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茶花采摘,(2)茶花萎凋,(3)冷藏摇青,将步骤(2)中经过萎凋的茶花置于竹簸箕中,并且在竹簸箕中放入温度为3℃的不锈钢冻块,摇晃竹簸箕使得茶花花瓣边缘形状有42%萎蔫变形后停止摇晃;(4)分离,(5)吹冷,(6)低温快速烘干,将步骤(5)中吹冷的茶花平铺,平铺的厚度45mm;然后向平铺的茶花中鼓入温度为72℃的热风,使得茶花中的水份在60min内降低至7.6%;(7)包装外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茶花茶无论是茶氨酸的含量还是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比传统制作方法得到更大程度的保留,其品相和口感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其品相和口感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制茶
,具体涉及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花作为茶树繁殖器官,其营养密度高,香气显著,可作为花茶原料,其口感的好坏同样取决于花茶制作工艺中有效成分的保留多寡。云南省大叶种茶游离氨基酸与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台地种茶,但加工较为粗放,茶花加工尚在研究阶段,未有成品上市。考虑到云南茶花作为茶产业副产品,年均产量大,且其营养和香气独特,对其进行深加工不仅能获得色、香、营养性较优的新型产品,亦可增加茶行业收入,丰富茶叶拼配可能。
[0003]众所周知,茶叶的口感好坏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及茶多酚含量密切相关。茶多酚是茶汤回甘、茶汤口感厚度、后期发酵茶黄素及茶红素的来源,而茶游离氨基酸是茶叶鲜爽汤感的来源。制茶行业多以酚氨比对茶叶鲜叶进行制茶工艺、感官特征的评断。茶叶中含有约1%
‑
4%的氨基酸,而氨基酸的种类达26种之多,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
‑
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制品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不同的制茶工艺对于茶叶中有效成分的保留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不同的制茶工艺也必然会带来不同口感的茶叶。同理,以茶花为原料制备茶产品,必然要求对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以获得更好的营养和感官特征。目前,茶叶花茶的常见制备工艺流程为:萎凋、杀青、摊晾、烘焙、检验、称量、包装和入库等步骤,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花茶产品,其茶汤的品相以及口感仍然具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茶花为原料,研究其不同加工工艺下感官和营养特性;综合应用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手段,获得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茶花干制品茶汤的感官特征、游离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选取感官和营养特征最为良好制作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07](1)茶花采摘,每年5
‑
8月份采摘包含花朵或全开的茶花花朵作为原料,采摘得到的茶花在4h内运送到加工厂;
[0008](2)茶花萎凋,将步骤(1)中运送到加工厂的茶花置于室内,并且在自然条件下萎凋1
‑
2h;
[0009](3)冷藏摇青,将步骤(2)中经过萎凋的茶花置于竹簸箕中,并且在竹簸箕中放入温度为2
‑
4℃的不锈钢冻块,摇晃竹簸箕使得茶花花瓣边缘形状有40%
‑
45%萎蔫变形后停止摇晃;
[0010](4)分离,将步骤(3)中经过冷藏摇青的茶花与不锈钢冻块分离;
[0011](5)吹冷,将步骤(4)中分离得到的茶花边扬撒边用温度为2
‑
4℃的风吹40
‑
50min;
[0012](6)低温快速烘干,将步骤(5)中吹冷的茶花平铺,平铺的厚度≤1cm;然后向平铺的茶花中鼓入温度为70
‑
