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67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安装有预热罐,且预热罐顶部一侧安装有泄压机构,预热罐顶部中心安装有预热机构,且预热机构一侧安装有余压发电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热机构的安装,利用分流管将高温蒸汽分流,分别对预热罐中的水进行分层预热,将预热后的水注入到汽轮机中,节约了能源;通过泄压机构的安装,避免了预热罐的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出现,提升了预热罐的使用安全性;通过余压发电机构的安装,将加压和加速后的高温蒸汽输入到螺旋弯管的螺旋输出,随后螺旋气流带动螺旋轴转动,然后螺旋轴带动链轮和链条的转动,随即带动发电机转动,实现了蒸汽气流的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发电
,具体为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轮发电机是指用汽轮机驱动的发电机,由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内膨胀做功,使叶片转动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的废汽经凝汽器

循环水泵

凝结水泵

给水加热装置等送回锅炉循环使用,汽轮机发电后高温蒸汽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热量,现如今市面上的汽轮机发电后的高温蒸汽大多利用冷凝器直接冷凝,造成大量的热量浪费,同时现有的蒸汽冷凝后,余热难以再利用,实用性较差,并且现有的余热再利用设备大多只能单独对余热进行利用,无法对余压进行利用,降低了设备的功能多样性,高温蒸汽冷凝之后冷凝水回流到预热罐中,会造成预热罐内部的压力过大,降低了预热罐的使用安全性,同时现有的高温蒸汽排出后存在压力过低的情况,难以驱动发电机构,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安装有预热罐,且预热罐顶部一侧安装有泄压机构,预热罐顶部中心安装有预热机构,且预热机构一侧安装有余压发电机构,余压发电机构底部安装有发电箱,且发电箱底部中心安装有连通软管,连通软管一端安装有加压机构,预热罐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预热罐内部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钢管,且底板顶部中心安装有三个支撑腿,三个支撑腿顶部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内圆周与发电箱外圆周底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回流弯管

盘管

中心管

连接管和分流管,预热罐顶部中心安装有回流弯管,且回流弯管底部安装有中心管,中心管顶部

中心和底部均安装有盘管,三个盘管与中心管内部连通,中心管一端安装有三个连接管,三个连接管一端贯穿预热罐一侧,且三个连接管一端安装有分流管,分流管与三个连接管内部连通,分流管一端与余压发电机构一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余压发电机构包括固定盒

螺旋轴

主动链轮

输气管

螺旋弯管

连接块

保温层

安装盒

螺纹腔

第一轴承块

固定块

发电机本体

链条

从动链轮和第二轴承块,分流管一端安装有输气管,且输气管一端底部安装有安装盒,输气管与安装盒内部连通,安装盒外圆周顶部与底部均套接安装有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外圆周与发电箱内圆周固定连接,连接块外圆周中心套接有保温层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内圆周安装有螺纹腔,且安装盒内圆周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块,第一轴承块顶部转动连接有螺旋轴,且螺旋轴顶部活动贯穿发电箱顶部中心,发电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螺旋轴外围套接有第二轴承块,且第二轴承块与螺旋轴转动连接,第
二轴承块安装在固定盒内部底面一侧,安装盒底部安装有螺旋弯管,且螺旋弯管与安装盒内部连通,螺旋弯管底部与连通软管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螺旋轴顶端安装有主动链轮,且主动链轮外圆周啮合有链条,链条内圆周啮合有从动链轮,固定盒底部一侧安装有发电机本体,且发电机本体输出端与从动链轮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发电机本体一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一端与发电箱一侧顶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管

第一橡胶囊

第一弹性环

第二固定管

第二橡胶囊

第二弹性环

第三固定管

第三橡胶囊

第三弹性环和第四固定管,连通软管一端固定贯穿有加压箱,且加压箱安装在底板顶部一侧,连通软管顶端安装有第四固定管,且第四固定管顶部安装有第三橡胶囊,第三橡胶囊外圆周均匀安装有第三弹性环,且第三橡胶囊顶部安装有第三固定管,第三固定管顶部安装有第二橡胶囊,且第二橡胶囊外圆周均匀安装有第二弹性环,第二橡胶囊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管,且第二固定管顶部安装有第一橡胶囊,第一橡胶囊外圆周均匀安装有第一弹性环,且第一橡胶囊顶部安装有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顶部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中心一端贯穿加压箱顶部中心,进气管一端安装有固定法兰盘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囊的直径为第二橡胶囊直径的
1.2
倍,第二橡胶囊直径为第三橡胶囊直径的
1.2
倍,第一固定管直径为第二固定管直径的
1.4
倍,第二固定管的直径为第三固定管直径的
1.4


