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95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UCK开环全桥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具体的涉及一种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电源的功率密度以及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而
BUCK+
开环全桥拓扑因为全桥级可以实现软开关,效率比传统拓扑要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领域

然而,受到贸易地域化的影响,
BUCK+
开环全桥拓扑所使用的国外芯片采购困难,且交期很长,严重影响开关电源的生产,因此需要实现器件国产化,而目前国内并没有可以替代使用的芯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
BUCK+
开环全桥拓扑由于国内并没有可以替代使用的芯片,存在无法实现器件
100
%国产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在实现电源器件国产化的同时,还能保证控制信号精准

响应速度快

可靠性高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一种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包括
BUCK
驱动控制电路和全桥驱动控制电路,所述
BUCK
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差分放大电路

第二差分放大电路

与门电路和第一与非门电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与
BUCK
电感电流采样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电压反馈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充放电端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和
BUCK
功率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
BUCK
续流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全桥桥臂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全桥桥臂的驱动端连接

[0006]根据上述方案的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包括差分放大器
U4、
电阻
R1、
电阻
R2、
电阻
R3、
电阻
R4、
电容
C1、
电容
C2、
电容
C3
和电容
C4
,所述
BUCK
电感电流采样信号经过电阻
R2
后分别与差分放大器
U4
的反向输入端

电容
C2
和电容
C3
的一端连接,电容
C3
的另一端经过电阻
R4
后分别与电容
C2
的另一端

差分放大器
U4
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反馈信号经过电阻
R1
后分别与电阻
R3
的一端

电容
C1
的一端和差分放大器
U4
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4
的正极电源端分别与供电电源和电容
C4
的一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4
的负极电源端

电阻
R3
的另一端

电容
C1
的另一端和电容
C4
的另一端均接地

[0007]根据上述方案的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包括差分放大器
U5、
电阻
R5、
电阻
R6、
电阻
R7
和电容
C5
,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经过电阻
R5
后分别与差分放大器
U5
的正向输入端和电阻
R7
的一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充放电端经
过电阻
R6
后与差分放大器
U5
的反向输入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5
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
R7
的另一端和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5
的正极电源端分别与供电电源和电容
C5
的一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5
的负极电源端和电容
C5
的另一端均接地

[0008]根据上述方案的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所述与门电路包括与门
U6
,与门
U6
的引脚1和引脚2均与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门
U6
的引脚3接地,与门
U6
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和
BUCK
功率管的驱动端连接

[0009]根据上述方案的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包括与非门
U7
和电容
C6
,与非门
U7
的引脚1和引脚2均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非门
U7
的引脚4与所述
BUCK
续流管的驱动端连接,与非门
U7
的引脚5分别与供电电源和电容
C6
的一端连接,电容
C6
的另一端和非门
U7
的引脚3均接地

[0010]根据上述方案的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包括
RC
充放电路

充放电控制电路

第三差分放大电路

触发器电路和第二与非门电路,所述
RC
充放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差分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均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
RC
充放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

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差分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触发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全桥桥臂的驱动端连接,第二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全桥桥臂的驱动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还包括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包括
BUCK
驱动控制电路和全桥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BUCK
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差分放大电路

第二差分放大电路

与门电路和第一与非门电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与
BUCK
电感电流采样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电压反馈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充放电端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和
BUCK
功率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
BUCK
续流管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全桥桥臂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全桥桥臂的驱动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包括差分放大器
U4、
电阻
R1、
电阻
R2、
电阻
R3、
电阻
R4、
电容
C1、
电容
C2、
电容
C3
和电容
C4
,所述
BUCK
电感电流采样信号经过电阻
R2
后分别与差分放大器
U4
的反向输入端

电容
C2
和电容
C3
的一端连接,电容
C3
的另一端经过电阻
R4
后分别与电容
C2
的另一端

差分放大器
U4
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反馈信号经过电阻
R1
后分别与电阻
R3
的一端

电容
C1
的一端和差分放大器
U4
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4
的正极电源端分别与供电电源和电容
C4
的一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4
的负极电源端

电阻
R3
的另一端

电容
C1
的另一端和电容
C4
的另一端均接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BUCK
开环全桥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分放大电路包括差分放大器
U5、
电阻
R5、
电阻
R6、
电阻
R7
和电容
C5
,所述第一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经过电阻
R5
后分别与差分放大器
U5
的正向输入端和电阻
R7
的一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控制电路的充放电端经过电阻
R6
后与差分放大器
U5
的反向输入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5
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
R7
的另一端和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差分放大器
U5
的正极电源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俊李战伟肖谋权肖扬
申请(专利权)人:众兴华电源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