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57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其包括支撑组件和多颗发光芯片,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斜板和支撑横板,支撑横板与支撑斜板交替排布,支撑组件的两侧设置两块透镜,包括两个出光面,发光芯片包括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第一发光芯片设置于支撑横板的第一面,第二发光芯片设置于支撑横板的第二面,第一面到相对的出光面的距离小于第二面到相对的出光面的距离,第二发光芯片的发散角小于支撑斜板的夹角。本申请具有缓解相关的双面发光背光模组侧壁阻挡光线、光线损失的问题的效果。失的问题的效果。失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和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背光模组在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单面发光背光模组虽然功能强大,但在提供更高亮度、更均匀亮度分布以及更低能耗方面仍面临挑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应运而生,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引领者。
[0003]双面发光背光模组作为一项创新的显示技术,为电子设备和显示器提供了更高亮度、更均匀亮度分布和更低能耗的解决方案。其原理与特点使其在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持续推动显示器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为用户带来更优秀的视觉体验。
[0004]相关的双面发光背光模组采用两竖板加一横板的“H”型结构,然后在横板的两侧各自设置发光芯片,然而,两竖板对光线的传播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当光线照射到竖板时,一部分光线会散射、折射或吸收,从而降低了光线的传播效率。这种光线的损失会导致在背光模组中,无法充分利用发光芯片所产生的光线。光线的浪费不仅影响能源利用效率,还可能导致显示器的亮度不均匀以及能耗过高等问题。
[0005]因此,相关的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存在侧壁阻挡光线、光线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缓解相关的双面发光背光模组侧壁阻挡光线、光线损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包括支撑组件和多颗发光芯片,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斜板和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与所述支撑斜板交替排布,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侧设置两块透镜,包括两个出光面,所述发光芯片包括第一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芯片,所述第一发光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发光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到相对的所述出光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面到相对的所述出光面的距离,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的发散角小于所述支撑斜板的夹角。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光芯片设置于支撑斜板之间的支撑横板两侧,第二发光芯片的发散角小于支撑斜板的夹角,避免了支撑结构侧壁对光线的阻碍作用,有助于降低光线在侧壁上的散射、折射和吸收,从而减少光线的损失,提高光线的传播效率,最大程度地利用发光芯片产生的光线。光线损失导致光源需要更大的功率才能达到所需的亮度。通过减少损失,可以降低所需的光源功率,从而降低能耗。
[0009]优选的,第一发光芯片的发散角大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的发散角。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出光面的光源发散角较大,其发出的光线可以更广
泛地分散和覆盖目标区域。这有助于实现更均匀的光线分布,避免了明暗不均的问题。靠近出光面的光源发散角大,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光线的分布和传播,减少光线直接照射到人们眼睛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眩光和不适感。
[0011]优选的,所述发光芯片在所述出光面的照射面积为方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的照射面积有助于更均匀地分布光线,由于方形具有对称性,光线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散,减少出光面内的亮度差异。并且方形的照射面积可以更有效地覆盖出光面,能更好地适应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区域,避免光线浪费在不必要的区域。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在所述出光面的照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在所述出光面的照射面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发光芯片分别位于出光面的近端和远端,将两种发光芯片的照射面积设计为相等,可以实现更均匀的出光效果,减少在显示过程中出现的亮度不均匀现象,确保整个出光面获得一致的光线分布,从而提供更加稳定的出光效果,提供更令人满意的视觉体验。
[0015]优选的,所述出光面设置有多个导光块,所述导光块紧密排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光面上设置多个导光块,可以更均匀地分布光线,导光块可以帮助引导光线传播到出光面的各个区域,从而减少亮度不均匀性。导光块的存在可以帮助更有效地引导光线,减少在光线传播过程中的损失,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光线传播效率。另外的,导光块可以帮助限制光线直接照射到人眼的可能性,从而减少眩光和不适感,保持舒适的视觉环境。
[0017]优选的,所述导光块底面为方形,上面为四个相同的弧面交接而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光块的底面设置为方形,方便密铺在出光面上,避免产生间隙。弧面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光线,使其在导光块内部得到均匀地分布和传播,并且四个弧面相同保证了光线从四个方向的弧面均匀出射,有助于减少显示过程中的亮度不均匀性。另外的,弧面可以降低折射角度,减少全反射的可能性,使更多光线能够有效地射出,减少光线的内部损失,提高光线的传播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出光面外侧设置有匀光片。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匀光片的设计可以帮助更均匀地分散和引导光线,使其在出光区域内得到均匀地分布。这有助于减少亮度不均匀性,确保整个区域获得一致的亮度效果。并且均匀片能将光线引导并分散,避免了强烈的光线直接照射到眼睛,能够避免眩光所带来的不适。
[0021]优选的,所述出光面外侧设置有逆棱镜。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逆棱镜的反射作用,使出射的光线成为平行光束,沿着特定方向准直传播,增加了光线的利用率和方向性,改善背光效果,提高了显示器的亮度和均匀性,同时优化视角,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0023]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板与所述支撑斜板采用注塑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板的上下两侧形成凹槽,用于安置所述发光芯片。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一体成型可以将支撑横板和支撑斜板合成一个整体结构,减少了组件之间的连接或装配过程,减少了组件之间的松动或移动,确保发光芯片始
终保持在最佳的位置,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注塑一体成型可以减少因连接部分引起的光线损失。在支撑横板的两侧形成凹槽可以实现发光芯片的精确定位。
[0025]优选的,所述支撑斜板的上下两面均涂有白漆。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漆具有高反射率,涂在支撑斜板的上下两面可以增加光线的反射,可以将散射的部分光线反射到出光面,提高光线的传播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支撑斜板之间的支撑横板两侧设置发光芯片,并限定第二发光芯片的发散角小于支撑斜板的夹角,达到避免支撑结构侧壁对光线的阻碍作用,减少光线损失,提高光线传播效率的效果;2.通过限定第一发光芯片与第二发光芯片的发散角,是两者在出光面上的照射面积相等,达到减少亮度不均匀现象,确保整个出光面获得一致的光线分布的效果;3.通过在出光面密铺多个导光块,达到出射光线的进一步均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相关技术中发光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多颗发光芯片(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斜板(11)和支撑横板(12),所述支撑横板(12)与所述支撑斜板(11)交替排布,所述支撑组件(1)的两侧设置两块透镜(3),包括两个出光面(31),所述发光芯片(2)包括第一发光芯片(21)和第二发光芯片(22),所述第一发光芯片(21)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12)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发光芯片(22)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12)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到相对的所述出光面(3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面到相对的所述出光面(31)的距离,所述第二发光芯片(22)的发散角小于所述支撑斜板(11)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21)的发散角大于所述第二发光芯片(22)的发散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2)在所述出光面(31)的照射面积为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发光背光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振文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