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拉网络跳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23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拉网络跳线,属于网络跳线技术领域;包括线缆导体、设置在线缆导体两端的水晶头,以及套设在线缆导体外部的保护套;保护套包括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拉网络跳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跳线
,特别是一种耐拉网络跳线。

技术介绍

[0002]网络跳线,是控制线路板上电流流动的小开关。它的作用是调整设备上不同电信号的通断关系,并以此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确定主板电压、驱动器的主从关系等;网络跳线主要由跳线线缆导体、水晶头、保护套组成。
[0003]现有技术中,网络跳线在包装时常采用圆环缠绕方式,但是该种缠绕方式会占用较大的包装盒面积,引起成本的增加;为了克服该技术缺陷,一般改为8字缠绕包装,但是因现有技术的保护套韧性较差,8字缠绕后,易引起包装套变形和泛白,易导致包装套破裂,难以对其内的线缆导体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拉网络跳线,以至少达到高韧度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耐拉网络跳线,包括线缆导体、设置在线缆导体两端的水晶头,以及套设在线缆导体外部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0007]高密度聚乙烯60

80份,低密度聚乙烯20

30份、5

10份碳酸钙、5

10份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2

4份,10

20份玄武岩纤维、4

8份活性炭纤维、5

10份马来酸酐接枝POE、0.5

1份偶联剂、0.5

1.5份聚乙烯酸酯。
[0008]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可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0009]高密度聚乙烯65

75份,低密度聚乙烯25

28份、6

9份碳酸钙、7

9份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2.5

3.5份,12

18份玄武岩纤维、5

7.5份活性炭纤维、6

9份马来酸酐接枝POE、0.6

0.9份偶联剂、0.7

0.9份聚乙烯酸酯。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可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0011]高密度聚乙烯73份,低密度聚乙烯26份、7.5份碳酸钙、8份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3.2份,16份玄武岩纤维、7份活性炭纤维、7.8份马来酸酐接枝POE、0.7份偶联剂、0.82份聚乙烯酸酯。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可实施方式,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5

0.98g/cm3,熔体流动速率6

8g/10min;
[0013]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可实施方式,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

0.93g/cm3,熔体流动速率6

8g/10min。
[0014]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可实施方式,所述玄武岩纤维为经KH550改性后的短切纤维。
[0015]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可实施方式,所述活性炭纤维为将活性炭纤维经磷酸氢二钠和硝酸钙溶液浸泡后、再进行活化的改性活性炭纤维。
[0016]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保护套的组分,制备了一款具有优异的断裂韧性、机械强度、耐高温性以及阻燃性能的保护套,该保护套的拉伸强度为39.6

43.2MPa,断裂伸长率为890

923%,具有极强的韧性,将该保护套用作网络跳线的保护套时,能够使网络跳线随意进行八字缠绕,且不会造成网络跳线的包装套变形、泛白以及破裂线现象,对线缆导体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现有技术中,网络跳线在包装时常采用圆环缠绕方式,但是该种缠绕方式会占用较大的包装盒面积,引起成本的增加;为了克服该技术缺陷,一般改为8字缠绕包装,但是因现有技术的保护套韧性较差,8字缠绕后,易引起包装套变形和泛白,易导致包装套破裂,难以对其内的线缆导体进行有效保护。
[002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拉网络跳线,包括线缆导体、设置在线缆导体两端的水晶头,以及套设在线缆导体外部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0022]高密度聚乙烯60

80份,低密度聚乙烯20

30份、5

10份碳酸钙、5

10份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2

4份,10

20份玄武岩纤维、4

8份活性炭纤维、5

10份马来酸酐接枝POE、0.5

1份偶联剂、0.5

1.5份聚乙烯酸酯。
[0023]本专利技术以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同作为基体材料,能够保证有机基体具有较为优异的韧性,同时,以碳酸钙作为基体的增强材料,能够提高基体材料的强度以及抗冲击性能;但是由上述基体材料和碳酸钙制备的保护套至少具有如下缺陷:
[0024]其一,虽然基体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但是加入碳酸钙后,会导致其韧性降低,导致进行八字缠绕时,依然易出现包装套变形、泛白以及破裂的问题;
[0025]其二:虽然碳酸钙能够提高基体材料的强度,但是强度增强有限,在进行八字缠绕时,会产生折痕,甚至在折痕处会出现断裂现象;
[0026]其三:阻燃性较差,难以满足网络跳线的阻燃需求;
[0027]其四:保护套易受紫外线和氧化剂的影响,长时间使用易老化、变黄变脆;
[0028]基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在基体材料和碳酸钙的基础上,加入了聚四氟乙烯、玄武岩纤维和活性炭纤维。
[0029]聚四氟乙烯具有极佳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较强的韧性,将其加入上述体系中,能够改善基体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抗老化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冲击韧性;
[0030]玄武岩纤维与碳酸钙共同作为增强材料,能够克服单一采用碳酸钙作为增强材料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包装套的强度,同时,玄武岩纤维的断裂韧性和阻燃性能均较强,能够进一步提高包装套的断裂韧性、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阻燃性能;
[0031]此外,加入玄武岩纤维后,碳酸钙粉末能够部分嵌接其内,部分负载在其表面,以使碳酸钙粉末分布均匀,但是因玄武岩纤维的孔径有限,碳酸钙难以全部吸附进玄武岩纤维的孔径中,导致暴露出来的碳酸钙在受到酸的作用会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可溶性盐类,进而使包装套的耐酸性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拉网络跳线,包括线缆导体、设置在线缆导体两端的水晶头,以及套设在线缆导体外部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高密度聚乙烯60

80份,低密度聚乙烯20

30份、5

10份碳酸钙、5

10份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2

4份,10

20份玄武岩纤维、4

8份活性炭纤维、5

10份马来酸酐接枝POE、0.5

1份偶联剂、0.5

1.5份聚乙烯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拉网络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高密度聚乙烯65

75份,低密度聚乙烯25

28份、6

9份碳酸钙、7

9份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2.5

3.5份,12

18份玄武岩纤维、5

7.5份活性炭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洪祥高小燕毛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