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72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可读储存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边防预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可读储存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擅自出境是指船舶在未经授权或未按照规定程序的情况下离开其所在国家或港口的行为。这可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航运管理的规定,因此需要边检站等单位进行监控。正常情况下,在海防检查中,出境的船舶,船方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船舶离境前4小时内向海关和边检站申报,办理出境检验检疫等手续。但实际情况中,会出现船舶办妥出港手续后,在前往我国国内另一港口期间改变航向,未经边检机关许可擅自出境至其他国家地区。
[0003]目前,在出港/出境申报手续办理后,工作人员将申报信息录入到申报数据库,接着由相关工作人员对该类船舶,在AIS(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网站上进行查询实时位置,判断其现在位置和航向是否与申报信息相符合,或者当该船舶在下一港口完成靠泊和申报后,由下一港口边检单位录入申报信息时,审查其上一港口信息和之前申报等信息,进而进行比对,通过各港口边检站衔接通报的方式判断船舶是否进行了擅自出境行为。然而,这种方式会遗漏很多异常行为,由于边防检查站对船舶驶离本辖区后的动态和去向掌握不多和不及时,船舶航行途中的监管会有盲区,尤其我国部分海域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相连,不能及时检测到异常行为。此外,由于AIS信号可能会中断以及被伪造,在海域或者离岸区域,AIS信号也受到限制,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获取监控船舶的准确位置和行为,无法研判是否发生异常行为。
[0004]因此,为了辨别船舶是否进行了擅自出境行为,专利技术一种能够检测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边防检查系统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到船舶的动向,无法研判船舶是否发生擅自出境行为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另一种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储存介质。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包括:构建风险数据库;其中,风险数据库包括至少一个风险行为和风险行为对应的风险等级,每一风险行为包括至少一个异常行为;获取当前船舶信息,从当前船舶信息中提取出异常行为;基于提取出的异常行为和风险数据库确认当前船舶信息中是否存在风险行为;在当前船舶信息中存在风险行为时,输出风险行为和对应的风险等级。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当获取到当前船舶信息后,可以从当前船舶信息中提取出异常行为,这样根据异常行为与风险数据库进行比对可以提取出风险行为,同时还可以输出风险行为对应的风险等级,这样就可以实时对船舶进行监控,当属于风险行为并确认风险等级之后,有关部门就可以及时的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以避免船舶发生擅自出境的风险。
[00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异常行为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船舶驶出领海基线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船舶驶出领海基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船舶航向偏离申报港口的偏离角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角度且持续偏移时长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船舶航向偏离申报港口的偏离角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角度且持续偏移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船舶的目的地和申报下一港口不一致;船舶的AIS信号更新间隔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长;船舶的AIS信号更新间隔大于等于第四预设时长,且小于第三预设时长;其中,第四预设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船舶预抵申报的下一港口时的时间超时;船舶发生过擅自出境行为;船舶在第五预设时长内到过异常国家;船舶在第六预设时长内挂靠过异常国家;船舶在第七预设时长内发生过交易记录;船舶的国籍第八预设时长内发生过变更;船舶的船级社检验时间过期。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异常行为也即与船舶发生出境行为相关联的行为,例如,当船舶发生出境行为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基本都会驶出我国领海基线一段时间,因此,本申请设置船舶驶出领海基线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为异常行为,这样当船舶在行驶时,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取到当前船舶信息,从当前船舶信息中提取出这些异常行为,然后根据这些异常行为来确定风险行为和风险等级,进而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
[001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等于7小时,且小于等于9小时,例如为8小时。第一预设角度大于等于70
°
,例如第一预设角度为90
°
,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等于3小时,且小于等于5小时,例如为4小时。第三预设时长大于等于3小时,且小于等于5小时,例如为4小时。第四预设时长等于1小时。
[00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异常行为包括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构建风险数据库的步骤包括:确认所有的异常行为;在所有异常行为中提取至少一个异常行为;判断至少一个异常行为是否包括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在至少一个异常行为中包括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时,确认至少一个异常行为为风险行为,并基于所有的风险行为构建风险数据库。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在构建风险数据库时,先确认所有的异常行为,然后在所有异常行为中提取至少一个异常行为,判断提取出的异常行为是否包括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如包括的话,则确认提取出的至少一个异常行为为风险行为。然后再次从所有异常行为中提取另外一个或多个异常行为,然后进行再次判断的步骤,这样针对不同的异常行为的组合就可以判定出是风险行为或者非风险行为,然后将所有的风险行为进行汇总即可得到风险数据库。本专利技术之所以以“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作为判断依据是因为,大部分擅自出境的船舶其申报的港口均为国内港口,如申报的为国外的港口那就是合法出境而并非擅自出境,所以本专利技术重点检测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的船舶,以避免船舶擅自出境的风险。
[001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构建风险数据库的步骤还包括:在确认至少一个异常
行为为风险行为时,计算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基于风险值和预设值确定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当确认风险行为之后,计算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基于风险值和预设值确定对应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这样就可以将不同的风险行为进行分级,从而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便完成分类处理。
[001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基于风险值和预设值确定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的步骤包括:在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确认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确认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在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确认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其中,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0020]在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风险数据库;其中,所述风险数据库包括至少一个风险行为和所述风险行为对应的风险等级,每一所述风险行为包括至少一个异常行为;获取当前船舶信息,从所述当前船舶信息中提取出所述异常行为;基于提取出的所述异常行为和所述风险数据库确认所述当前船舶信息中是否存在所述风险行为;在所述当前船舶信息中存在所述风险行为时,输出所述风险行为和对应的风险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行为包括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所述构建风险数据库的步骤包括:确认所有的所述异常行为;在所有异常行为中提取至少一个所述异常行为;判断至少一个所述异常行为是否包括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在至少一个所述异常行为中包括申报的下一港口是国内港口时,确认至少一个所述异常行为为所述风险行为,并基于所有的所述风险行为构建所述风险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风险数据库的步骤还包括:在确认至少一个所述异常行为为所述风险行为时,计算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基于所述风险值和预设值确定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风险值和预设值确定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确认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确认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在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确认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0.3,且小于等于0.5;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等于0.6,且小于等于0.9。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擅自出境行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风险行为的风险值的步骤包括:基于历史船舶信息确定所述风险行为出现的次数;确认所有所述风险行为中所述船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杰颜伟韩斌
申请(专利权)人: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