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09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包括机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公开了一种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


技术介绍

[0002]集排器是播种机械的核心部件,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播种机的播种效果和作业效率

现有用于小麦

燕麦等种子的播种机械大多以机械型孔轮式排种
+
中间主动开沟装置组合技术,但是像小麦

高粱等种子由于自身摩擦作用大

流动性差,导致集排器中型孔轮在充种室内无法实现此类种子的稳定填充,充种速度不佳,而且在型孔轮将此类种子排出的过程,由于摩擦力较大易导致种子会在下种管内部发生堆积,无法实现顺畅排出,进而导致播种效果差

同理,此类型孔轮式集排器在用于联合直播机对颗粒肥进行供料时,同样由于颗粒肥自身摩擦力大

流动性差等因素,无法实现颗粒肥的稳定供料

[0003]另外,传统播种机械中的施肥装置一般设置在播种机的最前端,先通过排肥器将肥料撒在土壤表面,然后再通过旋耕装置进行旋耕,致使肥料存在土壤浅层区域,使得肥料无法被播种在土壤深层的种子充分吸收

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播种机械还增设第二组施肥装置,在旋耕完成后通过该组施肥装置中的排肥管直接将颗粒肥撒落到地面上,然后开种沟装置会将种子撒落在相邻两排颗粒肥之间,进而达到深施肥的作用

但是,此类施肥装置只能够将颗粒肥进行集排(肥料会沿一条细长直线状的方向撒落),并使其位于两排开沟播种的行间距中

这导致种子发芽生长初期,其根系距离深施肥的肥料较远,无法对此部分颗粒肥进行有效吸收,仍会导致肥料流失,无法改善作物根系分布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一方面通过集排器对具有较大摩擦作用力的种子或颗粒肥进行充分扰动,使其有效填充和顺畅下料,二方面通过对机具中深施肥装置的设计,实现宽条均匀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增强作物吸收养分

水分和抗旱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一方面解决现有集排器在排种或排肥过程中填充效果差

易发生堵料的问题,二方面实现宽条状均匀施肥,以保证种子发芽生长初期能够对肥料进行充分吸收,达到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增强作物吸收养分

水分和抗旱能力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包括机架

旋耕起垄装置

开种沟装置

浅施肥装置

深施肥装置和排种装置,所述深施肥装置和排种装置均包括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所述深施肥装置还包括一排固定设置在旋耕起垄装置后部的深施肥铲,所述深施肥铲呈马蹄形,且深施肥铲的顶部开设有上宽下窄的喷肥孔,所述深施肥铲的内腔上端向喷肥孔收缩,下端向外张开设置,位于所述喷肥孔下方的深施肥铲纵截面中心线上设
置有截面呈米粒状的分料条,所述喷肥孔的上端连接有导肥管,所述导肥管与深施肥装置中的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相连接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存储箱

供料装置

卸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上设置有气送装置,所述供料装置由排料腔体和供料机构组成,所述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排种腔体内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一排型孔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将型孔轮两端面密封的隔板,所述型孔轮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两排呈环形阵列状的型孔,且两排型孔交错设置,同一排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型孔之间的凸起部分形成了呈斜梯形的扰种齿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两个错位的所述扰种齿之间的偏移角度为
15
°
,且单个扰种齿的截面曲线方程如下:;其中,
x、y
是以型孔轮纵截面中心竖直距离为
34mm
处为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单位为
mm。。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料腔体由多个具有非对称式文丘里管结构的气吹腔室并排组合而成,且气吹腔室与供料机构中的型孔轮一一对应,所述气吹腔室内设置有三个贯通的通道,上部通道为进料口

侧边通道为卸料口

下部通道为排料口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料口的下端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为呈棒槌状的文丘里管结构,所述排料管与排料口相连通的部位中间段向中间收缩,排料管的左上端直径大于中间段并与气送装置相连接,排料管的右下端直径大于中间段并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气吹腔室内有进料调节舌,所述进料调节舌的一端与气吹腔室相连接,且与竖直面呈
0~45
°
可调设置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气送装置包括风机罩

风机

风机固定板和风机口,所述风机罩

风机和风机口均固定连接在风机固定板上,所述风机口与排料管的左上端相连接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浅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箱,所述施肥箱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下肥口,每个所述下肥口连接有排肥器,所述排肥器的下端连接有导肥槽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开种沟装置包括一排双圆盘式开沟器,所述双圆盘式开沟器上设置有与排种装置中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下端相连接的导种管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耕起垄装置包括旋耕刀轴装置

侧边开沟犁

整形装置和刮泥板,所述侧边开沟犁

整形装置分别左右对称设置于旋耕刀轴装置的前后方

[001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一方面在型孔轮上开设两排相互交错的型孔,使得同一排相邻两个型孔之间形成了呈斜梯形的扰种齿,进而使得型孔轮的圆周面上形成了两排扰种齿,并由于两排特殊结构扰种齿的作用,在型孔轮转动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其对填充室内部的种群具有更大的扰种面积,而且由于斜梯形扰种齿的作用能够对摩擦作用力大

流动性差的种群施加更大的扰动力,进而使靠近型孔轮区域的种子处于“沸腾”状态,然后更快

更稳定地充入型孔中

同时,在充种或充肥过程中可以根据物料种类对进料调节舌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不仅避免充料室内部充满种子或肥料而使其与供料结构之间的作用力过大,而且使得供料机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包括机架

旋耕起垄装置

开种沟装置

浅施肥装置

深施肥装置和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施肥装置和排种装置均包括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所述深施肥装置还包括一排固定设置在旋耕起垄装置后部的深施肥铲,所述深施肥铲呈马蹄形,且深施肥铲的顶部开设有上宽下窄的喷肥孔,所述深施肥铲的内腔上端向喷肥孔收缩,下端向外张开设置,位于所述喷肥孔下方的深施肥铲纵截面中心线上设置有截面呈米粒状的分料条,所述喷肥孔的上端连接有导肥管,所述导肥管与深施肥装置中的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充气吹组合式集排器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存储箱

供料装置

卸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上设置有气送装置,所述供料装置由排料腔体和供料机构组成,所述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排种腔体内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一排型孔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将型孔轮两端面密封的隔板,所述型孔轮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两排呈环形阵列状的型孔,且两排型孔交错设置,同一排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型孔之间的凸起部分形成了呈斜梯形的扰种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其特征在于,两个错位的所述扰种齿之间的偏移角度为
15
°
,且单个扰种齿的截面曲线方程如下:;其中,
x、y
是以型孔轮纵截面中心竖直距离为
34mm
处为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单位为
mm。。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稳定播种与宽条均肥的种肥同播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腔体由多个具有非对称式文丘里管结构的气吹腔室并排组合而成,且气吹腔室与供料机构中的型孔轮一一对应,所述气吹腔室内设置有三个贯通的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德龙陈永新王天琪李兆东张甜陈黎卿刘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