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绒面料技术领域。该面料由基布层、胶黏剂层和绒布层复合而成,其中,绒布层由改性聚氨酯绒毛制成,其按照重量份计包括: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绒面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静电植绒织物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颖纺织产品,其与机织簇绒和针织平绒织物一样都属于起绒织物,其主要由基布、胶黏剂和绒毛组成,但不是通过织造的方法制得,而是利用高压静电场把绒毛植入涂有粘合剂的基布中,固化后便形成毛绒面料,与传统纺织品相比,面料的表面性能可由绒毛的性能调控,可设计性高,广泛应用于窗帘、沙发、墙布、地毯、服饰中。
[0003]得益于静电植绒技术的可设计性,可将多种面料的优点结合起来,如锦纶结实耐磨,力学性能优异,但是其不耐光,氨纶强度较差,但是其耐酸、耐碱、耐光,将锦纶作为基布,氨纶作为绒毛,通过静电植绒制成的毛绒面料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毛绒面料,但是,表面的绒毛层易粘附污渍且不易清洗,日常清洁保养难度大、周期长,成为人们购买毛绒产品的最大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胶黏剂层和绒布层,通过静电植绒制成面料,所述绒布层由改性聚氨酯绒毛制成,其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
[0007]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0
‑
60份、抗污改性硅油110
‑
140份、1,4<br/>‑
丁二醇28
‑
36份、抗氧剂1.3
‑
1.6份和二甲基乙酰胺35
‑
50份;
[0008]所述抗污改性硅油由以下方法制备:
[0009]步骤A1:将三氟丁酸、氯化亚砜和丙酮混合,升温至42
‑
48℃,施加120
‑
180rpm机械搅拌,回流反应1.5
‑
2h,得到氟化改性剂;
[0010]进一步地,三氟丁酸、氯化亚砜和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0.12
‑
0.14mol:40
‑
50mL,氯化亚砜和三氟丁酸反应,形成含氟的酰氯化合物。
[0011]步骤A2:将复合改性硅油、三乙胺和四氢呋喃混合,水浴控制温度为10
‑
20℃,施加360
‑
420rpm机械搅拌,缓慢加入氟化改性剂,控制总加入反应时间为3
‑
4h,得到氟化硅油基体;
[0012]进一步地,复合改性硅油、氟化改性剂、三乙胺和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100g:45mmol:5
‑
7mL:80
‑
100mL,复合改性硅油为支链氨基改性、末端甲氧基封端的硅油,选自信越KF
‑
8001,由广州市斯涂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氟化改性剂与复合改性硅油的支链氨基反应,向硅油分子的侧链接枝含氟基团。
[0013]步骤A3:将氟化硅油基体和甲醇溶液混合,加入醋酸调节pH值为3.5
‑
4.5,室温下搅拌1
‑
1.5h,之后升温至40
‑
50℃,施加800
‑
1000rpm机械搅拌,缓慢滴加氢溴酸,控制氢溴酸加入反应时间为10
‑
15min,再加入氨水中和,得到抗污改性硅油;
[0014]进一步地,氟化硅油基体、甲醇溶液和氢溴酸的用量比为100g:150
‑
200mL:2
‑
3mL,甲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
60%,氢溴酸的质量分数为33%,以甲醇溶液为水解环境,在醋酸和氢溴酸的作用下,氟化硅油基体分子链的末端甲氧基逐步水解,形成端羟基修饰。
[0015]所述改性聚氨酯绒毛由以下方法制备:
[0016]步骤B1:将抗氧剂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加入抗污改性硅油混合,升温至75
‑
85℃,施加60
‑
80rpm机械搅拌,间断加入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控制加入反应总时间为1.2
‑
1.7h,得到预聚液;
[0017]步骤B2:将预聚液降温至55
‑
65℃,提升搅拌速率为120
‑
150rpm,加入1,4
‑
丁二醇,控制反应时间为2
‑
2.5h,得到纺丝液;
[0018]步骤B3:将纺丝液进行干法纺丝,对丝束收卷、粉碎,得到改性聚氨酯绒毛。
[0019]进一步地,改性聚氨酯绒毛的粉碎长度优选为0.5mm。
[0020]进一步地,抗氧剂优选抗氧剂Chinox30N。
[0021]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S1:向基布表面辊涂胶黏剂,送入静电植绒机,控制基板间距为15cm,植绒电压为45kV,植绒温度为55℃,植入时间为15s,将改性聚氨酯绒毛植入到胶黏剂中,得到坯料;
[0023]步骤S2:将坯料转入烘箱中,先在100℃预烘12
‑
16min,之后在150℃烘制5
‑
7min定型,冷却后刷毛,得到人造毛绒复合面料。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锦纶基布和改性聚氨酯绒毛复合而成的毛绒面料,其中,改性聚氨酯绒毛中引入抗污改性硅油作为二元醇参与共聚,赋予面料绒布层良好的耐污易擦洗性能和顺滑的手感;该抗污改性硅油由氯化亚砜对三氟丁酸进行酰氯化处理,制成氟化改性剂,将其与复合改性硅油的支链氨基反应,向硅油分子的侧链接枝含氟基团,制成氟化硅油基体,侧链氟基团一方面赋予聚合物良好的耐油疏水性能,以获得良好的耐污能力,另一方面对接枝反应中残留的酰胺结构进行防护,通过合理的工艺设置,以甲醇溶液为水解环境,在醋酸和氢溴酸的作用下,将氟化硅油基体分子链的末端甲氧基逐步水解成羟基,使得抗污改性硅油可作为聚氨酯的原料,硅油链的引入进一步加强基体的耐水耐磨性能,同时赋予绒毛顺滑的触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制备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9]1)制备抗污改性硅油
[0030]1.1、取三氟丁酸、氯化亚砜和丙酮投料混合,水浴升温至48℃恒温,施加180rpm机械搅拌,回流反应1.5h,反应中,三氟丁酸、氯化亚砜和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0.14mol:50mL,反应结束在60℃下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胶黏剂层和绒布层,其特征在于,绒布层由改性聚氨酯绒毛制成,所述改性聚氨酯绒毛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0
‑
60份、抗污改性硅油110
‑
140份、1,4
‑
丁二醇28
‑
36份、抗氧剂1.3
‑
1.6份和二甲基乙酰胺35
‑
50份;所述抗污改性硅油由以下方法制备:步骤A1:将三氟丁酸、氯化亚砜和丙酮混合,升温至42
‑
48℃,搅拌回流反应1.5
‑
2h,得到氟化改性剂;步骤A2:将复合改性硅油、三乙胺和四氢呋喃混合,水浴控制温度为10
‑
20℃,搅拌缓慢加入氟化改性剂,控制总加入反应时间为3
‑
4h,得到氟化硅油基体;步骤A3:将氟化硅油基体和甲醇溶液混合,加入醋酸调节pH值为3.5
‑
4.5,室温下搅拌1
‑
1.5h,之后升温至40
‑
50℃,搅拌并缓慢滴加氢溴酸,控制氢溴酸加入反应时间为10
‑
15min,再加入氨水中和,得到抗污改性硅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三氟丁酸、氯化亚砜和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0.12
‑
0.14mol:40
‑
50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造毛绒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复合改性硅油、氟化改性剂、三乙胺和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100g:45mmol:5
‑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明,岑冲迪,王树全,范松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湾家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