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连接器,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从外壳突出的突出部。在壳部件设置有按压部,通过在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按压部设置成朝向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按压部与外壳抵接并对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按压部通过对外壳施力而使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壳施力而使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壳施力而使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多个触头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有多个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如下连接器:多个触头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有多个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作为这样的连接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
[0003]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在排成2列并保持于外壳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配置有金属板,由此,排成2列的触头之间的相互的信号的影响被屏蔽。另外,通过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在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来屏蔽来自壳部件的外部的电磁波的影响。
[0004]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构成为通过与基板连接而安装于基板,连接器中的多个触头和壳部件与基板连接。触头与基板的电路图案连接,壳部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并且,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与壳部件同样地,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的金属板需要与连接有连接器的基板的接地连接。
[0005]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壳部件构成为通过焊接与基板连接,从而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在金属板设置有从外壳突出并与壳部件接触的接触部(接触部555),在壳部件设置有供金属板的接触部插入并压入的固定槽(固定槽321)。设置于壳部件的固定槽以沿着接触部的插入方向宽度变窄的方式设置。并且,当将保持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插入到壳部件中,并将金属板的接触部插入到壳部件的固定槽中时,接触部被压入到固定槽中,金属板与壳部件电连接。由此,金属板经由壳部件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
[0006]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在金属板设置有以从金属板的主体部分突出且弯曲地延伸的方式设置的焊接部(焊料连接脚33)。金属板的焊接部通过焊接与基板直接连接,由此金属板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如下结构:设置有与基板的接地连接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也与金属板接触,由此将金属板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在接地端子设置有从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分突出且弯曲地延伸的侧片(侧片214)。与基板的接地连接的接地端子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由此金属板经由接地端子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
394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
548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2]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中,设置于壳部件的固定槽以沿着金属板的接触部的插入方向宽度变窄的方式设置。并且,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构成为,通过将金属板的接触部压入壳部件的固定槽中,从而使金属板与壳部件电连接。因此,在将金属板的接触部压入壳部件的固定槽时,接触部有可能会发生变形,或者因与固定槽发生摩擦而被切削从而导致接触部破损,无法在金属板与壳之间确保稳定的电连接。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存在如下问题:难以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从而难以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
[0013]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通过将从金属板的主体部分弯曲延伸的焊接部焊接于基板,从而将金属板连接于基板的接地。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由于在金属板设置焊接部,因此需要对金属板实施弯曲加工,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另外,由于需要对用于焊接的部分进行镀敷处理,因此需要对金属板的焊接部实施镀敷处理。因此,在需要对金属板进行镀敷处理这一点上,连接器的制造工序也会变得复杂。
[0014]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如下方式:从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分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从而金属板经由接地端子与基板的接地连接。但是,根据该方式,需要在维持使接地端子中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的同时,将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保持于外壳。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与外壳一体成型。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需要在维持使接地端子中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的同时,将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与外壳一体成型。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0015]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从而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7](1)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连接器具备:外壳;多个触头,它们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金属板,其以配置在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多个所述触头的列之间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外壳;以及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保持有多个所述触头和所述金属板的所述外壳配置于所述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在所述金属板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从所述外壳突出,所述宽度方向是在所述外壳中多个所述触头以2列的状态排列的方向,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按压部,通过在所述外壳配置于该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所述按压部设置成朝向所述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外壳抵接并对该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所述按压部通过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
[0018]根据该结构,在保持有排成2列的触头和配置在触头的列之间的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壳部件的按压部朝向外壳弯折,按压部对外壳施力。并且,通过按压部对外壳施力,从外壳突出的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通过金属板与壳
部件抵接,金属板与壳部件接触而电连接。因此,在壳部件与连接有连接器的基板连接从而壳部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的状态下,金属板经由壳部件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
[0019]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装入壳部件而组装连接器时,首先,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插入筒状的壳部件而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然后,在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壳部件的按压部朝向外壳弯折。并且,通过成为按压部朝向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成为按压部与外壳抵接并对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通过成为按压部对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从外壳突出的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成为金属板与壳部件电连接的状态。因此,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而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的突出部仅与壳部件抵接,防止了金属板的突出部因压入而发生变形或被切削而发生破损。即,根据上述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多个触头,它们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金属板,其以配置在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多个所述触头的列之间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外壳;以及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保持有多个所述触头和所述金属板的所述外壳配置于所述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在所述金属板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从所述外壳突出,所述宽度方向是在所述外壳中多个所述触头以2列的状态排列的方向,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按压部,通过在所述外壳配置于该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所述按压部设置成朝向所述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外壳抵接并对该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所述按压部通过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直,松浦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