接有复位拨叉(3),复位拨叉(3)头部呈月牙状,在两个轮盘(2)之间水平移动,复位拨叉(3)尾部连接有拨叉按钮(7),拨叉按钮(7)和立柱之间设有压簧(9);复位拨叉(3)头部月牙状的高度和水平移动距离均大于等于滚子(1)和轮盘(2)轴心之间距离的两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轮盘(2)上对应数个透镜开设有弹出槽,弹出槽设于轮盘(2)和圆盘重合的范围内,梯形弹出凸块尾部和弹出槽之间设有弹簧,轮盘(2)和圆盘转动至弹出槽和凹槽对齐时,梯形弹出凸块弹出至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梯形弹出凸块中的斜面设于和轮盘(2)环向对应的两侧,凹槽和梯形弹出凸块的形状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轮盘(2)上至少嵌入有三个透镜,透镜为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透镜,同一机架(4)连接的两个轮盘(2)上的各个透镜的参数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多透镜模式的仿生体验式观察交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冶柳沁妤张雨阳周楚轶李游杨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