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969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快充装置、储电装置及基座装置;所述快充装置用于给用电设备快速充电,所述储电装置用于给所述快充装置快速充电或给用户设备快速充电,所述基座装置用于给所述储电装置充电或给所述快充装置快速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多种充电方式,可灵活选择,能够提高快充装置的充电便捷性与充电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为一种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充电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共享充电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目前市场上,共享充电宝类充电设备的充电线大多为柔性材质,充电设备与手机、游戏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连接时,需要将柔软的充电线从充电设备上拉出并插入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中,导致移动终端与充电设备之间的贴合度较差,严重影响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0003]中国专利CN111181220A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能够完美地与终端设备贴合,不影响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并且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的特点。但上述充电设备的耗电速度也很快,如何提高上述充电设备的充电便捷性和充电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具有多种充电方式,可灵活选择,能够提高快充装置的充电便捷性与充电效率,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快充装置、储电装置及基座装置;所述快充装置用于给用电设备快速充电,所述储电装置用于给所述快充装置快速充电,所述基座装置用于给所述储电装置充电或给所述快充装置快速充电。
[0006]优选的,所述快充装置包括快充电池、第一PD快充模块、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及快充装置第一输出接口;所述快充电池的输入端与所述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快充电池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PD快充模块与所述快充装置第一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储电装置和所述基座装置相匹配。所述第一PD快充模块支持PD快充协议。
[0007]所述储电装置和所述基座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对所述快充装置进行快充;所述快充装置可通过快充装置第一输出接口对用户设备进行快充。
[0008]优选的,所述快充装置还包括快充装置第二输入接口,所述快充装置第二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一PD快充模块与所述快充电池电性连接。可直接通过快充装置第二输入接口对所述快充装置进行快充。
[0009]优选的,所述快充装置第二输入接口为Type

C接口。
[0010]优选的,所述快充装置还包括第一MCU、第一电量计及第一显示灯,所述第一MCU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与所述快充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显示灯与所述第一MCU电性连接。所述第一MCU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读取所述快充电池的电量,并将所述快充电池的电量通过预设的灯光效果从所述第一显示灯上显示出来。
[0011]优选的,所述快充电池包括电池保护电路模块。
[0012]优选的,所述储电装置包括储电电池、第二PD快充模块、储电装置第一输入接口、
储电装置变压模块、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及储电装置第二输出接口;所述储电电池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装置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储电电池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PD快充模块与所述储电装置第二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储电电池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储电装置变压模块与所述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储电装置第一输入接口与所述基座装置相匹配,所述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快充装置相匹配。所述第二PD快充模块支持PD快充协议。
[0013]基座装置能够通过储电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对储电装置进行充电,其充电电流较小,通常小于2A;储电装置能够通过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对快充装置进行快充,储电装置通过储电装置变压模块将输出电流变大至为13A

15A,以实现对快充装置的快充。
[0014]优选的,所述储电电池包括电池保护电路模块。
[0015]基座装置通过小电流(通常小于2A)给储电装置储电,其储电速度较慢;储电装置通过PD快充协议给用户设备充电,以及通过储电装置变压模块给快充装置充电,其供电速度较快,储电电池的电量消耗速度大于储电电池的储电速度,在储电电池的电量较低时,容易导致储电电池的电量耗尽,用户设备或快充装置持续的出现充电

断电

充电的情况,储电装置、用户设备和快充装置都容易造成损坏。因此,优选的,所述储电装置还包括第二MCU、第二电量计及开关模块,所述第二MCU分别与所述第二PD快充模块、所述第二电量计和所述开关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MCU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读取所述储电电池的电量,并根据所述储电电池的电量控制所述第二PD快充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的启闭,所述开关模块设置在所述储电电池与所述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之间的电性连接线路上。
[0016]当储电电池的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第二MCU控制开关模块和第二PD快充模块,使得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和储电装置第二输出接口无电流输出;当储电电池的电量恢复至预设的电量阈值以上时,第二MCU控制开关模块和第二PD快充模块,使得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和储电装置第二输出接口恢复电流输出。
[0017]优选的,所述所述储电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灯,所述第二显示灯与所述第二MCU电性连接。所述第二MCU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读取所述储电电池的电量,并将所述储电电池的电量通过预设的灯光效果从所述第二显示灯上显示出来。
[0018]优选的,所述储电装置还包括储电装置第二输入接口,所述储电装置第二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二PD快充模块与所述储电电池电性连接。可直接通过储电装置第二输入接口对储电装置进行充电。
[0019]优选的,所述基座装置包括基座装置输入接口、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基座装置第一输出接口及基座装置第二输出接口;所述基座装置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一变压模块与基座装置第一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基座装置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二变压模块与基座装置第二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基座装置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储电装置相匹配,所述基座装置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快充装置相匹配。基座装置通过第一变压模块将输出电流调节至适用于储电装置的电流大小,通常小于2A;基座装置通过第二变压模块将输出电流调节至适用于快充装置的电流大小,通常为13A

15A。
[0020]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第一PD快充模块和第二PD快充模块进行的快充为第一类型快充,通过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对快充电池进行的快充为第二类型快充。第一类型快充为PD快充协议支持的快充模式,而第二类型快充为大电流的充电模式,适用于快充电池,充电
电流为13A

15A,两者是不同的快充类型。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多种充电模式,具体如下:
[0022]第一充电模式:基座装置与储电装置电性连接,基座装置对储电装置进行充电,同时,储电装置与快充装置电性连接,储电装置对快充装置进行第二类型快充;
[0023]第二充电模式:储电装置不与基座装置电性连接,储电装置与快充装置电性连接,储电装置对快充装置进行第二类型快充;
[0024]第三充电模式:快充装置直接与基座装置电性连接,基座装置对快充装置进行第二类型快充;
[0025]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快充装置、储电装置及基座装置;所述快充装置用于给用电设备快速充电,所述储电装置用于给所述快充装置快速充电或给用户设备快速充电,所述基座装置用于给所述储电装置充电或给所述快充装置快速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装置包括快充电池、第一PD快充模块、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及快充装置第一输出接口;所述快充电池的输入端与所述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快充电池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PD快充模块与所述快充装置第一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快充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储电装置和所述基座装置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装置还包括快充装置第二输入接口,所述快充装置第二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一PD快充模块与所述快充电池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装置还包括第一MCU、第一电量计及第一显示灯,所述第一MCU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与所述快充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显示灯与所述第一MCU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装置包括储电电池、第二PD快充模块、储电装置第一输入接口、储电装置变压模块、储电装置第一输出接口及储电装置第二输出接口;所述储电电池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装置第一输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储电电池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PD快充模块与所述储电装置第二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诸知百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