[0012]优选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固定套筒

中心柱

中心孔

泄气孔

顶板

弹簧

气门嘴

连通孔和压紧孔,预热罐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套筒,且固定套筒底部中心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与预热罐内部连通,且连通孔顶部开设有压紧孔,压紧孔顶部贴合有气门嘴,且气门嘴顶部中心安装有中心柱,中心柱外围轴套接有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弹簧底部与气门嘴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固定套筒顶部安装有顶板,且顶板顶部中心开设有中心孔,中心柱贯穿中心孔,且弹簧顶部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顶板顶部外围均匀开设有泄气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
本专利技术通过预热机构的安装,利用分流管将高温蒸汽分流,随后高温蒸汽进入到盘管中,分别对预热罐中的顶部

中心和底部的水进行预热,随后将预热后的水注入到汽轮机中,汽轮机发电时无需对水从零进行加热,节约了能源;
[0016]2.
本专利技术通过泄压机构的安装,利用弹簧压紧气门嘴,在保证预热罐内部压力的同时实现了泄压,避免了预热罐的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出现,提升了预热罐的使用安全性;
[0017]3.
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压机构的安装,加压机构中的三个橡胶囊的直径呈阶梯减少分布,高温蒸汽从大直径的橡胶囊流向小直径的橡胶囊,提升了高温蒸汽的流速和压力,便于提升高温蒸汽对发电机构的驱动力;
[0018]4.
本专利技术通过余压发电机构的安装,将加压和加速后的高温蒸汽输入到螺旋弯管的螺旋输出,随后螺旋气流带动螺旋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包括底板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1)
顶部一侧安装有预热罐
(3)
,且预热罐
(3)
顶部一侧安装有泄压机构
(5)
,预热罐
(3)
顶部中心安装有预热机构
(4)
,且预热机构
(4)
一侧安装有余压发电机构
(6)
,余压发电机构
(6)
底部安装有发电箱
(12)
,且发电箱
(12)
底部中心安装有连通软管
(13)
,连通软管
(13)
一端安装有加压机构
(14)
,预热罐
(3)
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水管
(15)
,且出水管
(15)
与预热罐
(3)
内部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1)
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钢管
(2)
,且底板
(1)
顶部中心安装有三个支撑腿
(10)
,三个支撑腿
(10)
顶部安装有固定环
(11)
,固定环
(11)
内圆周与发电箱
(12)
外圆周底部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机构
(4)
包括回流弯管
(401)、
盘管
(402)、
中心管
(403)、
连接管
(404)
和分流管
(405)
,预热罐
(3)
顶部中心安装有回流弯管
(401)
,且回流弯管
(401)
底部安装有中心管
(403)
,中心管
(403)
顶部

中心和底部均安装有盘管
(402)
,三个盘管
(402)
与中心管
(403)
内部连通,中心管
(403)
一端安装有三个连接管
(404)
,三个连接管
(404)
一端贯穿预热罐
(3)
一侧,且三个连接管
(404)
一端安装有分流管
(405)
,分流管
(405)
与三个连接管
(404)
内部连通,分流管
(405)
一端与余压发电机构
(6)
一侧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压发电机构
(6)
包括固定盒
(601)、
螺旋轴
(602)、
主动链轮
(603)、
输气管
(604)、
螺旋弯管
(605)、
连接块
(606)、
保温层
(607)、
安装盒
(608)、
螺纹腔
(609)、
第一轴承块
(610)、
固定块
(611)、
发电机本体
(612)、
链条
(613)、
从动链轮
(614)
和第二轴承块
(615)
,分流管
(405)
一端安装有输气管
(604)
,且输气管
(604)
一端底部安装有安装盒
(608)
,输气管
(604)
与安装盒
(608)
内部连通,安装盒
(608)
外圆周顶部与底部均套接安装有连接块
(606)
,且两个连接块
(606)
外圆周与发电箱
(12)
内圆周固定连接,连接块
(606)
外圆周中心套接有保温层
(607)。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
(608)
内圆周安装有螺纹腔
(609)
,且安装盒
(608)
内圆周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块
(610)
,第一轴承块
(610)
顶部转动连接有螺旋轴
(602)
,且螺旋轴
(602)
顶部活动贯穿发电箱
(12)
顶部中心,发电箱
(12)
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
(601)
,螺旋轴
(602)
外围套接有第二轴承块
(615)
,且第二轴承块
(615)
与螺旋轴
(602)
转动连接,第二轴承块
(615)
安装在固定盒
(601)
内部底面一侧,安装盒
(608)
底部安装有螺旋弯管
(605)
,且螺旋弯管
(605)
与安装盒
(608)
内部连通,螺旋弯管
(605)
底部与连通软管
(13)
顶部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的汽轮机发电余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伟牛振涛张俊锋王敏岳盈徐雄威官国扬李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荆门绿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