75℃的热风,使得茶花中的水份在60min内降低至7.6%
‑
8.9%;
[0013](7)包装外售,将步骤(6)中得到的茶花包装后得到茶花茶外售,外售过程中在通风、干燥、远离异味且温度低于4℃的条件下存放。
[0014]步骤(1)中所采摘的茶花优选为临沧市大文乡的茶叶产地的茶花。
[0015]所述的不锈钢冻块为将体积为1
‑
3cm3的不锈钢块在冷冻条件下冷冻而获得。
[0016]步骤(3)中所述的萎蔫变形是指茶花褐边纹路有明显的破碎发生。
[0017]步骤(6)中平铺的厚度优选为45
‑
55mm。
[0018]步骤(7)中所得到的茶花茶中茶多酚含量为3.27%、茶氨酸的含量为2.18%,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5.20%。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茶花花茶制作工艺中增加了冷藏摇青和低温快速烘干等工艺,在增加该工艺后,茶花茶中的茶多酚含量为3.27%,相对于传统花茶中的3.91%含量相差不大,而茶花茶中的氨基酸成分得到了更多的保留,经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茶花茶中的茶氨酸的含量为2.18%,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5.20%,而传统工艺制作的茶花茶中的茶氨酸的含量为0.75%,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2.20%,本专利技术制作的茶花茶无论是茶氨酸的含量还是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比传统制作方法得到更大程度的保留,其品相和口感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23](1)茶花采摘,每年5
‑
8月份在临沧市大文乡的茶叶产地采摘包含花朵或全开的茶花花朵作为原料,采摘得到的茶花在4h内运送到加工厂;
[0024](2)茶花萎凋,将步骤(1)中运送到加工厂的茶花置于室内,并且在自然条件下萎凋1h;
[0025](3)冷藏摇青,将步骤(2)中经过萎凋的茶花置于竹簸箕中,并且在竹簸箕中放入温度为2℃的不锈钢冻块,摇晃竹簸箕使得茶花花瓣边缘形状有45%萎蔫变形后停止摇晃;所述的不锈钢冻块为将体积为1cm3的不锈钢块在冷冻条件下冷冻而获得;萎蔫变形是指茶花褐边纹路有明显的破碎发生。
[0026](4)分离,将步骤(3)中经过冷藏摇青的茶花与不锈钢冻块分离;
[0027](5)吹冷,将步骤(4)中分离得到的茶花边扬撒边用温度为2
‑
4℃的风吹50min;
[0028](6)低温快速烘干,将步骤(5)中吹冷的茶花平铺,平铺的厚度为1cm;然后向平铺的茶花中鼓入温度为75℃的热风,使得茶花中的水份在60min内降低至8.9%;
[0029](7)包装外售,将步骤(6)中得到的茶花包装后得到茶花茶外售,外售过程中在通风、干燥、远离异味且温度低于4℃的条件下存放。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32](1)茶花采摘,每年5
‑
8月份采摘包含花朵或全开的茶花花朵作为原料,采摘得到的茶花在4h内运送到加工厂;
[0033](2)茶花萎凋,将步骤(1)中运送到加工厂的茶花置于室内,并且在自然条件下萎凋2h;
[0034](3)冷藏摇青,将步骤(2)中经过萎凋的茶花置于竹簸箕中,并且在竹簸箕中放入温度为4℃的不锈钢冻块,摇晃竹簸箕使得茶花花瓣边缘形状有40%萎蔫变形后停止摇晃;
[0035](4)分离,将步骤(3)中经过冷藏摇青的茶花与不锈钢冻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茶花采摘,每年5
‑
8月份采摘包含花朵或全开的茶花花朵作为原料,采摘得到的茶花在4h内运送到加工厂;(2)茶花萎凋,将步骤(1)中运送到加工厂的茶花置于室内,并且在自然条件下萎凋1
‑
2h;(3)冷藏摇青,将步骤(2)中经过萎凋的茶花置于竹簸箕中,并且在竹簸箕中放入温度为2
‑
4℃的不锈钢冻块,摇晃竹簸箕使得茶花花瓣边缘形状有40%
‑
45%萎蔫变形后停止摇晃;(4)分离,将步骤(3)中经过冷藏摇青的茶花与不锈钢冻块分离;(5)吹冷,将步骤(4)中分离得到的茶花边扬撒边用温度为2
‑
4℃的风吹40
‑
50min;(6)低温快速烘干,将步骤(5)中吹冷的茶花平铺,平铺的厚度≤1cm;然后向平铺的茶花中鼓入温度为70
‑
75℃的热风,使得茶花中的水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涵,缪德仁,杨婉秋,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